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通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10601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通氯装置,属于化工生产设备领域。包括氯化釜,氯化釜内设有搅拌器,氯化釜下端外设有底阀,底阀连接放料阀,止回阀一端连接到底阀与放料阀之间,止回阀另一端连接两个串联的进气阀,两进气阀之间设有流量计,旁通阀与两个串联的进气阀并联。该装置构造简单,易于操作,通氯过程不再存在布袋损坏而进行的维修操作,大大降低了维修量,并确保了装置的操作安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型通氯装置,属于化工生产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氯化是化工生产中一种常见的反应过程。氯化反应一般为放热反应,如何使氯气均匀分布地与原料反应是控制反应过程的关键。常见的氯气分布装置有:布袋分布器、通氯筛板等。布袋分布器的缺点在于:氯化釜内一般为酸性环境,布袋的使用寿命短,磨损快,更换频繁,不利于稳定生产;通氯筛板的缺点在于:当物料有一定的黏度时,筛板易堵塞,也需要频繁疏通,影响生产。现在普遍使用的氯化通氯装置为:氯化釜内设降温盘管,盘管下端绑一圈布袋,通氯时,氯气经通氯管进入该布袋,在搅拌的作用下,氯气被迅速打散并与原料反应。但是该通氯装置的缺点在于:通氯布袋的使用寿命短,易磨损,需要频繁更换,否则会造成氯气不能及时分散,局部氯化反应剧烈,放出大量热量,有使氯化釜溢料的危险性。且更换布袋时,需要进入氯化釜内操作,需要对氯化釜进行清洗、置换处理,然后维修人员进釜更换,不仅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也影响了正常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型的通氯装置,以解决原有的布袋分布器式的通氯装置。该装置构造简单,易于操作,通氯过程不再存在布袋损坏而进行的维修操作,大大降低了维修量,并确保了装置的操作安全性。一种改进型的通氯装置,包括氯化釜,氯化釜内设有搅拌器,氯化釜下端外设有底阀,底阀连接放料阀,止回阀一端连接到底阀与放料阀之间,止回阀另一端连接两个串联的进气阀,两进气阀之间设有流量计,旁通阀与两个串联的进气阀并联。本技术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步骤1:关闭放料阀,打开6-底阀;步骤2:向氯化釜内打入原料,并开启搅拌器,使物料快速搅拌起来;步骤3:关闭氯气旁通阀,依次打开两个氯气进气阀,使氯气经由流量计进入氯化釜;步骤4:进入氯化釜的氯气被快速旋转的搅拌器迅速打散,与周围物料反应;步骤5:当氯化反应结束时,关闭氯气进气阀,开启放料阀,使料液在重力作用下放料。由于止回阀的存在,使得料液不能经过止回阀进入氯气管道,只能经放料管道排去下一工序。本技术的主要特点为:①氯气从釜底进气,氯气管道上止回阀的应用格外重要,该止回阀能够确保通氯时氯气畅通地进入氯化釜,同时防止氯化釜内物料回到氯气管道,避免了氯化过程中操作的危险性;另外当放料时,止回阀同样也能防止物料进入氯气管道,使物料只能一次通过6-底阀、7-放料阀进入放料管道,从而完成放料。②一种组合式圆盘涡轮搅拌器的使用,该搅拌器能够拥有较大的转速,在氯气经底阀进入氯化釜后,能够及时有效地将其分散开来,并与周围物料反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取样器的构造示意图。图中,1、进气阀,2、旁通阀,3、流量计,4、氯化爸,5、搅拌器,6、底阀,7、放料阀,8、止回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改进型的通氯装置,包括氯化釜4,氯化釜4内设有搅拌器5,氯化釜4下端外设有底阀6,底阀6连接放料阀7,止回阀8 一端连接到底阀6与放料阀7之间,止回阀8另一端连接两个串联的进气阀I,两进气阀I之间设有流量计3,旁通阀2与两个串联的进气阀I并联。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型的通氯装置,包括氯化釜,其特征在于:氯化釜内设有搅拌器,氯化釜下端外设有底阀,底阀连接放料阀,止回阀一端连接到底阀与放料阀之间,止回阀另一端连接两个串联的进气阀,两进气阀之间设有流量计,旁通阀与两个串联的进气阀并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的通氯装置,包括氯化釜,其特征在于:氯化釜内设有搅拌器,氯化釜下端外设有底阀,底阀连接放料阀,止回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仁花袁胜群马洪云陈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新泰昊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