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玻璃纤维用添加碳纳米管的浸润剂及其制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29404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1 1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玻璃纤维用添加碳纳米管的浸润剂,按重量百分比该浸润剂由以下组分组成:固色剂3%-10%,环氧树脂3%-10%,阳离子表面活性剂0.5%-5%,偶联剂0.1%-5%,碳纳米管0.1%-1%,去离子水69%-93.3%。制备方法:双酚A型环氧树脂,添加到离子水中,温度保持60~80℃,200~500r/min下搅拌1~2h,然后依次加入双氰胺甲醛树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碳纳米管,搅拌,最后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即得浸润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采用的配方简单、实用,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制备的浸润剂可以有效提高玻璃纤维的强度;并且可以提高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浸润剂及其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玻璃纤维用添加碳纳米管浸润剂及其制备。
技术介绍
在玻璃纤维实际生产中,拉伸过程中温度的急剧下降会使玻璃纤维产生表面应力,从而形成表面微裂纹使纤维性能下降,因此通常在拉伸的同时在纤维表面喷涂或浸涂一层浸润剂。浸润剂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方面防止玻璃纤维表面微裂纹的产生和扩散、减少纤维间的摩擦损伤,提高纤维的强度;另一方面浸润剂可以提高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粘结强度。CNTs具有极好的的机械性能,如拉伸强度(200GPa)、弹性模量(200 500GPa)和断裂应变(1(Γ30%),是用作界面修饰的理想选择。越来越多的关于CNTs/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报道,在树脂中加入少量的CNTs就可以明显改善材料的性能。CNTs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在树脂当中起到明显的界面效应、架桥作用,阻止裂纹扩展,从而提高了材料强度。有报道,通过电泳沉积(EPD)法将CNTs沉积到玻璃纤维表面,认为纳米微粒类似于生物骨中的矿物质,由此形成的适当的纳米级界面能改善纤维和树脂的粘结强度,提高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强度。当CNTs添加到浸润剂中,经修饰的的CNTs和玻璃纤维紧密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玻璃纤维用添加碳纳米管的浸润剂,按重量百分比该浸润剂由以下组分组成:固色剂3%?10%,环氧树脂3%?10%,阳离子表面活性剂0.5%?5%,偶联剂0.1%?5%,碳纳米管0.1%?1%,去离子水69%?9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纤维用添加碳纳米管的浸润剂,按重量百分比该浸润剂由以下组分组成:固色剂3%-10%,环氧树脂3%-10%,阳离子表面活性剂0.5%-5%,偶联剂0.1%_5%,碳纳米管0.1%_1%,去离子水 69%-9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纤维用添加碳纳米管的浸润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色剂为双氰胺甲醛树脂,密度为1.198g/cm3,粘度为50(T560mPa.S。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纤维用添加碳纳米管的浸润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乳液,相对分子质量为35(Γ1000,平均粒径为0.2^2.0 μ 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纤维用添加碳纳米管的浸润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纤维用添加碳纳米管的浸润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型号为KH-550、KH-560或A186。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纤维用添加碳纳米管的浸润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为改性碳纳米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耀刚吴欣王宏志张青红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