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33551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2 2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是通过使像素内的电场分布均匀而能提高显示模式效率的液晶显示装置。具体而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一对的壁状的第一电极,在从第一基板的液晶侧面向液晶层侧突出的第一构造体上至少其一部分重叠;和第二电极,其形成于被所述一对第一电极夹持的像素显示区域、沿所述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形成。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呈壁状向所述第一基板的法线方向突出、沿所述像素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壁状电极和从所述壁状电极的所述第一基板侧的边缘部沿该第一基板的面内方向延伸、其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二电极的附近的平面电极,至少所述平面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任一方覆盖所述像素显示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涉及施加与基板面平行的电场的横向电场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被称作横向电场方式或IPS (平面转换,In-Plane Switching)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是使液晶分子沿面板面水平地取向、施加与面板面平行的电场(横向电场)而使液晶分子在水平面内旋转90度的液晶显示装置。该横向电场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在形成有图像信号线(漏极线)、扫描信号线(栅极线)及薄膜晶体管、像素电极等的第一基板侧也形成有公共电极、利用由施加于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的电压差产生的第一基板的面内方向的电场来驱动液晶层。在由这样结构构成的横向电场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例如,在由透明导电膜形成的面状的公共电极的上层隔着绝缘膜重叠配置有线状的像素电极。因此,公知在线状电极的上层、与相邻的线状电极的中间部分等产生第一基板的法线方向的电场,因此液晶分子与面板面不水平而倾斜,显示模式效率降低。近年来,期望有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性能、在3 4英寸的中小型液晶显示装置中也能进行800 X 480像素的WVGA显示的产品。但是,在能进行WVGA显示的中小型液晶显示板中,需要在有限的显示区域内形成多个显示像素(以下记作像素。),因此,I个像素宽度为30 μ m左右。因此,期望进一步提闻开口率、提闻显不I旲式效率。作为提高了该显示模式效率的液晶显示装置,例如有在日本特开平6-214244号公报中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在该日本特开平6-214244号公报中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像素区域的两端形成成对的电极,通过向一个电极(像素电极,源电极)供给图像信号,向另一电极(公共 电极)供给作为基准的公共信号,从而产生与液晶显示板的主面平行的电场(所谓的横向电场)来驱动液晶分子。特别是,在日本特开平6-214244号公报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像素电极及公共电极从第一基板的主面朝向第二基板突出地形成,并且呈以其延伸方向与第一基板的主面垂直的方式形成的壁状的电极形状。通过为这样的结构,在日本特开平6-214244号公报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即使在距离接近第一基板的区域较远的区域(接近第二基板的区域),也使电力线的密度相同,提高了显示模式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日本特开平6-214244号公报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配置于像素边界的壁电极与配置于壁电极之间的一对公共电极(以下称作模拟壁电极)之间形成有不存在电极的区域。即,在像素边界部分并列设有两个分别与相邻像素相对应的壁电极(例如公共电极),因此,在形成于该像素边界的两个壁电极之间未形成其他电极。因此,存在液晶受栅极线、漏极线等的信号布线电位、相邻像素的电位等的像素周边电位的影响而浮动、黑色透过率增大这样的问题。另外,在壁电极的下层配置了保持电容电极的情况下,存在受用于形成保持电容的电极(以下记作保持电容电极)的电位的影响及信号布线电位及相邻像素的电位的像素周边电位的影响,白色透过率降低这样的问题。另外,在形成壁电极时,在使用光刻技术利用掩模曝光等进行壁电极的图案化的情况下,在形成作为壁电极的基材的凸状的绝缘体之后,在该绝缘体的侧面形成导电膜,但在形成凸状的绝缘体和形成导电膜时,会产生规定量的层间错位,因此,为了在凸状的绝缘体的侧面稳定地形成电极(壁电极),需要减小层间错位的影响,期望其解决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的问题点而做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使像素内的电场分布均匀而能提高显示模式效率的液晶显示装置。(I)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申请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隔着液晶层相对配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具有沿Y方向延伸、沿X方向并列设置的图像信号线和沿X方向延伸、沿Y方向并列设置的扫描信号线,由所述图像信号线和所述扫描信号线围成的像素的区域形成为矩阵状,该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一对壁状的第一电极,其沿所述像素的相对的长度方向的边缘部形成,至少一部分与从所述第一基板的液晶侧面向所述液晶层侧突出的第一构造体重叠;和第二电极,其形成于被所述一对第一电极夹持的像素显示区域,沿所述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形成,所述第一电极具有:壁状电极,其形成于所述构造体的侧壁面,呈壁状向所述第一基板的法线方向突出,沿所述像素的长度方向延伸;和平面电极,其从所述壁状电极的所述第一基板侧的边缘部沿该第一基板的面内方向延伸,其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二电极的附近,至少所述平面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任一方覆盖所述像素显示区域。采用本专利技术,能使像素内的电场分布均匀,从而提高显示模式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效果由说明书整体的记载可知。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构成的俯视图。图2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的液晶表装置的像素构成的剖视图。图3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构成的I个像素的俯视图。图4A及图4B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黑显示时的电场分布的图。图5A及图5B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白显示时的电场分布的图。图6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电压和显示模式效率的关系的图。图7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平面电极的长度和显示模式效率的关系的图。图8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的另一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构成的剖视图。图9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剖视图。图10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另一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剖视图。图11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构成的剖视图。图12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4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构成的剖视图。图13A及图13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4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电力线的分布的图。图14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5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构成的剖视图。图15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6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构成的剖视图。图16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6的另一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构成的剖视图。图17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7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构成的剖视图。图18A及图18B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7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壁像素电极部分的放大图。图19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7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电压和显示模式效率的计测结果的图。图20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7的另一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构成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使用附图说明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但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同一构成要素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X、Y、Z分别表不X轴、Y轴、Z轴。<实施方式1>图1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构成的俯视图,以下,基于图1说明实施方式I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构成。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中,将除去滤色器CF、偏振片等对光吸收的影响、开口率的影响而得的透过率作为显示模式效率。因此,在从背光源单元侧的偏振片出射的直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入射到显示面侧的偏振片时,90度旋转情况下的显示模式效率为100%。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I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液晶显示板PNL,该液晶显示板PNL由第一基板SUBl、第二基板SUB2和被第一基板SUBl与第二基板SUB2挟持的液晶层构成,该第一基板SUBl形成有像素电极PX、薄膜晶体管TF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隔着液晶层相对配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具有沿Y方向延伸、沿X方向并列设置的图像信号线和沿X方向延伸、沿Y方向并列设置的扫描信号线,由所述图像信号线和所述扫描信号线围成的像素的区域形成为矩阵状,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一对壁状的第一电极,其沿所述像素的相对的长度方向的边缘部形成,所述第一电极的至少一部分与从所述第一基板的液晶侧面向所述液晶层侧突出的第一构造体重叠;和第二电极,其形成于被所述一对第一电极夹持的像素显示区域,沿所述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形成,所述第一电极具有:壁状电极,其形成于所述第一构造体的侧壁面,呈壁状向所述第一基板的法线方向突出,沿所述像素的长度方向延伸;和平面电极,其从所述壁状电极的所述第一基板侧的边缘部沿所述第一基板的面内方向延伸,其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二电极的附近,至少所述平面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任一方覆盖所述像素显示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2.13 JP 2011-272343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隔着液晶层相对配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具有沿Y方向延伸、沿X方向并列设置的图像信号线和沿X方向延伸、沿Y方向并列设置的扫描信号线,由所述图像信号线和所述扫描信号线围成的像素的区域形成为矩阵状,其特征在于, 该液晶显示装置具有: 一对壁状的第一电极,其沿所述像素的相对的长度方向的边缘部形成,所述第一电极的至少一部分与从所述第一基板的液晶侧面向所述液晶层侧突出的第一构造体重叠;和第二电极,其形成于被所述一对第一电极夹持的像素显示区域,沿所述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形成, 所述第一电极具有: 壁状电极,其形成于所述第一构造体的侧壁面,呈壁状向所述第一基板的法线方向突出,沿所述像素的长度方向延伸;和 平面电极,其从所述壁状电极的所述第一基板侧的边缘部沿所述第一基板的面内方向延伸,其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二电极的附近, 至少所述平面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任一方覆盖所述像素显示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基板具有线状的第三电极,该第三电极形成于隔着所述液晶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对峙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具有第二构造体,所述第二构造体形成于被所述一对第一电极夹持的像素显示区域,从所述第一基板的液晶侧面向所述液晶层侧突出,沿所述第一构造体的延伸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电极形成为覆盖所述第二构造体的侧壁面及所述液晶层侧的头顶面, 所述第二构造体的头顶面形成于比所述平面电极更接近所述液晶层侧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俯视看,所述第二构造体的头顶面和所述第三电极重叠。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极具有第二平面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塚崇人伊东理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