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车库的车架稳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17055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7:17
一种立体车库的车架稳定装置,所述车架包括有前立柱、前横梁、纵梁和后立柱,其特征在于:立体车库的两个外侧纵梁在分别靠近前立柱和后立柱的位置各设置有钢丝绳轮架,每一轮架的下部形成有U型的卡部,卡部具有内挡和外挡,内挡设置于纵梁的内侧面,外挡设置于纵梁的外侧面,内挡上开设有用于连接钢丝绳的内轴孔,靠近前立柱设置的轮架与该前立柱的底座之间以及靠近后立柱设置的轮架与该后立柱的底座之间分别通过第一稳定杆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纵梁、前立柱和第一稳定杆之间,以及纵梁、后立柱和第一稳定杆之间分别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封闭结构,大大地加强了立体车库的主架整体强度与刚度,能够有效防止纵梁受扭转力矩产生的变形。(*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稳定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车架稳定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减少占地面积,现有的停车设备多采用立体车库方式,如本人在先申请的专利号为ZL201010226911.8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立体停车库》就公开了这样一种停车设备,该立体车库的主架呈框架结构,其通常有前立柱、后立柱、前横梁和纵梁组成,其中,前立柱、前横梁和纵梁分别两两垂直,并且,在前立柱、前横梁和纵梁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头,后立柱和纵梁之间也设置有固定连接头,在纵梁前端固设有升降钢丝绳轮架,该轮架上的钢丝绳用以牵引载车盘作升降运动。·上述专利结构的立体车库在工作过程中,由于载车盘受到自重及其升降运动的影响,使得钢丝绳的轮架需要承受强大的拉力,而轮架又会带动纵梁断面向内侧方向产生扭转力矩,同时产生扭转变形,从而影响立体车库的主架整体强度、刚度及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可有效改善纵梁受力条件且提高车库的整体运行精度和安全性的立体车库的车架稳定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立体车库的车架稳定装置,所述立体车库的车架包括有前立柱、前横梁、纵梁和后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车库的两个外侧纵梁在分别靠近所述前立柱和后立柱的位置各设置有一用以牵引载车盘作升降运动的钢丝绳轮架,每一所述轮架的下部形成有能与所述纵梁的断面相适配且呈U形的卡部,所述卡部具有内挡和外挡,所述内挡设置于所述纵梁的内侧面,所述外挡设置于所述纵梁的外侧面,其中,所述的内挡上开设有用于连接钢丝绳的内轴孔,靠近前立柱设置的所述轮架与该前立柱的底座之间以及靠近后立柱设置的所述轮架与该后立柱的底座之间分别通过一可调整所述纵梁扭转力矩的第一稳定杆相连。为了能够对第一稳定杆的拉紧力进行灵活的调节,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稳定杆包括有第一斜拉杆和设置在该第一斜拉杆上端的第一可调器,所述第一可调器包括有第一右向螺杆、第一左向螺杆和第一调节螺母,其中,所述第一调节螺母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右向螺杆与所述第一左向螺杆的其中一端;所述第一右向螺杆的另一端连接在对应设置的所述轮架的外挡上,所述第一斜拉杆的下端连接在对应设置的所述前立柱的底座上或对应设置的所述后立柱的底座上。为了方便第一稳定杆的两端装配,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前立柱的底座和后立柱的底座分别设置有斜向布置的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上开设有挂孔;所述轮架的外挡上开设有外轴孔;所述第一斜拉杆的上端形成套环,该第一斜拉杆的下端设置有拉钩;所述第一右向螺杆的另一端具有能与所述外轴孔相连的第一挂钩,所述第一左向螺杆的另一端具有能与所述套环相连的第二挂钩,所述第一斜拉杆的拉钩则与所述连接板上的挂孔勾套连接。为了进一步提高车架的整体刚性和强度,作为优选,所述的后立柱具有相互平行设置的四个,位于中间相邻设置的两个后立柱之间布置有交叉设置的两个第二稳定杆。为了能够对第二稳定杆的拉紧力进行灵活的调节,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稳定杆包括有第二斜拉杆和设置在该第二斜拉杆上端的第二可调器,所述第二可调器包括有第二右向螺杆、第二左向螺杆和第二调节螺母,其中,所述第二调节螺母分别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右向螺杆与所述第二左向螺杆的其中一端;所述第二右向螺杆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后立柱的顶部,所述第二左向螺杆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斜拉杆的上端,该第二斜拉杆下端连接在所述后立柱的底座上。为了安装方便,作为优选,所述后立柱的顶部设置有拉板,所述拉板上开设有拉孔;所述第二斜拉杆的上端形成拉环,该第二斜拉杆的下端设置有卡钩;所述后立柱的底座分别设置有斜向布置的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上开设有挂孔;其中,所述第二右向螺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挂钩,该第三挂钩与所述拉板的拉孔相连;所述第二左向螺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四挂钩,该第四挂钩与所述第二斜拉杆上端的拉环相连;所述第二斜拉杆下端的卡钩与所述连接板上的挂孔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车架的纵梁前后分别设置一个轮架,通过第一稳定杆倾斜连接纵梁与前立柱,以及纵梁与后立柱,从而使得纵梁、前立柱和第一稳定杆之间,以及纵梁、后立柱和第一稳定杆之间分别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封闭结构,两个三角形封闭结构大大地加强了立体车库的主架整体强度与刚度,能够有效防止纵梁受扭转力矩产生的变形;其次,在中间相邻位置的后立柱之间设置有交叉式第二稳定杆,该第二稳定杆用以调节与加固车架中央的后立柱之间的结构强度,进一步改善了立体车库车架的整体强度与刚度;并且,第一稳定杆和第二稳定杆均采用了可调节式结构,使得装配、调整与拆卸都十分方便,可以适应不同的载荷与运行工况,及时、迅速并精确地调整车架的几何精度,从而大大提升立体车库的运行精度、运行稳定性与安全性,与此同时,也延长了立体车库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车库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所示的B部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所示的C部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1所示的D部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骑马式轮架在纵梁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 图6所示,本实施例立体车库的车架包括有前立柱11、前横梁12、纵梁13和后立柱14,其中,前横梁12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前立柱11,纵梁13和后立柱14分别有四个,纵梁13垂直于前横梁12、前立柱11和后立柱14设置,纵梁13的一端连接在前横梁12上,纵梁13的另一端连接在相对应的每一后立柱14上。为了改善两个外侧纵梁13的负荷条件,本实施例在两个外侧纵梁13上分别固设有两个用以牵引载车盘作升降运动的钢丝绳轮架2,而且,每个外侧纵梁13上的两个钢丝绳轮架2分别设在靠近前立柱11和后立柱14的前后位置上;其中,本实施例的轮架2设计呈骑马式结构,即轮架2的下部形成有能与纵梁13的断面相适配且呈U形的卡部21,该卡部21具有相对而设的内挡22与外挡23,内挡22跨设于纵梁13的内侧面,外挡23跨设于纵梁13的外侧面,并且,内挡22上开设有可供牵引载车盘做升降运动的钢丝绳连接的内轴孔(图中没有示出),外挡23上开设有可连接稳定杆的外轴孔231。前立柱11的底座与靠近前立柱11 一侧设置的轮架2之间、后立柱14的底座和靠近后立柱14设置的轮架2之间还分别设置有第一稳定杆,前立柱11、纵梁13和第一稳定杆之间,以及后立柱14、纵梁13和第一稳定杆之间分别形成封闭的三角形结构,该封闭的三角形结构大大地加强了立体车库车架的整体强度与刚度。为了实现对第一稳定杆的拉紧力进行灵活的调节,进而方便调整纵梁13的扭转力矩,第一稳定杆包括有第一斜拉杆3和设置在该第一斜拉杆3上端的第一可调器,第一可调器包括有第一右向螺杆41、第一左向螺杆42和第一调节螺母43,其中,第一调节螺母43的两头分别具有右向螺孔与左向螺孔,并分别螺纹连接第一右向螺杆41与第一左向螺杆42的其中一端;第一右向螺杆41的另一端具有第一挂钩411,第一左向螺杆42的另一端具有第二挂钩421 ;轮架2的外轴孔231和第一右向螺杆41的第一挂钩411勾套连接;第一斜拉杆3的上端形成套环31,第一斜拉杆3的套环31与第一左向螺杆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体车库的车架稳定装置,所述立体车库的车架包括有前立柱(11)、前横梁(12)、纵梁(13)和后立柱(14),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车库的两个外侧纵梁(13)在分别靠近所述前立柱(11)和后立柱(14)的位置各设置有一用以牵引载车盘作升降运动的钢丝绳轮架(2),每一所述轮架(2)的下部形成有能与所述纵梁(13)的断面相适配且呈U形的卡部(21),所述卡部(21)具有内挡(22)和外挡(23),所述内挡(22)设置于所述纵梁(13)的内侧面,所述外挡(23)设置于所述纵梁(13)的外侧面,其中,所述的内挡(22)上开设有用于连接钢丝绳的内轴孔,靠近前立柱(11)设置的所述轮架(2)与该前立柱(11)的底座之间以及靠近后立柱(14)设置的所述轮架(2)与该后立柱(14)的底座之间分别通过一可调整所述纵梁(13)扭转力矩的第一稳定杆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车库的车架稳定装置,所述立体车库的车架包括有前立柱(11)、前横梁(12)、纵梁(13)和后立柱(14),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车库的两个外侧纵梁(13)在分别靠近所述前立柱(11)和后立柱(14)的位置各设置有一用以牵引载车盘作升降运动的钢丝绳轮架(2),每一所述轮架(2)的下部形成有能与所述纵梁(13)的断面相适配且呈U形的卡部(21),所述卡部(21)具有内挡(22)和外挡(23),所述内挡(22)设置于所述纵梁(13)的内侧面,所述外挡(23)设置于所述纵梁(13)的外侧面,其中,所述的内挡(22)上开设有用于连接钢丝绳的内轴孔,靠近前立柱(11)设置的所述轮架(2)与该前立柱(11)的底座之间以及靠近后立柱(14)设置的所述轮架(2)与该后立柱(14)的底座之间分别通过一可调整所述纵梁(13)扭转力矩的第一稳定杆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的车架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稳定杆包括有第一斜拉杆(3)和设置在该第一斜拉杆(3)上端的第一可调器,所述第一可调器包括有第一右向螺杆(41)、第一左向螺杆(42)和第一调节螺母(43),其中,所述第一调节螺母(43)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右向螺杆(41)与所述第一左向螺杆(42)的其中一端;所述第一右向螺杆(41)的另一端连接在对应设置的所述轮架(2)的外挡(23)上,所述第一斜拉杆(3)的下端连接在对应设置的所述前立柱(11)的底座上或对应设置的所述后立柱(14)的底座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车库的车架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立柱(11)的底座和后立柱(14)的底座分别设置有斜向布置的连接板(5),所述的连接板(5)上开设有挂孔(51);所述轮架(2)的外挡(23)上开设有外轴孔(231);所述第一斜拉杆(33)的上端形成套环(31),该第一斜拉杆(3)的下端设置有拉钩(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邦达智能停车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