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口腔科辅助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式牙合平面规辅助器。
技术介绍
在口腔修复等领域牙合平面是一个参考平面,也是一个假想平面,从上颌中切牙的近中邻接点到双侧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顶所构成的假想平面,该牙合平面与鼻翼耳屏线平行,基本上平分颌间距离。目前在全口义齿、咬合重建和种植义齿确定合平面时,常以鼻翼耳屏线和瞳孔连线作为确定牙合平面的参考,由于传统牙合平面规为平面结构并且不可调节,使得医生只能通过目测确定与牙合平面规平行的牙合平面,但误差较大,尤其是对于临床经验少的医生更难以把握尺度,结果会导致患者后期佩戴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目前,市场上的一些可调节平面规结构复杂、使用不便难以推广和使用,临床医生大多仍使用传统牙合平面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式牙合平面规辅助器,以解决目前采用牙合平面规确定牙合平面误差大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辅助器包括夹持底座、固定套管、竖直杆、滑套和调节夹,夹持底座的上表面上设有固定套管,竖直杆的一端与固定套管螺纹连接,竖直杆的另一端穿过滑套后设在外部,调节夹由第一夹片、第二夹片和第三夹片构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式牙合平面规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器包括夹持底座(1)、固定套管(2)、竖直杆(3)、滑套(4)和调节夹,夹持底座(1)的上表面上设有固定套管(2),竖直杆(3)的一端与固定套管(2)螺纹连接,竖直杆(3)的另一端穿过滑套(4)后设在外部,调节夹由第一夹片(5?1)、第二夹片(5?2)和第三夹片(5?3)构成,第二夹片(5?2)套装竖直杆(3)的外部且与滑套(4)的中部固接,第一夹片(5?1)、第二夹片(5?2)和第三夹片(5?3)均与夹持底座(1)平行设置,第二夹片(5?2)的一端与第一夹片(5?1)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夹片(5?2)的另一端与第三夹片(5?3)的一端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牙合平面规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器包括夹持底座(I)、固定套管(2)、竖直杆(3)、滑套(4)和调节夹,夹持底座(I)的上表面上设有固定套管(2),竖直杆(3)的一端与固定套管(2)螺纹连接,竖直杆(3)的另一端穿过滑套(4)后设在外部,调节夹由第一夹片(5-1)、第二夹片(5-2)和第三夹片(5-3)构成,第二夹片(5-2)套装竖...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