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09136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将脊柱后路手术中需要植入的棒准确弯曲至所需弧度的专用的弯棒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弯棒装置,由持棒杆(1)、顶棒(2)、顶棒器(3)和连接钮(4)组成;其中的持棒杆左右各一根,持棒杆的顶部有持棒环(1.1),持棒环的作用是用来搁置需要植入的棒(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费用低廉,弯棒过程中只需读取刻度,即可准确将棒弯至所需弧度,同时避免了多次反复弯棒对棒造成的疲劳性损伤。(*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可将脊柱后路手术中需要植入的棒准确弯曲至所需弧度的专用的弯棒装置
技术介绍
脊柱后路手术中常用钉棒系统进行脊柱矫形固定,由于脊柱本身有三个生理弯曲(颈椎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或是脊柱畸形矫形固定的需要,术中往往不是直接置入直棒,而是将棒弯曲至合适弧度后再置入体内,目的是适应脊柱原有生理弯曲和/或矫正脊柱畸形。目前常用的弯棒工具为固定点加压式,这种类似于钳子一般的工具简单、有效,但不能设定弧度进行弯棒,弯棒时由术者粗略估计完成,棒弯曲后形成的弧度往往不准确,需将棒反复弯曲。这类弯棒工具不能定量弯曲弧度,而且反复弯棒耗时耗力,并造成棒的疲劳性损伤,术后容易出现断棒现象,无法满足目前手术的精准要求。国内外尚无一种可将脊柱后路手术中需要植入的棒准确弯曲至所需弧度的专用的弯棒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脊柱后路手术中需要植入的棒准确弯曲至所需弧度的专用的弯棒装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弯棒装置,由持棒杆、顶棒、顶棒器和连接钮组成;其中的持棒杆左右各一根,每根持棒杆为圆棒,表面标有表不长度的刻度,并有间距相等的凹点,持棒杆的顶部有持棒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弯棒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持棒杆(1)、顶棒(2)、顶棒器(3)和连接钮(4)组成;其中的持棒杆(1)左右各一根,每根持棒杆为圆棒,表面标有表示长度的刻度,并有间距相等的凹点,持棒杆的顶部有持棒环(1.1);其中的顶棒(2),由顶棒头(2.1)、顶棒杆(2.2)和顶棒尾(2.3)组成,顶棒头位于顶棒的头端,表面有弧形凹槽;顶棒杆为圆棒,表面标有表示长度的刻度;顶棒尾的表面带有齿状卡槽;其中的顶棒器(3),由握压柄(3.1)、顶杆(3.2)和连接弹簧(3.3)组成;握压柄为左右各一根,两根握压柄的之间以连接弹簧相连,握压柄通过顶杆与顶棒连接;其中的连接钮(4),分为三层,中层为连接盘4.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棒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持棒杆(I)、顶棒(2)、顶棒器(3)和连接钮(4)组成;其中的持棒杆(I)左右各一根,每根持棒杆为圆棒,表面标有表不长度的刻度,并有间距相等的凹点,持棒杆的顶部有持棒环(1.1); 其中的顶棒(2),由顶棒头(2.1)、顶棒杆(2.2)和顶棒尾(2.3)组成,顶棒头位于顶棒的头端,表面有弧形凹槽;顶棒杆为圆棒,表面标有表不长度的刻度;顶棒尾的表面带有齿状卡槽; 其中的顶棒器(3),由握压柄(3.1)、顶杆(3.2)和连接弹簧(3.3)组成;握压柄为左右各一根,两根握压柄的之间以连接弹簧相连,握压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宁方刘德鼎许舒雯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