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固定盲孔的锂离子电池上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23807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18:36
一种带有固定盲孔的锂离子电池上盖,它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上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的电池外接器件固定到锂离子电池上所采用的双面胶粘贴方式存在定位不准确、浪费时间的问题。一种带有固定盲孔的锂离子电池上盖包括上盖体、负极铆钉和绝缘垫,绝缘垫固接在上盖体上端面的中心处,负极铆钉依次穿过绝缘垫和上盖体设置,上盖体上沿其厚度方向加工有一个注液孔,上盖体的上端面靠近两端处沿上盖体的厚度方向各加工有一个固定盲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固定锂离子电池外接器件。(*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上盖。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对环境污染小的特点正被广泛应用,电池的外接电路和器件需要快速、准确地固定在电池上盖上。现有的固定方式是使用双面胶粘贴的方式,这样比较费时及定位不准;为了适应使用要求,必须设计一种高效、准确的固定方式完成外接器件与上盖的连接,并且还不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的电池外接器件固定到锂离子电池上所采用的双面胶粘贴方式存在定位不准确、浪费时间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带有固定盲孔的锂离子电池上盖。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固定盲孔的锂离子电池上盖包括上盖体、负极铆钉和绝缘垫,绝缘垫固接在上盖体上端面的中心处,负极铆钉依次穿过绝缘垫和上盖体设置,上盖体上沿其厚度方向加工有一个注液孔,上盖体的上端面靠近两端处沿上盖体的厚度方向各加工有一个固定盲孑L。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锂离子电池上盖设置有固定盲孔,通过固定盲孔对电池外接器件进行定位,可以高效、准确地完成外接器件与上盖的固定连接,并且还不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和性能,使锂离子电池连接外连接器件时更加便捷、实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锂离子电池上盖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带有固定盲孔的锂离子电池上盖包括上盖体1、负极铆钉2和绝缘垫3,绝缘垫3固接在上盖体I上端面的中心处,负极铆钉2依次穿过绝缘垫3和上盖体I设置,上盖体I上沿其厚度方向加工有一个注液孔1-1,上盖体I的上端面靠近两端处沿上盖体I的厚度方向各加工有一个固定盲孔1-2。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固定盲孔1-2为冲压孔。其他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上盖体I的下端面位于每个固定盲孔1-2处设置有圆柱形防漏凸起1-3,固定盲孔1-2的孔径小于圆柱形防漏凸起1-3的外径。如此设计,可以防止因上盖体I过薄而产生漏液的现象。其他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圆柱形防漏凸起1-3的高度H为0.8mm 1_。其他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固定盲孔的锂离子电池上盖,所述锂离子电池上盖包括上盖体(1)、负极铆钉(2)和绝缘垫(3),绝缘垫(3)固接在上盖体(1)上端面的中心处,负极铆钉(2)依次穿过绝缘垫(3)和上盖体(1)设置,上盖体(1)上沿其厚度方向加工有一个注液孔(1?1),其特征在于:上盖体(1)的上端面靠近两端处沿上盖体(1)的厚度方向各加工有一个固定盲孔(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固定盲孔的锂离子电池上盖,所述锂离子电池上盖包括上盖体(I)、负极铆钉(2)和绝缘垫(3),绝缘垫(3)固接在上盖体(I)上端面的中心处,负极铆钉(2)依次穿过绝缘垫(3)和上盖体(I)设置,上盖体(I)上沿其厚度方向加工有一个注液孔(1-1),其特征在于:上盖体(I)的上端面靠近两端处沿上盖体(I)的厚度方向各加工有一个固定盲孔(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固定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殿权苗冬梅周玉林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光宇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