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铣复合机的机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0433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铣复合机的机体,包含一个基座、沿一第一方向与该基座滑合的一个立柱,及与该立柱形成连动的一个换向单元。该换向单元具有沿一第二方向与该基座滑合的一个第一滑座,及沿一第三方向与该第一滑座滑合的一个第二滑座,使该第一、第二滑座的移动方向与一个工件夹持方向垂直正交。借此,以前述构造特殊的方向配置,使该立柱可以直接配置该换向单元,达到沿三个方向位移的目的,进而能缩减体积、减少占用的空间,提升整体的空间效益,及传动效能。(*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铣复合机的机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铣复合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沿三个方向加工 工件的车铣复合机的机体。
技术介绍
参阅图l,以中国台湾专利第290444号案的机体1配置为例,主要包含有 一个基座ll、沿一X轴方向架置在该基座11上的一个立柱12、沿一Y轴方向可位 移地与该基座11滑合的一个第一滑座13、沿一Z轴方向可位移地与该第一滑座 13滑合的一个第二滑座14、沿X轴方向可位移地与该立柱12滑合的一个第三滑 座15、设置在该第二滑座14且用于夹持工件的一个夹具16,及设置在该第三滑 座15且用于加工工件的一个刀具17。借此,使该刀具17与该夹具16分别可以沿 Y轴、Z轴、X轴方向位移,达到沿三个方向加工工件的目的。参阅图2,以中国台湾专利第276644号案的机体2配置为例,主要包含有 一个基座21、沿一Y轴方可位移地与该基座21滑合的一个第一滑座22、沿一Z 轴方向可位移地与该第一滑座22滑合的一个第二滑座23、沿一X轴方向可位移 地与该第二滑座23滑合的一个立柱24、设置在该基座21且用于夹持工件的一个 夹具25,及设置在该立柱24且用于加工工件的一个刀具26。借此,只须控制该 第一、第二滑座22、 23与该主柱24位移,就可以使该刀具26沿Y轴、Z轴、X轴 方向达到加工工件的目的。参阅图l、图2,前述机体l、 2的配置虽然都可以使刀具17、 26沿Y轴、Z 轴、X轴方向位移,达到加工工件的目的,然而由于一般设计机体l、 2的习性 ,都会使各构件的滑合面朝向正前方或上方,造成沿X轴方向的滑合面也就是 图1所示该立柱12与该第三滑座15的滑合面A,及图2所示该立柱24与该第二滑 座23的滑合面B不会与工件夹持方向(Z轴或X轴)垂直正交,因此,图l所示的现有例,必须使用高达三个滑座(第一滑座13、第二滑座14、第三滑座15)再加上 一个立柱12,才能达到沿三个轴向加工工件的目的,且在该基座ll上方以层层 相叠方式分别位移的第一、第二滑座13、 14,会同时扩增该基座11沿Z轴方向 、与Y轴方向的体积,而图2所示的现有例,虽然仅使用二个滑座(第一、第二 滑座22、 23)及一个立柱24,却同样会因为该第一、第二滑座22、 23直接在该 基座21以层层相叠的方式滑移,而同时扩增该基座21沿Z轴方向、与Y轴方向的 体积。依据前述,图l、图2所示的现有例,不但较占空间,且沿Y轴向配置的该 第一滑座13、或该第二滑座23及其相配合的轨槽,会与其它机构产生干涉,造 成沿Z轴向配置的第二滑座14、或该第一滑座22及其相配合的轨槽,是相对该 基座ll、 21形成在偏心位置,如此会形成过长力臂,影响机体的加工精度,及 相关构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縮减体积、减少占用的空间,提升整 体的空间效益及传动效能的车铣复合机的机体。本技术的特征在于该车铣复合机的机体,包含一个基座、 一个立柱 ,及一个换向单元。该基座具有用于夹持工件的一夹具。该立柱是沿一第一方 向可位移地与该基座滑合。该换向单元是与该立柱形成连动,并具有沿一第二 方向可位移地与该基座滑合的一个第一滑座,及沿一第三方向可位移地与该第 一滑座滑合的一个第二滑座,使该第一、第二滑座的移动方向与该工件夹持方 向垂直正交。本技术的功效是能借由前述构造特殊的方向配置,使该立柱可以直接 配置该换向单元,达到沿三个方向位移的目的。附图说明图l是一立体图,说明中国台湾专利第290444号案。 图2是一立体图,说明中国台湾专利第276644号案。图3是一立体图,说明本技术车铣复合机的机体的一较佳实施例。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立体图。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顶视图。图6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较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车铣复合机的机体进行详细 说明。值得一提的是,在整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相对位置用语,例如"第一方向 Z"、"第二方向X"、"第三方向Y"是各图所示以操作者的操作方位向为基 准,且该第一方向Z与该第二方向X及该第三方向Y分别为Z轴方向、X轴方向、Y轴方向而相互垂直。参阅图3、图4,及图5,本技术车铣复合机的机体的一较佳实施例包 含一个基座3、 一个立柱4,及一个换向单元5。该基座3具有形成在一顶面31且沿一第一方向Z延伸的一组轨道32,及沿该 第一方向Z设置在一端且用于夹持工件的一个夹具33。该立柱4是沿该第一方向Z可位移地与该基座3滑合,并具有形成在一底面 41且与该基座3轨道32滑合的一组轨槽42、形成在一侧且朝向该第一方向Z而面 向该工件的一滑合面43,及形成在该滑合面43且沿一第二方向X延伸的一组轨 道44。该换向单元5是与该立柱4形成连动,并具有一个第一滑座51、 一个第二滑 座52,及一个刀具53。该第一滑座51具有形成在一第一侧面511且与该轨道44 滑合的的一组轨槽512,及形成在一第二侧面513沿该第三方向Y延伸的另一组 轨槽514。该第二滑座52具有形成在一侧面521且与该轨槽514滑合的一组轨道 522 。该刀具53是设置在该二滑座52朝向该夹具33的一端。参阅图4、图5,及图6,本技术车铣复合机的机体配置有三伺服马达 61、 62、 63做为动力源,及分别透过一滚珠螺杆64、 65、 66连动该立柱4,及该第一、第二滑座51、 52,借此,使该立柱4可以依循沿第一方向Z延伸的轨道 32,负载该第一、第二滑座51、 52、该刀具53相对该夹具33第一方向Z位移, 该第一滑座51可以依循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轨道44,负载该第二滑座52、该刀 具53相对该夹具33沿第二方向X位移,该第二滑座52可以依循沿第三方向Y延伸 的轨槽514,负载该刀具53相对该夹具33沿第三方向Y位移,达到加工工件的目 的。重要的是,由于该立柱4的滑合面43,及该第一滑座51做为滑合面的第一 侧面513分别朝向左侧方向,而不同于一般设计机体的习性,因此,沿第二方 向X的滑合面43,及沿第三方向Y的滑合面(第一滑座51的第一侧面513)是分别 与工件夹持方向(第一方向Z)垂直正交。前述特殊的方向配置,使本技术只须配置一个立柱4及该第一、第二 滑座51、 52,就可以达到沿三个轴向加工工件的目的,且由于该第一、第二滑 座51、 52是配置在该立柱4上,因此,该基座3只须沿该第一方向Z扩增长度,而能大幅縮减体积,及能提升空间效益。再者,由于该第二滑座52是沿第三方向Y配置的该立柱4上,因此,不但不会干涉该基座3上的其它机构,且能使立柱4、第一、第二滑座51、 52及其相配合的轨槽,相对位于该基座3的中心位置,而能加强整体机构的稳定性,提升加工精度,及相关构件的使用寿命。据上所述可知,本技术的车铣复合机的机体具有下列优点及功效 本技术是以前述特殊的方向配置,使该立柱4可以直接配置该换向单元5,达到沿三个方向位移的目的,借此,不但可以縮减体积、减少占用的空间,进而提升整体的空间效益,及传动效能,且能加强整体机构的稳定性,提升加工精度,及相关构件的使用寿命。权利要求1. 一种车铣复合机的机体,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基座,具有用于夹持工件的一个夹具;一个立柱,是沿一第一方向与该基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铣复合机的机体,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个基座,具有用于夹持工件的一个夹具; 一个立柱,是沿一第一方向与该基座滑合;及 一个换向单元,是与该立柱形成连动,并具有沿一第二方向与该基座滑合的一个第一滑座,及沿一第三方向与该 第一滑座滑合的一个第二滑座,使该第一、第二滑座的移动方向与该工件夹持方向垂直正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派泽倪克定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丽伟电脑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