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轴承透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18838 阅读:8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嵌入式轴承透盖涉及一种轴承的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迷宫式密封的透盖。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用于双重密封的嵌入式轴承透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嵌入式轴承透盖,包括盖体(1),盖体(1)中部设有轴孔(2),其中所述盖体(1)的内端面上在轴孔(2)外周自里向外依次设有横截面均为矩形的第一环形凹槽(3)和第二环形凹槽(4),所述盖体(1)的环形侧壁上设有螺旋形槽(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嵌入式轴承透盖可以在第二环形凹槽(4)内装入毡圈密封圈用于第一层密封,并利用螺旋形槽(5)在安装间隙内实现迷宫密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承的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迷宫式密封的透盖。
技术介绍
轴承透盖是在轴承连接中使用的在轴端起轴向定位、固定轴承、调整轴向间隙及配合安装密封件的零件,其一般在盖体中部设有一个供轴穿过的透孔。现有的嵌入式轴承透盖一般采用单一的密封结构,不能较好的起到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用于双重密封的嵌入式轴承透盖。本技术嵌入式轴承透盖,包括盖体,盖体中部设有轴孔,其中所述盖体的内端面上在轴孔外周自里向外依次设有横截面均为矩形的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盖体的环形侧壁上设有螺旋形槽。本技术嵌入式轴承透盖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技术嵌入式轴承透盖的盖体的朝内端面上在轴孔外周自里向外依次设有横截面均为矩形的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其中轴孔与第一环形凹槽之间的盖体用于与轴承接触使轴承轴向定位,其中第二环形凹槽用于安装毡圈密封圈,从而实现第一层密封,另外盖体的环形侧壁上设有螺旋形槽,螺旋形槽的作用在于在配合安装好本技术嵌入式轴承透盖后能在盖体的环形侧壁附近实现迷宫密封。所以,本技术嵌入式轴承透盖可以配合密封件实现双重密封。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嵌入式轴承透盖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嵌入式轴承透盖第一个实施例的左视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嵌入式轴承透盖第一个实施例的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嵌入式轴承透盖第一个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的本技术嵌入式轴承透盖第一个实施例,与现有技术一样,盖体I中部设有轴孔2,不同的是,盖体I的内端面(即图1中的左端面)上在轴孔2外周自里向外依次设有横截面均为矩形的第一环形凹槽3和第二环形凹槽4,盖体I的环形侧壁上设有螺旋形槽5。在使用时,参见图3,在箱体或者轮体7内嵌装有一轴承8,将第二环形凹槽4内对应装入毡圈密封圈6,将带有轴肩的轴9从本技术嵌入式轴承透盖右侧插入,并将轴9装入轴承8的内圈内,将本技术嵌入式轴承透盖对应嵌入箱体或者轮体7,如图3所示,则本技术嵌入式轴承透盖由轴9的轴肩进行轴向定位,轴承8由本技术嵌入式轴承透盖的轴孔2与第一环形凹槽3之间的盖体进行轴向定位。第二环形凹槽4内安装的毡圈密封圈起到第一层密封作用。盖体I的环形侧壁上设置的螺旋形槽5使盖体I的环形侧壁与箱体或者轮体7之间构成曲折的间隙,从而实现第二层密封作用,即迷宫密封。迷宫密封的原理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在实际尺寸设计时,可以让盖体I的环形侧壁与箱体或者轮体7之间设置适当间隙,以允许本技术嵌入式轴承透盖有热膨胀,以适应较高温度工作状态的需要。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嵌入式轴承透盖,包括盖体(1),盖体(1)中部设有轴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的内端面上在轴孔(2)外周自里向外依次设有横截面均为矩形的第一环形凹槽(3)和第二环形凹槽(4),所述盖体(1)的环形侧壁上设有螺旋形槽(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嵌入式轴承透盖,包括盖体(1),盖体(I)中部设有轴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I)的内端面上在轴孔(2)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英陶永芹彭树权张钦郑礼成
申请(专利权)人:凯盛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