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态压缩牛奶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8076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固态压缩牛奶的制作方法,涉及一种食品的制作方法,其制作过程为:先将牛奶质量1%的PH值在5.0~5.2之间的食用醋酸和牛奶质量0.3%~0.32%的食用酒精分别加入25~30℃的牛奶中;再将液态混合物搅拌均匀,静置5分钟,混合液体逐渐分离为上层的水与下层的固态沉淀,将上层的水滤掉,即可得到固态的压缩牛奶。其中的食用酒精为浓度在70%的食品级乙醇溶液,碳酸氢钠为分析纯碳酸氢钠。本发明专利技术以PH值在5.0~5.2之间的食用醋酸和食用酒精为主要原料,其制作工艺简单,不损伤牛奶中的营养成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态压缩牛奶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品的制作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固态压缩牛奶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牛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营养食品。但由于它呈液态而且含固量很低,因此不便于携带。将牛奶转化为固态,并且去除一定的水分以压缩体积是一种很好的储存和运输牛奶的方法。目前,对牛奶的固化方法一般是采取高温加热烘干,这种方法易损伤牛奶内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牛奶固化方法损伤营养成分的缺点,通过试验改进,提供一种以PH值在5.0~5.2之间的食用醋酸和食用酒精为主要原料的固态压缩牛奶的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固态压缩牛奶的制作方法,其制作过程为:先将牛奶质量1%的PH值在5.0~5.2之间的食用醋酸和牛奶质量0.3%~0.32%的食用酒精分别加入25~30℃的牛奶中;再将液态混合物搅拌均匀,静置5分钟,混合液体逐渐分离为上层的水与下层的固态沉淀,将上层的水滤掉,即可得到固态的压缩牛奶。如上所述的食用酒精为浓度在70%的食品级乙醇溶液,碳酸氢钠-->为分析纯碳酸氢钠。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以PH值在5.0~5.2之间的食用醋酸和食用酒精为主要原料,其制作工艺简单,不损伤牛奶中的营养成分。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将是牛奶质量1%的PH值为5.2的食用醋酸和为牛奶质量0.3%的食用酒精加入25~30℃的牛奶中。将液态混合物搅拌均匀,静置5分钟,混合液体逐渐分离为上层的水与下层的固态沉淀,将上层的水滤掉,即可得到固态的压缩牛奶,其体积为原液态牛奶体积的1/8。在食用时在固态牛奶中加入固态牛奶质量8倍的水和占固态牛奶质量0.14的碳酸氢钠,将PH值调节为7,即可将固态牛奶复原为液态奶。实施例2将是牛奶质量1%的PH值为5.0的食用醋酸和为牛奶质量0.3%的食用酒精加入25~30℃的牛奶中。将液态混合物搅拌均匀,静置5分钟,混合液体逐渐分离为上层的水与下层的固态沉淀,将上层的水滤掉,即可得到固态的压缩牛奶,其体积为原液态牛奶体积的1/9。在食用时在固态牛奶中加入固态牛奶质量9倍的水和占固态牛奶质量0.156的碳酸氢钠,将PH值调节为7,即可将固态牛奶复原为液态奶。实施例3-->将是牛奶质量1%的PH值为5.0的食用醋酸和为牛奶质量0.32%的食用酒精加入25~30℃的牛奶中。将液态混合物搅拌均匀,静置5分钟,混合液体逐渐分离为上层的水与下层的固态沉淀,将上层的水滤掉,即可得到固态的压缩牛奶,其体积为原液态牛奶体积的1/10。在食用时在固态牛奶中加入固态牛奶质量10倍的水和占固态牛奶质量0.17的碳酸氢钠,将PH值调节为7,即可将固态牛奶复原为液态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态压缩牛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作过程为:先将牛奶质量1%的PH值在5.0~5.2之间的食用醋酸和牛奶质量0.3%~0.32%的食用酒精分别加入25~30℃的牛奶中;再将液态混合物搅拌均匀,静置5分钟,混合液体逐渐分离为上层的水与下层的固态沉淀,将上层的水滤掉,即可得到固态的压缩牛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态压缩牛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作过程为:先将牛奶质量1%的PH值在5.0~5.2之间的食用醋酸和牛奶质量0.3%~0.32%的食用酒精分别加入25~30℃的牛奶中;再将液态混合物搅拌均匀,静置5分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