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边槽耦合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02398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6: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底边槽耦合天线,该底边槽耦合天线包括手持终端金属部分和非金属部分,金属部分包括PCB板以及与PCB板相连的金属外框,金属外框延伸至非金属部分的底边处。该天线系统还包括位于非金属部分上且与金属部分相连的天线部分。天线部分包括馈电部分、接地部分、辐射部分、金属构件,辐射部分首尾分别与馈电部分和接地部分相连,且辐射部分还与金属构件相连。金属构件与金属外框之间存在缝隙且该缝隙位于手持终端的底部,减少了人体对天线部分的影响。此外,天线部分还包括寄生部分。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利用部分金属外框,并实现宽带特点,覆盖GSM,UMTS,LTE6个频段,缩短了天线占用空间,同时还减少了手持时人体对天线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机天线的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底边槽耦合天线
技术介绍
小型化多频段内置天线一直是手持通信终端天线的发展方向。已有的天线形式包括多频单极子天线(monopole antenna),单环或双环天线(single loop or dual loopantenna),倒置折叠天线(IFA),平面倒置折叠天线(PIFA)。这些天线类型在不同的手持通信终端环境中各有其使用的条件和性能。根据不同的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天线形式。通常移动终端设备包括GSM850/900,DCS, PCS, UMTS,其频率范围为0.824GHz-0.96GHz,1.71GHz-2.17GHz。随着 LTE 技术的不断发展,3.5GHz,4GHz 备受关注.愈来愈多的手机需要天线同时满足传统的2G网络频段和LTE频段,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发展越来越多样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底边槽耦合天线,以提高天线的性能。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底边槽耦合天线,该底边槽耦合天线包括手持终端的金属部分和非金属部分,所述金属部分包括PCB板以及与所述PCB板相连的金属外框,所述PCB板上覆盖有金属层,所述金属外框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非金属部分的底边处;所述底边槽耦合天线还包括天线部分,所述天线部分位于所述非金属部分上,且所述天线部分与所述金属部分相连,其中,所述天线部分包括: 馈电部分,与一馈源信号端相连; 接地部分,接地且与所述金属部分相连; 辐射部分,与所述馈电部分及所述接地部分相连,且位于所述馈电部分与所述接地部分之间; 金属构件,位于所述非金属部分底边的边缘处,且所述金属构件与所述辐射部分相连;所述金属构件与所述金属外框之间存在缝隙,所述缝隙位于所述非金属部分底边的边缘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辐射部分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辐射部分、第二辐射部分、第三辐射部分、第四辐射部分、第五辐射部分和第六辐射部分, 且所述第二辐射部分通过所述第一辐射部分与所述馈电部分相连,所述第六辐射部分与所述接地部分相连。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辐射部分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辐射部分的宽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天线部分还包括连接部分,所述金属构件通过所述接部分与所述辐射部分相连。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构件通过所述连接部分与所述第四辐射部分相连。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天线部分还包括寄生部分,所述寄生部分位于所述金属构件与所述金属外框之间的缝隙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寄生部分包括第一寄生部分和第二寄生部分,所述第一寄生部分与所述金属构件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寄生部分与所述金属外框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寄生部分与所述第一寄生部分相对且相互间隔开。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辐射环为具有厚度的金属结构件。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专利技术使用部分金属结构作为天线的一部分参与辐射,进一步的利用有限空间,缩短天线部分占用尺寸,且该天线有效利用部分金属外框,并实现宽带特点,覆盖GSM,UMTS, LTE 6个频段,同时还减少了手持时人体对天线的影响。附图说明结合附图,通过下文的述详细说明,可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为本专利技术天线系统组装示意 图2为本专利技术天线正视 图3为本专利技术天线局部 图4为本专利技术天线频率响应 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测辐射效率图。符号说明: 100-金属部分 101-第一非金属部分 102-第二非金属部分 103-金属部件 104-金属器件 200-天线部分 201-馈电部分 202-第一辐射部分 203-第二辐射部分 204-第三辐射部分 205-第四辐射部分 206-第五辐射部分 207-第六辐射部分 208-接地部分 209-连接部分 210-金属构件 211-第一寄生部分 212-第一缝隙 213-第二缝隙 214-第二寄生部分 215-第三缝隙 216-第四缝隙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然而,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实现,并且不应解释为受在此提出之实施例的限制。相反,提出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达成充分及完整公开,并且使本
的技术人员完全了解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这些附图中,为清楚起见,可能放大了层及区域的尺寸及相对尺寸。 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底边槽耦合天线,该底边槽耦合天线包括手持终端金属部分100和非金属部分,金属部分100包括PCB板以及与PCB板相连的金属外框,PCB板上覆盖有金属层。在本实施例中,PCB板有部分延伸至非金属部分,并将非金属部分分割成第一非金属部分101和第二非金属部分102 ;金属外框设置于PCB板的外侧边缘上,且金属外框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非金属部分101、第二非金属部分102的底边处;该底边槽耦合天线还包括天线部分200,天线部分200位于第一非金属部分101、第二非金属部分102上,且天线部分200与金属部分100相连。参考图2-3,天线部分200包括:馈电部分201、接地部分208、辐射部分、金属构件210以及设置于金属构件210与金属外框之间的第三缝隙215和第四缝隙216。其中,馈电部分201与馈源信号端相连,接收馈源信号;接地部分208接地,且接地位置位于PCB板延伸部分与非金属部分的边界处;接地部分208与金属部分100相连,具体地在该实施例中,接地部分208与PCB板相连;辐射部分与馈电部分201和接地部分208相连,且位于馈电部分201和接地部分208之间;金属构件210位于第一非金属部分101、第二非金属部分102的底边边缘处,且金属构件210与辐射部分相连。其中,辐射部分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辐射部分202、第二辐射部分203、第三辐射部分204、第四辐射部分205、第五辐射部分206和第六辐射部分207,且第一辐射部分202、第二辐射部分203、第三辐射部分204、第四辐射部分205、第五辐射部分206和第六辐射部分207的宽度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此处不作限制。具体的,第一辐射部分202与馈电部分201相连,第二辐射部分203通过第一辐射部分202与馈电部分201相连;第二辐射部分203连接在第三辐射部分204上,第三辐射部分204的宽度大于第二辐射部分203的宽度,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三辐射部分204的宽度为第二辐射部分203的宽度的2-3倍,当然此处只是一种实施例,具体倍数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第三辐射部分204的尾端离与第二辐射部分203的连接点的距离不是固定不变的,其距离可以视具体情况而改变;第四辐射部分205与第三辐射部分204相连;第五辐射部分206与第四辐射部分纵向相连;第六辐射部分207与第五辐射部分206纵向连接;第六辐射部分207与接地部分208相连,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六辐射部分207穿过分割非金属部分的PCB板的上方与接地部分208相连,接地部分208的接地位置位于PCB板延伸部分一侧与第二非金属部分102的分界处且与PCB板相连,当然第六辐射部分也不一定要穿过分割非金属部分的PCB板的上方,也可不穿过分割非金属部分的PCB板的上方直接与接地部分相连,接地部分208的接地位置位于PCB板延伸部分另一侧与第一非金属部分101的分界处,接地部分的位置可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底边槽耦合天线,其特征在于,该底边槽耦合天线包括手持终端的金属部分和非金属部分,所述金属部分包括PCB板以及与所述PCB板相连的金属外框,所述PCB板上覆盖有金属层,所述金属外框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非金属部分的底边处;所述底边槽耦合天线还包括天线部分,所述天线部分位于所述非金属部分上,且所述天线部分与所述金属部分相连,其中,所述天线部分包括:馈电部分,与一馈源信号端相连;接地部分,接地且与所述金属部分相连;辐射部分,与所述馈电部分及所述接地部分相连,且位于所述馈电部分与所述接地部分之间;金属构件,位于所述非金属部分底边的边缘处,且所述金属构件与所述辐射部分相连;所述金属构件与所述金属外框之间存在缝隙,所述缝隙位于所述非金属部分底边的边缘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边槽耦合天线,其特征在于,该底边槽耦合天线包括手持终端的金属部分和非金属部分,所述金属部分包括PCB板以及与所述PCB板相连的金属外框,所述PCB板上覆盖有金属层,所述金属外框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非金属部分的底边处;所述底边槽耦合天线还包括天线部分,所述天线部分位于所述非金属部分上,且所述天线部分与所述金属部分相连,其中,所述天线部分包括: 馈电部分,与一馈源信号端相连; 接地部分,接地且与所述金属部分相连; 辐射部分,与所述馈电部分及所述接地部分相连,且位于所述馈电部分与所述接地部分之间; 金属构件,位于所述非金属部分底边的边缘处,且所述金属构件与所述辐射部分相连;所述金属构件与所述金属外框之间存在缝隙,所述缝隙位于所述非金属部分底边的边缘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边槽耦合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部分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辐射部分、第二辐射部分、第三辐射部分、第四辐射部分、第五辐射部分和第六辐射部分,且所述第二辐射部分通过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其娟孙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