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温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22387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业自动化温度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新型温度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程序温控表、控制电路及输入面板,辅助输入模块设置有至少两个热电偶端口,该热电偶端口电连接有热电偶元件,主输出模块设置有至少两个控制输出端口,该控制输出端口电连接有固态继电器;通过增加手动调节和自动控制相结合的功能解决了制冷过头后再加热的温度控制缺陷。即本温度控制装置不仅可以升温保温可以精确控温,而且降温阶段也可以精确控温。(*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业自动化温度控制
,尤其是指一种新型温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程序温控表有控制加热功能和控制制冷功能,大多数只适用于加热或制冷单一控制,近期有厂家推出同时有加热和制冷功能的程序温控表,对线材的加热阶段和保温阶段可精确控制,但降温阶段难以满足线材热处理加工的需求,在井式炉的加热和制冷(冷却吹风)过程中,由于冷却风机所吹的冷空气是经过炉膛与炉胆之间的通道再到烟囱排出室外,炉膛先冷却,炉膛温度要比炉胆低,等到线材的温度等于设定温度时,停止吹风,但炉膛的温度过低,炉胆的温度惯性下降,从而需要再反过来再对线材进行加热。即在制冷输出时往往由于吹风吹过了头,造成被加工线材的温度过低,从而需要再反过来再对线材进行加热,不仅对温度的控制把握难度较大,对线材的热处理加工的质量有较大的影响,而且能源的浪费非常大,增加了线材在热处理加工中的生产成本,缺陷明显。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2110451 U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可同时测量和控制四路温度的四路人工智能温度控制器,包括电源模块、显示编程器、四个模拟信号输入端、A/D转换器、中央处理器及四个固态继电器,所述电源模块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所述四个模拟信号输入端均经A/D转换器与中央处理器输入端相连,所述显示编程器与中央处理器控制端相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四个输出端分别与四个固态继电器相连接,可以同时对四路温区进行温度测量和控制,但仍无法做到降温阶段的精确控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对多路温区进行更加合理的温度检测和控制的一种新型温度控制装置,通过增加手动调节和自动控制相结合的功能解决了制冷过头后再加热的温度控制缺陷。即本温度控制装置不仅可以升温保温可以精确控温,而且降温阶段也可以精确控温。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程序温控表、设置于程序温控表内部的控制电路及与控制电路电连接的输入面板,该控制电路包括中央处理器、辅助输入模块、主输出模块、报警模块、辅助输出模块及通信模块,所述辅助输入模块、主输出模块、报警模块、辅助输出模块及通信模块均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与中央处理器电连接的制冷控制端;所述辅助输入模块设置有至少两个热电偶端口,该热电偶端口电连接有热电偶元件,所述辅助输出模块电连接有用于控制加热制冷切换的加热制冷切换装置,所述主输出模块设置有至少两个控制输出端口,该控制输出端口电连接有固态继电器。其中,所述辅助输出模块设置有用于控制加热制冷切换的开关公共端、内电接端和外电接端,所述加热制冷切换装置包括内部冷热切换开关和外部冷热切换开关,内部冷热切换开关的两端分别与开关公共端和内电接端电连接,外部冷热切换开关的两端分别与开关公共端和外电接端电连接。其中,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与中央处理器电连接的报警装置。其中,所述热电偶端口的数量为三个,每个热电偶端口电连接有一个热电偶元件。其中,所述控制输出端口的数量为三个,每个控制输出端口电连接有一个固态继电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对多路温区进行更加合理的温度检测和控制的一种新型温度控制装置,在热处理的过程中,一方面,操作人员通过加热制冷切换装置来改变温度控制装置的输出在加热或者制冷状态,从而实现对热处理井式炉的精确控温,避免在制冷输出时往往吹风吹过了头再反过来加热;另一方面,通过人为的捕捉加热设备(如井式炉)在某温区(如650-700度)的自然冷却速度,并输入自然冷却速度,程序计算的降温斜率与自然冷却斜率相比较,自然冷却速率小于中央处理器的程序计算的降温斜率时,加热制冷切换装置在辅助输出模块的驱动控制下自动切换到制冷输出状态,并且根据炉内温度自动调节风机快慢,达到精确控温的目的。本技术所述一种新型温度控制装置,可以对多路温区进行更加合理的温度检测和控制的一种新型温度控制装置,通过人工调节方式解决了制冷过头后再加热的温度控制缺陷,实用性较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新型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时间一温度曲线图。图3为本技术的在实际应用时的控制回路部分的电路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在实际应用时的主回路部分的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新型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程序温控表、设置于程序温控表内部的控制电路I及与控制电路I电连接的输入面板,该控制电路I包括中央处理器2、辅助输入模块3、主输出模块4、报警模块5、辅助输出模块6及通信模块7,所述辅助输入模块3、主输出模块4、报警模块5、辅助输出模块6及通信模块7均与所述中央处理器2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I还包括与中央处理器2电连接的制冷控制端8 ;所述辅助输入模块3设置有至少两个热电偶端口,该热电偶端口电连接有热电偶元件,所述辅助输出模块6电连接有用于控制加热制冷切换的加热制冷切换装置9,所述主输出模块4设置有至少两个控制输出端口,该控制输出端口电连接有固态继电器。具体的所述热电偶端口的数量为三个,每个热电偶端口电连接有一个热电偶元件;所述控制输出端口的数量为三个,每个控制输出端口电连接有一个固态继电器。所述制冷控制端8与热处理井式炉的风机控制部分电连接,所述三个热电偶元件分别设置于热处理井式炉的上区、中区和下区,三个固态继电器分别与三个加热装置电连接,三个加热装置分别用于对热处理井式炉的上区、中区和下区进行加热。根据图1所示的温度时间曲线采用温度 时间 温度的格式进行程序编排,在热处理加工过程中,所述温度控制装置按照设定编排的程序对加热装置和风机进行控制,在热处理的过程中,一方面,操作人员通过加热制冷切换装置9来改变温度控制装置的输出在加热或者制冷状态,从而实现对热处理井式炉内的温度和时间进行调节校正,避免在制冷输出时往往吹风吹过了头再反过来加热;另一方面,通过人为的捕捉加热设备(如井式炉)在某温区(如650-700度)的自然冷却速度,并输入自然冷却速度,程序计算的降温斜率与自然冷却斜率相比较,自然冷却速率小于中央处理器2的程序计算的降温斜率时,加热制冷切换装置9在辅助输出模块6的驱动控制下自动切换到制冷输出状态,进一步对热处理的温度进行修正。本技术所述一种新型温度控制装置,可以对多路温区进行更加合理的温度检测和控制,通过人工调节方式解决了制冷过头后再加热的温度控制缺陷,实用性较强。本实施例的所述辅助输出模块6设置有用于控制加热制冷切换的开关公共端、内电接端和外电接端,所述加热制冷切换装置9包括内部冷热切换开关和外部冷热切换开关,内部冷热切换开关的两端分别与开关公共端和内电接端电连接,外部冷热切换开关的两端分别与开关公共端和外电接端电连接。当由中央处理器2的程序控制进行加热制冷切换动作时,内部冷热切换开关在辅助输出模块6的控制下自动进行切换动作,控制时间更为精确,安全性较高;操作人员也可以根据热处理井式炉的实际温度情况对外部冷热切换开关进行人工切换动作,以实现对温度控制的强制修正,实用性更强。本实施例的所述控制电路I还包括与中央处理器2电连接的报警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程序温控表、设置于程序温控表内部的控制电路(1)及与控制电路(1)电连接的输入面板,该控制电路(1)包括中央处理器(2)、辅助输入模块(3)、主输出模块(4)、报警模块(5)、辅助输出模块(6)及通信模块(7),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输入模块(3)、主输出模块(4)、报警模块(5)、辅助输出模块(6)及通信模块(7)均与所述中央处理器(2)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1)还包括与中央处理器(2)电连接的制冷控制端(8);所述辅助输入模块(3)设置有至少两个热电偶端口,该热电偶端口电连接有热电偶元件,所述辅助输出模块(6)电连接有用于控制加热制冷切换的加热制冷切换装置(9),所述主输出模块(4)设置有至少两个控制输出端口,该控制输出端口电连接有固态继电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学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科力钢铁线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