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兼顾民居山墙面遮阳防雨的防台风木结构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8787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兼顾民居山墙面遮阳防雨的防台风木结构体系,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主体建筑和披檐建筑,披檐建筑设置在主体建筑两侧;主体建筑柱子、主体建筑山墙柱子、主体建筑纵梁形成片状穿斗式结构,主体建筑横梁将穿斗式结构以榫卯方式连接,主体建筑檩条与主体建筑横梁平行,均布于片状穿斗式结构短柱上;所述的披檐建筑辅助短柱的一端与主体建筑直角端主体建筑柱子上端固定,另一端与辅助檩条的一端相连接,辅助檩条紧贴主体建筑山墙面,其另一端与另一面的辅助短柱相连接;柱子之间通过纵梁依次相连接,且与主体建筑山墙柱子通过横梁相连接;檩条布置在柱子和第一、第二、第三短柱顶上;椽子垂直布置在檩条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增强结构强度,提高整体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尤其涉及传统住宅结构,一种兼顾民居山墙面遮阳防雨的防台风木结构体系
技术介绍
江南沿海地区夏季气候极端,或高温高湿静风,或台风暴雨。高温高湿静风天,太阳辐射強烈,民居东西山墙面受长时间辐射,导致其房间内温度远高于室外温度,大大提高了居民的空调能耗;7-9月台风季节,台风伴随着强风与暴雨,对建筑立面、屋顶产生巨大的风压和暴雨击打形成的负荷。強大的压カ使建筑稳定性较差的ー侧产生变形,严重时致建筑坍塌。而此地区传统民居住宅为穿斗式木结构,建筑主体由多片穿斗式木构架与其之间的横梁组成,平面形制多为对称的一字型,有三开间、五开间、七开间等,立面形式为硬山。此种穿斗式木构架在建筑纵向面稳定性较好,而建筑横向面仅依靠少数横梁连接,结构造稳定性弱。当山墙面受到台风巨大风压与复合影响下,建筑横向易左右摇晃,严重时会导致房屋倒塌。亟需ー种能够加强民居横向稳定性、且兼顾山墙面夏季遮阳防雨的木结构体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兼顾民居山墙面遮阳防雨的防台风木结构体系。本专利技术主要通过在山墙面上加建与山墙垂直的穿斗式木结构的技术手段,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兼顾民居山墙面遮阳防雨的防台风木结构体系,包括主体建筑和披檐建筑,披檐建筑设置在主体建筑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建筑包括主体建筑柱子(1)、主体建筑山墙柱子(2)、主体建筑纵梁(3)、主体建筑檩条(4)、主体建筑横梁(5)、主体建筑椽子(6);主体建筑柱子(1)、主体建筑山墙柱子(2)、主体建筑纵梁(3)形成片状穿斗式结构,主体建筑横梁(5)将穿斗式结构以榫卯方式连接,主体建筑檩条(4)与主体建筑横梁(5)平行,均布于片状穿斗式结构的短柱上,主体建筑椽子(6)垂直布置与主体建筑檩条(4)上;所述的披檐建筑包括辅助檩条(7)、辅助短柱(8)、横梁(9)、柱子(10)、纵梁(11)、檩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兼顾民居山墙面遮阳防雨的防台风木结构体系,包括主体建筑和披檐建筑,披檐建筑设置在主体建筑两侧;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主体建筑包括主体建筑柱子(I)、主体建筑山墙柱子(2 )、主体建筑纵梁(3 )、主体建筑檩条(4)、主体建筑横梁(5)、主体建筑椽子(6);主体建筑柱子(I)、主体建筑山墙柱子(2)、主体建筑纵梁(3)形成片状穿斗式结构,主体建筑横梁(5)将穿斗式结构以榫卯方式连接,主体建筑檩条(4)与主体建筑横梁(5)平行,均布于片状穿斗式结构的短柱上,主体建筑椽子(6)垂直布置与主体建筑檩条(4)上; 所述的披檐建筑包括辅助檩条(7)、辅助短柱(8)、横梁(9)、柱子(10)、纵梁(11)、檩条(12)、第一短柱(13-1)、第二短柱(13-2)、第三短柱(13-3)、第一短横梁(14-1)、第二短横梁(14-2)、椽子(15);辅助短柱(8)的一端与主体建筑直角端主体建筑柱子(I)的上端固定,辅助短柱(8)的另一端与辅助檩条(7)的一端相连接,辅助檩条(7)紧贴主体建筑山墙面,其另一端与另一面的辅助短柱(8)相连接;柱子(10)垂直布置在地面,其数量与主体建筑山墙面柱子(2)数量相同,柱子(10)之间通过纵梁(11)依次相连接,柱子(10)与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坚应丹华陆敏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