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简小勇专利>正文

一种轴承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18841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轴承配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轴承座。一种轴承座,包括上座和底座,所述上座与底座内部各设有可容纳轴承的半个轴承空腔,上座与底座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轴承空腔;所述上座和底座的两侧面各设有上侧包边和下侧包边,两侧面的侧包边上开用供轴通过的轴通孔;所述上座和底座的两端各设有上连接耳和下连接耳,所述上连接耳和下连接耳上设有相对应的上安装通孔和下安装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大大的增强整个轴承座的连接强度。上下侧包边的设计将整个轴承包裹起来,使得内部的润滑油基本无从泄露,即提高了润滑油的使用率,又大大延长了轴承座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承配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轴承座
技术介绍
轴承座是一种固定、支撑轴承座的装置,现有的轴承座大多为开放式,工作环境中的粉尘杂志容易混入轴承座内,导致润滑油变质,增加了摩擦,降低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在安装的时候,通常需要将先用2颗螺钉将上座安装在底座上进行压紧,再用两颗螺钉将底座安装在设备上进行固定,比较麻烦。轴承座的中国专利“一种塑料轴承座”公开号:CN201747801U公开了一种半封闭式的轴承座,在其一边封闭起来,只留有供轴通过的小孔。这种结构能够一定程度的减少灰尘杂质的混入,但是由于另外一边仍然是开放式的,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这种结构的轴承座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温度升高以后它的流动性就变强,受重力影响,润滑油就容易从未封闭的一边流失,导致润滑油的浪费。而且该专利采用了只在薄薄的座板上设置安装孔,在使用过程中,虽然只采用了两颗螺钉就能固定,但由于应力集中,安装孔位置处的强度不够,容易导致轴承座脱落甚至断裂,严重影响了轴承座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装强度高、润滑油使用率高、使用寿命长的轴承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轴承座,包括上座和底座,所述上座与底座内部各设有可容纳轴承的半个轴承空腔,上座与底座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轴承空腔;所述上座和底座的两侧面各设有上侧包边和下侧包边,两侧面的侧包边上开用供轴通过的轴通孔;所述上座和底座的两端各设有上连接耳和下连接耳,所述上连接耳和下连接耳上设有相对应的上安装通孔和下安装通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上安装通孔下方设有导孔,便于上座与底座之间的安装。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下方设有基底。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轴通孔的孔径为16 25mm。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上安装通孔的孔径为f 10mm,两个上安装通孔之间的中心距为45 90mm。本技术设计简单实用,由于在上座设置了上连接耳,并且设置了上安装通孔,它们与底座的下连接耳和下安装通孔形成一体,安装孔从上座贯穿了底座,这种结构使得轴承座在安装时只需要两颗螺钉或螺栓就能安装在设备上,而且能够同时起到压紧和固定的作用。而两边连接耳的设计能够大大的增强整个轴承座的连接强度。上下侧包边的设计将整个轴承包裹起来,使得内部的润滑油基本无从泄露,即提高了润滑油的使用率,又大大 延长了轴承座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主视图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图2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图2的左视图结构示意图。图中,上座1、上侧包边11、上连接耳12、上安装通孔13、导孔14、底座2、下侧包边21、下连接耳22、下安装通孔23、基底2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轴承座,包括上座I和底座2,所述上座I与底座2内部各设有可容纳轴承的半个轴承空腔4,上座I与底座2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轴承空腔4 ;所述上座I和底座2的两侧面各设有上侧包边11和下侧包边21,两侧面的侧包边上开用供轴通过的轴通孔3 ;所述上座I和底座2的两端各设有上连接耳12和下连接耳22,所述上连接耳12和下连接耳22上设有相对应的上安装通孔13和下安装通孔23。实施例二。所述的上安装通孔13下方设有导孔14,便于上座与底座之间的安装。所述底座2的下方设有基底24。所述轴通孔3的孔径为16mm。所述上安装通孔13的孔径为1mm,两个上安装通孔13之间的中心距为45mm。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实施例三。所述的上安装通孔13下方设有导孔14,便于上座与底座之间的安装。所述底座2的下方设有基底24。所述轴通孔3的孔径为20mm。所述上安装通孔13的孔径为5mm,两个上安装通孔13之间的中心距为70mm。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实施例四。所述的上安装通孔13下方设有导孔14,便于上座与底座之间的安装。所述底座2的下方设有基底24。所述轴通孔3的孔径为25mm。所述上安装通孔13的孔径为IOmm,两个上安装通孔13之间的中心距为90mm。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座,包括上座(1)和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座(1)与底座(2)内部各设有可容纳轴承的半个轴承空腔(4),上座(1)与底座(2)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轴承空腔(4);所述上座(1)和底座(2)的两侧面各设有上侧包边(11)和下侧包边(21),两侧面的侧包边上开用供轴通过的轴通孔(3);所述上座(1)和底座(2)的两端各设有上连接耳(12)和下连接耳(22),所述上连接耳(12)和下连接耳(22)上设有相对应的上安装通孔(13)和下安装通孔(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座,包括上座(I)和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座(I)与底座(2)内部各设有可容纳轴承的半个轴承空腔(4),上座(I)与底座(2)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轴承空腔(4);所述上座(I)和底座(2)的两侧面各设有上侧包边(11)和下侧包边(21 ),两侧面的侧包边上开用供轴通过的轴通孔(3);所述上座(I)和底座(2)的两端各设有上连接耳(12)和下连接耳(22),所述上连接耳(12)和下连接耳(22)上设有相对应的上安装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小勇
申请(专利权)人:简小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