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分体轮对专用退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27877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0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名称为机车分体轮对专用退齿机。涉及一种机车上轮对装配专用退齿轮机,具体是分体轮对在立装状态下,用液压油缸和插板将从动齿轮从轮心上退卸下来。它主要是解决已知的退齿轮采用加热退卸轮箍,需等待自然冷却,采用压力机将齿轮解体,其过程中需要吊具多,操作烦琐,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天车移动过程中不能保证油缸与轮对同轴,易拉伤损坏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在底板上垂直固定有四个导向柱,在导向柱上安装有一个与导向柱滑动配合连接的插板,导向柱的顶端设有限位销,在底板上固定有压板支座和夺板,压板支座的顶端平面上设有同步油缸,同步油缸的伸缩端设在插板的下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安全性高,既减轻劳动强度,又利于员工作业,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减少修车成本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车分体轮对专用退齿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铁路机车分体轮对分解专用工艺装备,具体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机车分体轮对专用退齿轮机。
技术介绍
机车大修时,为了达到探伤和检修的要求,轮对装配上车轴、轮心和齿轮大部件需全部解体。现有技术轮对退齿轮需要先完成三步准备工序,一是在中频感应加热炉上加热退卸轮箍;二是在500T压力机上注油退卸非齿端车轮;三是轮对放置自然冷却过程;最后轮对调头后使用工装,在500T压力机上完成退卸齿轮操作。其中由于加热退轮箍后轮对需要自然冷却的过程,致使退齿轮工序前准备等待时间过长,达到一天半的时间,造成生产周期的滞后。其次,经现场统计原齿轮解体过程各工位间需要6种吊具,并且钳工需频繁地更换15次以上。每换一次吊具,要把吊具从吊具存放架上拖到操作工位上,用完后再挂回存放架上,无疑增加了操作工来回走动的路程,以及取换吊具的动作以及辅助时间,由于轮对专用吊具一般重量较沉,使操作工工作强度大,体力消耗多,工作效率低。第三,轮对在500T压力机上退卸时的定位安装是始终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需要天车吊着轮对保持平衡,同时天车工要随着零部件退卸移动,不断调整天车位置,这样的操作方式很难保证压力机油缸中心与轮对中心的同轴和垂直受力的状态,可能引起零部件之间配合表面的拉伤损坏,增加修理成本;同时解体过程中钳工与天车工配合难度增加,工作强度加大,且存在一定不安全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减轻劳动强度、利于员工作业、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作业时间的专用退齿轮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机车分体轮对专用退齿机是,在底板上垂直固定有四个导向柱,在导向柱上安装有一个与导向柱滑动配合连接的插板,导向柱的顶端设有限位销,在底板上固定有压板支座,压板支座的顶端平面上设有同步油缸,同步油缸的伸缩端设在插板的下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插板是一个半剖分式“碗”形,其截面呈倒“ Ω ”形,插板的一个侧端设有“U”型开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插板与导向板之间装有衬套。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压板支座的截面呈工字形,压板截面呈“U”字形,两个压板支座和压板在圆周上三点对称固定在底板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油缸的伸缩端设在“碗”形插板边沿的下端上。本专利技术将固定在底板上的插板和压板支座组合成与轮对形状相一致的空间,用液压系统和同步油缸通过推力传递给插板,油缸推力克服车轮与从动齿轮过盈配合而产生摩擦力时实现退卸动作,插板可以在导向柱上定位和上下滑动自如,具有结构合理,操作方便,使工作周期从以往的1.5天降为现在的20分钟左右,彻底解决了制约轮对检修周期“瓶颈”问题;去除了工作中冗余重复动作,各工位间吊具使用数量减少为3种,吊具更换频率也降低至5次,同时通过轮对安装方式的改进,轮对解体操作工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工作效率提高、安全性得到加强,减少了修车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退齿轮机结构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左视图。图4是图1中支座压板与压板的局部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4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一个安装定位各个构件的底板1,在底板I上垂直固定有四个导向柱2,导向柱2分别通过螺栓11和垫圈12紧固在底板I上,在导向柱2上安装有一个插板4,插板4与导向柱2滑动配合,可以沿导向柱2上、下移动,在插板4与导向柱2之间装有衬套6,保证配合间隙和耐磨损,在导和柱2上安装有调整插板4水平位置的螺母8,导向柱2的顶端装有插板4的限位销7,限位销7是一个圆柱挡销;插板4是一个半剖分式“碗”形结构,截面呈倒“ Ω ”形,插板4的一个侧端上设有U形开口,开口的尺寸以保证轮心齿轮安装时操作方便为准;在底板I上固定有两个压板支座3和一个压板14,压板支座3通过螺栓9和垫圈10对称固定在底板I上,压板14采用焊接固定在底板I上,两个压板支座3左右对称设在压板14的两侧,压板支座3和压板14按机车轮箍轮缘的最大直径,在圆周上三点对称设置固定在底板上,压板支座3的截面呈“工”字形,压板14的截面呈“U”字形,压板支座3和压板14内侧开挡宽度与轮箍厚度相对应,并保证适当间隙,以能使退齿工序前后天车吊轮心时出入自如即可;在压板支座3的顶端平面上固定有同步油缸5,油缸5的伸缩端设在“碗”形插板4的边沿下端上, 如图5所示,使用时将轮对用天车垂直吊起,调整高度,从插板4 一侧的U形开口端水平推入,从动齿轮13落入碗形插板4的碗内,轮心16落在压板支座3和压板14开挡底面上,启动同步油缸5,控制油缸5抬升,在油缸5顶住插板4时,压力表指示压力值不超过30MPa,油缸5升起通过插板4将推力传递给从动齿轮13,当压力值超过从动齿轮13与轮心16之间过盈配合的摩擦力时,退卸开始,从动齿轮13与轮心16发生相对位移,直至从动齿轮13从轮心16上完全退掉脱落。再用天车分别将从动齿轮13与轮心16从退齿轮机吊出,然后使油缸5和插板4回到原始位置,退齿轮工序全部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车分体轮对专用退齿机,其特征是:在底板(1)上垂直固定有四个导向柱(2),在导向柱(2)上安装有一个与导向柱(2)滑动配合连接的插板(4),导向柱(2)的顶端设有限位销(7),在底板(1)上固定有压板支座(3)和压板(14),压板支座(3)的顶端平面上设有同步油缸(5),同步油缸(5)的伸缩端设在插板(4)的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车分体轮对专用退齿机,其特征是:在底板(I)上垂直固定有四个导向柱(2),在导向柱(2)上安装有一个与导向柱(2)滑动配合连接的插板(4),导向柱(2)的顶端设有限位销(7),在底板(I)上固定有压板支座(3)和压板(14),压板支座(3)的顶端平面上设有同步油缸(5),同步油缸(5)的伸缩端设在插板(4)的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分体轮对专用退齿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插板(4)是一个半剖分式“碗”形,其截面呈倒“ Ω ”形,插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红权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洛阳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