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套管浮动研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0839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陶瓷套管浮动研磨装置。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专门用于氧化锆陶瓷套管内孔研磨的陶瓷套管浮动研磨装置。技术方案是装置浮动头中心开有贯通的瓷套夹口,浮动头上半部分其八角形扁柱体中轴线的一侧且超过一半高度部分由嵌入的夹块导向销座取代,其内设有两根夹块导向销,导向销的一端套有夹块弹簧,弹簧的另一端抵住嵌于夹块导向销座内且可少量位移的浮动头夹块,在夹块导向座内设有可移动的瓷套缓冲锁舌头,浮动头的另一侧有两根开夹块推动销,所述浮动头下部是主体主轴,浮动头支承在平面轴承的滚珠上,其主体主轴有间隙的套在定位圈内。浮动头的一个角上设有扶正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用于光纤对接适配器的氧化锆陶瓷套管内孔研磨夹持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内孔研磨的专用装置,尤其是一种陶瓷套管浮动研磨 装置,适用于光纤对接适配器的氧化锆陶瓷套管内孔研磨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在发展光纤通讯产业化进程中,光无源器件的制造是关键技术之一。光无 源器件的种类很多,其中,作为光通讯无源器件中使用量最大的是光纤连接器。 单芯光纤连接器是由二根氧化锆陶瓷插针(内穿有光导纤维),分别从两端插入 氧化锆陶瓷套管(适配器)内,实现光纤对接,光信息通过此连接器进行传输。光纤连接器的精度指标很高插入损耗《0.2dB,氧化锆陶瓷套管内径尺寸公差 必须控制在士0.001mra以内,以保持二根对接插针的同轴度,确保光导纤维准 确对中,减少光路损失,提高光通讯质量。国内外加工陶瓷套管内径的基本方法有两种1) 内孔磨削方法一一采用小型内圆磨床,用小直径金刚砂轮棒(4)2.5誦 内孔陶瓷套管使用小2mm金刚砂轮棒、孔径4> 1. 25mm使用* lmm金刚砂轮棒)对 套管内孔进行磨削。磨削加工效率较高,但小直径金刚砂轮棒制造困难,磨头 转速又很高,容易磨损,影响加工精度。国外有自动检测、补偿的磨床,但设 备价格昂贵,使用和维修成本大。目前使用内孔磨削方法加工陶瓷套管的,磨 后大多留有余量,供后道工序再安排精研内孔达尺寸。2) 内孔研磨方法——采用简易的动力头和弹簧夹头、用精密磨制的钢丝作 为研磨棒、配以研磨砂进行内孔研磨,研磨后内孔能达到很高的尺寸精度和圆 度。对余量大的孔,可分粗、精几次研磨,以达到要求。但此法对研磨的经验 和技巧要求高,属劳动密集型生产,需大量的劳动力、生产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专门用于氧化锆陶瓷套管内孔研磨 的陶瓷套管浮动研磨装置,该浮动研磨装置不仅能将操作工从繁重、枯燥的密 集型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还能大幅度提高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确保陶瓷 套管内孔获得高精度,满足光纤对接适配器的要求。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陶瓷套管浮动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 的主体部分为浮动头,其俯视方向呈八角形,中心开有贯通的瓷套夹口,浮动 头上半部分其八角形扁柱体中轴线的一侧且超过一半高度部分由嵌入的夹块导 向销座取代,其内对称地设有两根夹块导向销,每根夹块导向销的一端套有夹 块弹簧,弹簧释放时的长度大于夹块导向销座为其留出的长度,夹块弹簧的另 一端抵住嵌于夹块导向销座内且可少量位移的浮动头夹块,在夹块导向座内正 对瓷套夹口方向设有瓷套缓冲锁舌头,其另一端装有瓷套缓冲锁弹簧;所述浮 动头的另一侧平行设有两根可推动浮动头夹块的开夹块推动销,该推动销的另 一端露出外面;所述浮动头下半部分是位于垂直中轴线上的主体主轴和下端直 径略小的螺纹部分;浮动头上半部分的底部平面支承在平面轴承的滚珠上,其 主体主轴有间隙的套在定位圈内,其螺纹部分配有锁紧螺母,该锁紧螺母一侧 开有槽并配有紧固螺栓;在所述浮动头的一个角上设有扶正机构。所述扶正机构为装于浮动头一个角上的角铁,该角铁弯有角度,其角度正 好是安装后角铁的一个平面垂直于扶正气缸之顶杆。所述浮动头下半部光滑圆柱体与定位圈之间留有的间隙为2mm。所述瓷套缓冲锁舌头略带有斜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浮动研磨装置的工作情况与手工研磨高质量工件 的情况完全相吻合,但却是完全通过机器研磨的,将以前全部是手工操作的工 人从繁重、枯燥的劳作中解放了出来,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该装置既可与 研磨钢丝保持垂直,又能使陶瓷套管孔径按研磨钢丝随动复位,从而保证了所 研磨的孔径有很好的圆度和圆柱度,且孔径尺寸的一致性很高,充分地满足研 磨陶瓷套管内孔的精度要求。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浮动头的主半剖视图(剖视位置在夹块导向销,开夹块推动 销未顶入)。图2是本专利技术浮动头的主半剖视图(剖视位置在夹块导向销,开夹块推动 销顶入)。图3是本专利技术浮动头的主半剖视图(剖视位置在瓷套缓冲锁舌头)。 图4是本专利技术浮动头的俯视图(开夹块推动销未顶入)。 图5是本专利技术浮动头的俯视图(开夹块推动销顶入)。图6是本专利技术安装在工位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在工位上装、卸料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专利技术工作(研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专利技术在工位上的俯视图(表示扶正机构的三种状态)。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主体部分为浮动头1,每台研磨设备可以装有 多个浮动头,本例共有6个可同时工作的浮动头,浮动头俯视方向呈八角形, 即正方形以45度切去四个角。浮动头的中心开有贯通的瓷套夹口 33,该夹口可作小幅开合,以便瓷套进 出。浮动头1上半部分其八角形扁柱体中轴线的一侧且超过一半高度部分由嵌 入的夹块导向销座3取代,其内对称地设有两根夹块导向销4,每根夹块导向 销的一端套有夹块弹簧6,弹簧释放时的长度大于夹块导向销座3为其留出的 长度(请见图1和图4),夹块弹簧6的另一端抵住嵌于夹块导向销座内且可小 幅位移(距离为b)的浮动头夹块5。在夹块导向销座3内正对瓷套夹口 33方 向设有瓷套缓冲锁舌头7,其另一端装有瓷套缓冲锁弹簧8。所述浮动头1的另 一侧平行设有两根可推动浮动头夹块5的开夹块推动销2,该推动销的另一端 露出外面。所述浮动头1下半部分是位于垂直中轴线上的呈光滑圆柱体的主体 主轴1-1和连成一体的直径略小的螺纹部分。浮动头1上半部分的底部平面支 承在平面轴承25的滚珠上,而平面轴承安装在浮动头安装板11上,此安装板 又安装在机器底板23上。本例浮动头1竖直方向光滑圆柱体部分留有2mm间隙 的套在定位圈26内,其螺纹部分配有锁紧螺母10,该锁紧螺母一侧开有可调 节轴向间隙的槽10-1,并配有紧固螺栓34。在每个浮动头l的一个角上设有扶 正机构。如图9所示,本例每台机器装有6个浮动研磨装置,每个研磨装置设一个 扶正机构,所述扶正机构为装于浮动头1一个角上的角铁35,该角铁弯有与浮 动头切去的斜角同样的角度45。,该角度正好是安装后角铁的一个平面垂直于 扶正气缸36之顶杆。如图6、 7、 8所示,本实施例除了该浮动研磨装置外,还配有一些自动化 生产的辅助设备,如装置的左边有可移动的浮动头定位叉24,其后面是前定位 气缸固定板19和推动定位叉的前定位气缸22,本装置左边另外还设有送料小车18、送料小车气缸固定架20及安装其上的送料小车气缸21;本装置的右边 是后开门顶块17,推动它的是安装在后开门气缸固定板14上的后开门气缸12, 安装在后开门气缸固定板14上的还有卸料小车气缸13,该气缸推动卸料小车 15,卸料小车的前端装有进、排料气缸16。如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用于研磨瓷套管的研磨钢丝31上端夹装在研磨针安装 头30上,下端带有研磨油注油室32,研磨针安装头可沿线性滑轨27上下移动, 线性滑轨安装在机器龙门架顶梁29上,研磨钢丝31由研磨马达28带动旋转, 故研磨钢丝不仅能高速旋转,还能上下移动及随龙门架前后移动,研磨油注油 室32用来注射研磨油。由于浮动头1是安装在一个大于主体主轴1-1的一个定位圈26内,并由一 个平面轴承25的滚珠所支承,主体主轴的下端由一个锁紧螺母10给予浮动头 上下间隙调整并锁定于平面轴承与锁紧螺母之间,这样使得浮动头不仅能在平 面轴承上进行旋转,又可在主体主轴与定位圈内进行任意方向平移,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陶瓷套管浮动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的主体部分为浮动头(1),其俯视方向呈八角形,中心开有贯通的瓷套夹口(33),浮动头(1)上半部分其八角形扁柱体中轴线的一侧且超过一半高度部分由嵌入的夹块导向销座(3)取代,其内对称地设有两根夹块导向销(4),每根夹块导向销的一端套有夹块弹簧(6),弹簧释放时的长度大于夹块导向销座(3)为其留出的长度,夹块弹簧(6)的另一端抵住嵌于夹块导向销座内且可少量位移的浮动头夹块(5),在夹块导向座内正对瓷套夹口(33)方向设有瓷套缓冲锁舌头(7),其另一端装有瓷套缓冲锁弹簧(8);所述浮动头(1)的另一侧平行设有两根可推动浮动头夹块(5)的开夹块推动销(2),该推动销的另一端露出外面;所述浮动头(1)下半部分是位于垂直中轴线上的主体主轴(1-1)和下端直径略小的螺纹部分;浮动头(1)上半部分的底部平面支承在平面轴承(25)的滚珠上,其主体主轴(1-1)有间隙的套在定位圈(26)内,其螺纹部分配有锁紧螺母(10),该锁紧螺母一侧开有槽(10-1)并配有紧固螺栓(34);在所述浮动头(1)的一个角上设有扶正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耀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至卓通讯科技有限公司胡耀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