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控过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810291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控过滤系统。包括漏斗本体、储罐、水槽和电热元件等。电热元件与温控器和热探头配合使用负责升温和控温;较大的水槽和其外包覆的保温材料则使漏斗本体和储罐温度在较长时间内得以稳定;储罐起到储放和加热溶液的作用,通过开关相应阀门并加压,就可以方便的将一定温度的热溶液注入原容器涮洗残余物或淋洗漏斗内滤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温度可控、稳定、淋洗方便等特点,特别适合对温度敏感的过滤实验或操作过程。(*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温控过滤系统,适用于各种保温过滤过程,尤其适用于对温度变化敏感,对数据准确性要求较高的过滤实验或操作过程。
技术介绍
在各种保温过滤过程中,通常都会用到漏斗、储罐等一系列设备。由于漏斗内温度波动较大,对产品质量很大影响。比如重结晶实验,在过滤过程中温度的较大波动不仅严重影响实验效果,而且使同类实验之间的数据难以进行精确的比较。一般的过滤系统都是用酒精灯加热漏斗上的水夹套,或以绑缚电热带的方式加热,虽然可以保持一定温度但波动较大。此外,在向漏斗内倾倒物料后,通常会有残余的固形物滞留原容器,如果是糊状物料则滞留更多。若将抽滤出的温度已明显下降同时成分也发生变化的滤液再注入原容器内涮洗残余物,则对实验数据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温控过滤系统,其温度稳定、可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温控过滤系统,包括用于过滤物料的漏斗本体以及铺设在漏斗本体底部的滤纸;还包括一个用于储放溶液的储罐和一个为物料在系统中运行提供动力的真空泵;所述的漏斗本体、储罐和真空泵依靠管道依次连接,还包括一个水槽;所述的漏斗本体和储罐安装于水槽内;所述的水槽内还安装有电热元件和温度探头,所述的电热元件和温度探头与温控器连接。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的水槽外壁设置有保温层。以减小热量的散失,保持温度的恒定。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的漏斗本体与储罐之间、储罐与真空阀之间都设置有阀门。便于分段控制。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的漏斗本体与储罐之间设置有延伸至漏斗本体入口的喷淋管;所述的喷淋管上设置有阀门;还包括一个与储罐连接的加压装置。用于喷淋冲洗漏斗以及原容器内残余的物料。作为上述改进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加压装置与储罐之间设置有阀门。便于控制嗔淋。作为上述改进另一种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喷淋管管口加接有软管。以灵活调节喷淋方向。作为另一种改进,所述水槽下方设置有带有阀门的排水管。便于排空水槽内的水。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漏斗本体、储罐、管道、喷淋管均为不锈钢制作。使得整个系统不会生锈,并且容易清理打扫。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具有上述结构的温控过滤系统,利用电热元件加热水槽内的水,再利用水加热漏斗以及储罐内的物料,并且通过温控器控制温度。使得整个系统的温度恒定可控,操作起来也十分的简单实用。在15min内温度波动只有正负I°C,极大地减小了因温度波动带来的误差。利用加压装置和喷淋管,将储罐中温度适当的物料用于冲洗漏斗以及原容器内的残余物料,避免残余物料由于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成分变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I漏斗本体、2储罐、3真空泵、4温度探头、5电热元件、6温控器、7喷淋管、8加压装置、9水、10排水管、11-14阀门、15水槽、16保温层、17阀门、18软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用于过滤物料的漏斗本体I以及铺设在漏斗本体I底部的滤纸;还包括一个用于储放溶液的储罐2和一个为物料在系统中运行提供动力的真空泵3 ;所述的漏斗本体1、储罐2和真空泵3依靠管道依次连接,还包括一个水槽15 ;所述的漏斗本体I和储罐2安装于水槽15内;所述的水槽15内还安装有电热元件5和温度探头4,所述的电热元件5和温度探头4与温控器6连接。水槽15外壁设置有保温层16。漏斗本体I与储罐2之间、储罐2与真空阀3之间设置有阀门11和阀门12。漏斗本体I与储罐2之间设置有延伸至漏斗本体I入口的喷淋管7 ;所述的喷淋管7上设置有阀门14 ;还包括一个与储罐2连接的加压装置8。加压装置8与储罐2之间设置有阀门13。水槽15下方设置有带有阀门的排水管10。漏斗本体1、储罐2、管道、喷淋管7最好均为不锈钢制作,喷淋管7管口可加接软管18以灵活调节喷淋方向。漏斗本体I底部设置有带有阀门17的管道。使用的时候,将水9基本注满水槽15,接通电源,在温控器6上设定温度,在漏斗本体I底部铺设滤纸,关闭阀门13、阀门14,开启阀门11和阀门12。待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后,启动真空泵3,将在三颈瓶中已充分加热搅拌的物料倾倒入漏斗本体I。待抽滤完后马上关闭阀门11、阀12,开启阀门13,通过加压装置8将储罐2内压力提高到约0.01 0.03MPa,然后关闭阀门13,开启阀门14,通过与喷淋管7将保持了设定温度的滤液重新注回三颈瓶涮洗物料,然后将残余物及溶液倒入漏斗本体I。经数次涮洗并倾倒干净后,关闭阀门14,重新开启阀门11、阀12实现抽滤。如果某些过程或实验无需将抽滤出的滤液循环使用,而需要特定溶液做淋洗,可关闭阀门13、阀门11,开启阀门14和阀门12。此时喷淋管7充当了吸液管,将一定量的特定溶液吸入储罐2内加热,然后关闭阀门14和阀门12,开启阀13加压,开启阀17并在其底部接抽滤瓶,再开启阀14,通过喷淋管7做淋洗。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控过滤系统,包括用于过滤物料的漏斗本体以及铺设在漏斗本体底部的滤纸;还包括一个用于储放溶液的储罐和一个为物料在系统中运行提供动力的真空泵;所述的漏斗本体、储罐和真空泵依靠管道依次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水槽;所述的漏斗本体和储罐安装于水槽内;所述的水槽内还安装有电热元件和温度探头,所述的电热元件和温度探头与温控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控过滤系统,包括用于过滤物料的漏斗本体以及铺设在漏斗本体底部的滤纸;还包括一个用于储放溶液的储罐和一个为物料在系统中运行提供动力的真空泵;所述的漏斗本体、储罐和真空泵依靠管道依次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水槽;所述的漏斗本体和储罐安装于水槽内;所述的水槽内还安装有电热元件和温度探头,所述的电热元件和温度探头与温控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槽外壁设置有保温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斗本体与储罐之间、储罐与真空阀之间都设置有阀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雪松聂绪建何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橡集团炭黑工业研究设计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