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范珠专利>正文

一种可控恒速溶液滴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10667 阅读:4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2:49
可控恒速溶液滴加装置,包括盛装待滴加液体的容器和固定容器的固定架,容器顶部开设加液口,容器底部设有出液口;出液口连接针头;加液口处设有密封塞,密封塞上穿设有透气管,透气管与密封塞可滑动密封配合,透气管插入容器的液面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以恒定速度滴加、滴速可控、液滴小、价格低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可控恒速溶液滴加装置
本技术属于液体滴加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可控恒速溶液滴加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纳米粒、微球等新技术的研究炙手可热,在药剂学方面,纳米粒、微球等微粒的制备过程是决定其是否具有靶向、缓释、控释等功能的关键,是研究热点之一。在微粒给药系统的制备方法中,常见将一相一滴滴缓慢滴加至另外一相的操作,如纳米粒制备中的溶剂乳化-挥发法、乳化-溶剂扩散法、复乳溶剂挥发法,微球制备的液中干燥法,脂质体制备的乙醇注入法,胶束制备中的超声法等,而其液滴的大小、滴加的快慢、是否恒速滴加等均会影响所制备微粒的粒径、包封率等性质。目前该滴加过程多为手工滴加。手工滴加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手工滴加多采用滴管,液滴较大,影响纳米粒、微球的粒径;手工滴加滴度不易稳定,忽快忽慢,影响纳米粒、微球的均一性;不同人操作,重现性较差;滴加时间长,人工操作累,尤其是单因素或正交试验时,多组同时进行,增加了实验的难度;滴加时,装有有机相的容器敞口,二氯甲烷、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易挥发,使原有的药液浓度和有机相的体积改变,对纳米粒产生一定的影响;挥发的有机溶剂对人体有害。手工滴加具有多种缺陷,若采用酸碱滴定管或类似的滴定装置,底部有活栓,活栓处易漏液,若需滴加的量很少时,采用该装置时,不仅液体转移进入困难,且残留液体较多,使得被滴加的溶液损失量较大,该装置滴出的液体较大,且滴速不明。目前,有公开专利通用滴定器[公开号:CN2095038],采用挤压加液,旋压阀控制滴加速度,该装置不适用于体积较少的溶液的滴加,液体较大,且整套装置价格较贵。在制备过程中,若液体能以小滴、缓慢、恒定速度滴加至另外一相,且溶液损失少,就可最大程度的减少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但因不同微粒制备可能需要不同的滴加速度,因此,关键问题在于设计和专利技术一种既能以恒定速度滴加,又能调控滴速装置。本技术不仅解决了上述问题,且采用玻璃和聚乙烯(polyethylene, PE)惰性材料,性能良好,成本低,易于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液滴大,价格高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以恒定速度滴加、滴速可控、液滴小、价格低的可控恒速溶液滴加装置。可控恒速溶液滴加装置,包括盛装待滴加液体的容器和固定容器的固定架,容器顶部开设加液口,容器底部设有出液口 ;出液口连接针头;加液口处设有密封塞,密封塞上穿设有透气管,透气管与密封塞可滑动密封配合,透气管插入容器的液面下。进一步,所述的透气管的位于容器外的外露段上设有防溢流结构。进一步,所述的防溢流结构为漏斗。或者,所述的防溢流结构为球形容器,球形容器连通透气管与外界空气。进一步,容器为玻璃管,玻璃管的底部呈向下收缩的锥形,出液口位于锥角处,出液口为向下延伸的一端柱形管,柱形管表面磨砂。进一步,所述的针头包括套接于出液口上的连接部和输出液滴的毛细管,毛细管的内径小于连接部的内径。进一步,容器表面设有液滴流速刻度线。进一步,所述的透气管的内径为0.5-5 mm,防溢流结构的内径为20-50 mm ;容器的体积为5-1000 ml,容器的长度与直径的比值为3-30 ;出液口的外径为3_5mm ;针头的毛细管的内直径小于I mm。进一步,固定架包括底座、支撑杆和夹持容器的夹具,夹具可滑动地设置于支撑杆上,夹具上设有紧固螺钉。本技术的技术构思是:待滴加液体注入容器内以后,密封塞与容器的加液口密封配合,透气管插入液面下,外界空气仅能从透气管进入容器。每当液体通过针头滴出一滴,容器内的气压会相应的下降,容器内腔的压力为了与大气压平衡,透气管底部会有缓慢的冒泡现象,如此,容器内腔压力与大气压达到平衡,液体即可以恒定缓慢的滴速滴出。本技术中,可以通过调节透气管在容器内的高度,实现滴速的可控,透气管位置越高,滴速越快,反之,则滴速越慢。滴速调节的原理可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加以阐释,以处于透气管底部某一小液滴为研究对象,设这液滴的质量为m,小液体下降至针头的速度为V,两处的高度差为h,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mgh=mv2/2, v=,βφ,此速度即从针头处流出的速度,可见其与h的平方根成正比,与容器中液体的高度无关。h增大,滴速增快,反之,则流速减慢。因此只要控制透气管和针头的高度差,就能控制液体的滴速。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将针头连接至容器的出液口处,因出液口有磨砂,出液口与针头结合牢固。然后向容器中添加待滴加的液体,将透气管插入密封塞后,再将透气管插入容器的液面以下至所需的液滴流速刻度线处。此时,液体由于压力的原因,液体在透气管内液面会高出容器液面,随后,在气压平衡地作用下,透气管内液面下降,针头滴速变快,短时间内即可达到平衡,液体就可以以恒定的滴速滴出。透气管上设置防溢流结构,可以预防因操作不当导致液体溢出。当需要调节滴速时,上下移动透气管即可。容器有液滴流速刻度线,每根刻度线代表不同滴速,将透气管插至对应刻度线即可获得相应的滴速。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滴加速度稳定,且速度可控,利用本技术制备的微粒,粒径小,粒径分布窄。此外,本技术可减少有机溶剂挥发,整个滴加过程中无需操作人员在旁边守候,即可以解放人力,又可减少有机溶剂对人身体的伤害;在做单因素实验考察时,减少人工误差,具有使结果更准确等优点。本技术不仅可以适用于纳米粒、微球、脂质体等的制备过程中,且可广泛应用于其他要求恒速滴加的实验。附图说明图1是防溢流结构为球形容器时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防溢流结构为漏斗时本技术的示意图。图3是针头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可控恒速溶液滴加装置,包括盛装待滴加液体的容器2和固定容器2的固定架4,容器2顶部开设加液口,容器2底部设有出液口 ;出液口连接针头3 ;加液口处设有密封塞5,密封塞5上穿设有透气管1,透气管I与密封塞5可滑动密封配合,透气管I插入容器2的液面下,透气管I的高度决定液滴从针头3流出的速度V= -βφ,h为透气管底部与针头出口之间相对的高度。所述的透气管I的位于容器2外的外露段上设有防溢流结构11。所述的防溢流结构11为漏斗,如图2所示。当然,所述的防溢流结构11还可以是球形容器2,球形容器2连通透气管I与外界空气,如图1所示。容器2为玻璃管,玻璃管的底部呈向下收缩的锥形,出液口位于锥角处,出液口为向下延伸的一端柱形管,柱形管表面磨砂。所述的针头3包括套接于出液口上的连接部31和输出液滴的毛细管32,毛细管32的内径小于连接部31的内径。容器2表面设有液滴流速刻度线。所述的透气管I的内径为0.5-5mm,防溢流结构11的内径为20_50mm ;容器2的体积为5-1000ml,容器2的长度与直径的比值为3-30 ;出液口的外径为3_5mm ;针头3的毛细管的内直径小于1mm。固定架4包括底座41、支撑杆42和夹持容器2的夹具43,夹具43可滑动地设置于支撑杆42上,夹具43上设有紧固螺钉。夹具43的数量为两个,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技术构思是:待滴加液体注入容器2内以后,密封塞5与容器2的加液口密封配合,透气管I插入液面下,外界空气仅能从透气管I进入容器2。每当液体通过针头3滴出一滴,容器2内的气压会相应的下降,容器2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可控恒速溶液滴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盛装待滴加液体的容器和固定容器的固定架,容器顶部开设加液口,容器底部设有出液口;出液口连接针头;加液口处设有密封塞,密封塞上穿设有透气管,透气管与密封塞可滑动密封配合,透气管插入容器的液面下。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0.26 CN 201220556352.11.可控恒速溶液滴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盛装待滴加液体的容器和固定容器的固定架,容器顶部开设加液口,容器底部设有出液口 ;出液口连接针头;加液口处设有密封塞,密封塞上穿设有透气管,透气管与密封塞可滑动密封配合,透气管插入容器的液面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恒速溶液滴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气管的位于容器外的外露段上设有防溢流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恒速溶液滴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溢流结构为漏斗。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恒速溶液滴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溢流结构为球形容器,球形容器连通透气管与外界空气。5.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可控恒速溶液滴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容器为玻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王海南李范珠李武超魏颖慧
申请(专利权)人:李范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