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耕机用链轨式防滑防陷行走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13622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耕机用链轨式防滑防陷行走轮,包括单链轮和链条,单链轮轮圈外缘设有链轮齿,链条与链轮齿相啮合,链轮齿位于轮圈外缘,而链轮法兰与链轮内支撑轮圈通过螺栓相连接。通过采用链轮与链条相啮合的形式使行走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以达到防滑防陷的目的,且链条两侧具有一定凸起的链片块也在较大程度上增加了链轮的防滑作用,即使在雨过天晴作业时链轮也不会陷入泥土之中,在硬质路面上行走时链轮链条还具有减小震动、平稳运行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较现有的中耕机用防滑行走轮相比具有防滑防陷效果好,重量轻,可降低发动机燃油消耗等特点,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用机械设备,特别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陷行走功能的中耕机用链轨式防滑防陷行走轮
技术介绍
随着甘蔗、烟叶等种植的发展,作业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人工培土作业已不适应目前大面积甘蔗、烟叶等农作物中耕培土的需要。单纯靠人工体力劳动不但会增加成本,还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季节,不能保证作业质量。甘蔗、烟叶中耕培土机的实际应用,能够为甘蔗、烟叶等农作物生产创造一个深度松土、深层保水、肥料深施的良好成长环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如中耕培土机在甘蔗种植中的使用,使甘蔗的抗倒伏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甘蔗产量增加。为此,甘蔗、烟叶等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中耕培土用机械化已成为必然。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广大用户对中耕培土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容易制造,可靠性好等,行走轮应具有对地条件适应性强,可自身脱泥,防滑防陷等特点。已有的中耕机技术中,针对行走轮防滑防陷等技术特点的相关技术如下。1、专利文献公开号:CN201712414U公开了 “一种农用拖拉机的防滑轮”,该防滑轮包括有数个轮圈、轮辐、轮轴座,所述轮圈的外壁环形分布有多个叶片齿,叶片齿与轮圈的夹角呈45°,叶片齿将各个轮圈连接为一体。该防滑轮通过多个轮圈组合于一体以达到防滑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防滑防陷的效果,但其体积大,质量过重,耗材较多,致使制造成本较高,燃油消耗增加。2、专利文献公开号:CN202463463U公开了 “一种耕田机防滑轮”,其特征是该防滑主要为一空心轮子,轮子上有注入孔。在耕水田时,由于轮子是空心的,其可以浮在深泥或烂泥巴上,从而达到防止陷下去的目的,而`在旱地或硬田耕作时,则通过往轮子空腔里注入水、沙子或石粉,使轮子加重以达到防滑效果。该防滑轮在使用过程中较为麻烦,操作繁琐,且防滑效果不明显。3、专利文献公开号:CN200945802Y公开了 “一种手扶拖拉机农田作业防滑轮”,该防滑轮的特点是钢圈上固定有一组轮叶,而轮叶在钢圈上呈两排排列,其中一排轮叶固定在钢圈右边,另一排轮叶固定在钢圈的左边,两组轮叶间呈相间排列。该防滑轮在硬质路面上行走时可提速行驶,震动较小,然而在雨过天晴作业时难以起到防陷作用。4、专利文献公开号:201774798U公开了一种“双叶片式防滑轮中耕机”,所述双叶片式防滑轮中耕机由主行走轮和副行走轮两个传统的但叶片式防滑轮并联而成,通过两行走轮叶片交错分布且相邻的半片叶片互相啮合来达到防滑的目的,行走时其叶片深入耕地的接错面积增大,使驱动承载力增强,行走平稳性有所提高,但由于其行走时每个时刻皆有多个叶片深入耕地之中,同比之下油耗会有所增加。5、专利文献公开号:CN2806199Y公开了一种“拖拉机耕地防滑轮”,其包括外圆钢筋、外齿轮钢板、支撑杆、中心原型钢板等,外齿轮钢板直接焊接在外圆钢筋上,外圆钢筋与支撑杆一头通过电焊连接,而支撑杆另一头则与中心圆形钢板电焊连接。该防滑轮是通过外齿轮钢板被压入泥土之中以达到防滑的目的,故其防陷能力较差。综上所述,现有的中耕机用的防滑行走轮主要存在结构复杂,防滑与防陷不能同时兼顾,防滑或防陷效果不明显,导致燃油消耗增加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滑防陷行走功能的中耕机用链轨式防滑防陷行走轮,使其能够解决现有中耕机用防滑行走轮存在的结构复杂,防滑与防陷不能同时兼顾,防滑或防陷效果不明显以及导致燃油消耗增加等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中耕机用链轨式防滑防陷行走轮,包括单链轮和链条,单链轮轮圈外缘设有链轮齿,链条与链轮齿相啮合。所述单链轮包括轮圈、轮辐、链轮齿、链轮法兰等,轮圈由轮辐支撑,两者通过焊接连接,链轮齿位于轮圈外缘,而链轮法兰与链轮内支撑轮圈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链轮法兰为采用六角管上直接焊接法兰的结构。本技术的显著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采用链轮与链条相啮合的形式使行走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以达到防滑防陷的目的,且链条两侧具有一定凸起的链片块也在较大程度上增加了链轮的防滑作用,即使在雨过天晴作业时链轮也不会陷入泥土之中,在硬质路面上行走时链轮链条还具有减小震动、平稳运行的作用。本技术较现有的中耕机用防滑行走轮相比具有防滑防陷效果好,重量轻,可降低发动机燃油消耗等特点,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的中耕机用防滑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左视图。其中:1——轮圈;2——轮辐;3——链轮齿;4——链条;5——链轮法兰;6——螺栓;7——叶片;8——加强撑铁;9——三角加强铁;10——六角法兰焊接件;11——连接盘。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传统中耕机用的防滑行走轮,一般由轮圈1、叶片7、加强撑铁8、三角加强铁9、六角法兰焊接件10、连接盘11组成。中耕机做中耕培土作业时,要求行距平坦,湿度适中,行走时才平稳;而行距凹凸不平时,行走不平稳,容易侧翻。对于雨过天晴作业,行走轮自身不容易脱泥,容易陷入泥坑,难以前进。如图2、3所示,本技术所述中耕机用链轨式防滑防陷行走轮包括单链轮和链条4,单链轮轮圈外缘设有链轮齿3,链条4与链轮齿3相啮合。单链轮包括轮圈1、轮辐2、链轮齿3、链轮法兰5,轮圈I由轮辐2支撑,两者通过焊接连接,链轮齿3位于轮圈I外缘,而链轮法兰5与链轮内支撑轮圈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链轮法兰5为采用六角管上直接焊接法兰的结构。中耕机在干旱田地耕作时,单链轮与地面相接触处的链轮齿3在整部机器的重力作用下其齿尖部分具有微小量陷入泥土之中,而与地面相接触的链条4正面部分与地面相挤压,泥土受到链轮齿3和链条4的不等度挤压后发生弹性变形而对单链轮产生较大的推动摩擦力,同时,所述链条4在本技术上的巧妙运用使单链轮在行走过程中的每一时刻都与地面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更进一步的增大了滚动时的推动摩擦力,以此保证了单链轮在行走时即便在负荷较大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纵向滑动。与此同时,与地面相接触的链条4的具有一定凸起的链片块侧边对地面有较大的抗侧滑能力,防止了中耕机在耕作时发生侧滑的可能性;在泥土较湿软的田地或水田里耕作时,与地面相接触处的单链轮链轮齿3有部分陷入泥土之中,此有增大单链轮与地面间的滚动摩擦力之作用,与此同时,链条4因链轮齿3有部分下陷而与地面有较大接触面积,使单链轮对地面产生的单位面积压强较小,从而阻止了链轮齿3进一步下陷,防止了因行走轮陷入泥土之中而难以行走的可能状况。而在道路上行驶时,单链轮链条4与地面的交替接触可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行走轮与地面间的撞击,起到吸震之作用,使中耕机行走平稳。由于装有本技术所述单链轮的中耕机在耕作时具有明显的防滑防陷效果,在湿软的田地或水田中耕作时更是可较大幅度的减少因行走轮较大下陷导致的前进阻力增加的问题,故其与装有传统行走轮的中耕机相比行走更为轻便,燃油消耗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耕机用链轨式防滑防陷行走轮,包括单链轮和链条(4),其特征在于:单链轮轮圈外缘设有链轮齿(3),链条(4)与链轮齿(3)相啮合,所述单链轮包括轮圈(1)、轮辐(2)、链轮齿(3)、链轮法兰(5),轮圈(1)由轮辐(2)作为支撑,两者通过焊接连接,链轮齿(3)位于轮圈(1)外缘,而链轮法兰(5)与链轮内支撑轮圈通过螺栓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耕机用链轨式防滑防陷行走轮,包括单链轮和链条(4),其特征在于:单链轮轮圈外缘设有链轮齿(3),链条(4)与链轮齿(3)相啮合,所述单链轮包括轮圈(I)、轮辐(2)、链轮齿(3)、链轮法兰(5),轮圈(I)由轮辐(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群陈晓陈媛梅谭廙李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贵港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