【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软磁性合金粉末、压粉体、用于扼流圈或感应器等的高性能压粉磁芯以及利用该压粉磁芯的磁性元件。
技术介绍
目前,作为设置在电感元件等中的磁芯的一种,一般采用压粉磁芯。作为该压粉磁芯的材料大多采用软磁性材料即Fe系软磁性金属粉。Fe系软磁性金属粉末由于材料本身的电阻较低,因而即使提高颗粒之间的绝缘性,磁芯损耗(core loss)也比较高。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电感元件等的小型化的要求,对于压粉磁芯,希望提高电阻以减小磁芯损耗。因此,对如上所述的现有的软磁性材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良。于是,为了提高Fe系软磁性金属粉的电阻,有人提出向金属粉末中添加Si的方法。然而,由于Si的添加使Fe系软磁性金属粉的硬度提高,使作为压粉磁芯的成形性变差,无法实用。除了 Fe系软磁性金属粉以外的压粉磁芯的材料,大多采用Fe-Ni系列软磁性合金(所谓的坡莫合金)粉。然而,Fe-Ni系软磁性合金粉不能充分地抑制高频中的磁芯损耗。于是,为了减小Fe-Ni系软磁性合金粉的磁芯损耗,日本公开专利特开2001-23811号公报(以下简称专利文献I)提出添加14族元素即S1、Ge或Sn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磁性合金粉末,其含有Fe?Ni系粒子,所述Fe?Ni系粒子相对于Fe、Ni、Co以及Si的合计质量,含有38~48质量%的所述Ni、1.0~15质量%的所述Co以及1.2~10质量%的所述Si,剩余部分为所述Fe,所述Fe?Ni系粒子的平均粒径大于1μm小于10μm。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2.16 JP 2011-276171;2012.10.15 JP 2012-22781.一种软磁性合金粉末,其含有Fe-Ni系粒子,所述Fe-Ni系粒子相对于Fe、N1、Co以及Si的合计质量,含有38 48质量%的所述N1、1.0 15质量%的所述Co以及1.2 10质量%的所述Si,剩余部分为所述Fe,所述Fe-Ni系粒子的平均粒径大于I μ m小于10 μ m。2.一种压粉体,其含有Fe-Ni系粒子,所述Fe-Ni系粒子其表面的一部分或全部被绝缘材料所覆盖,并且所述Fe-Ni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枝真仁,新海芳浩,黑田朋史,
申请(专利权)人:TD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