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具构件榫卯连接结构及其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8798870 阅读:3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家具构件榫卯连接结构及其装配方法,榫卯结构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第一构件的连接端分别设有呈矩形的连接榫头和呈三角形的定位榫头,连接榫头的侧面开设有凹槽,第二构件的连接端分别设有与连接榫头相配合的呈燕尾槽形的连接卯孔和与定位榫头的形状相匹配的定位卯孔,连接卯孔的孔口小于孔底,连接榫头的端头小于或等于连接卯孔的孔口,连接榫头与连接卯孔的配合间隙设置有胀紧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连接榫头的侧面开设凹槽,并配合燕尾槽形卯孔及设置在它们之间的胀紧层,使榫头与卯孔装配更可靠,榫头与卯孔之间无需精准配合,且榫头形状规整,大大降低了加工要求,提高生产效率,定位榫与定位卯孔的定位作用,使装配更准确快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件结构,具体说是。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部件与部件间的连接方式有焊接、螺栓连接和榫卯连接。榫卯连接是通过一个带有凸出部的榫结构件,和带有凹槽或通孔的卯结构件相互配合来实现的,其榫头一般是采用端头和根部大小相等的矩形榫头和大小及形状与之相应的矩形卯孔,榫头与卯孔之间采用紧密配合或过盈配合,装配时是将榫头对准卯孔,用锤子敲打构件的另一端,将榫头强行推入卯孔中。这种方法要求榫头和卯孔之间的形状及大小尺寸非常吻合,否则将无法装配,或装配时易出现废品,或装配好后,榫卯结构不牢,使用时易脱落。因此,榫卯加工的难度很大,工艺要求很高。在家具制造行业中,一般只有技术较好的木工师傅才能加工出合格的榫头和卯孔,且装配时也需要熟练的木工师傅来手工操作,因此,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而且即使是加工装配时完全合格的榫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也容易发生松动脱落,使家具散架、报废,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另外,由于现有结构的榫卯在装配时必须敲打构件的另一端才能使榫头挤进卯孔中,因此,需要上漆的家具必须在安装好后才能做油漆等表面处理,而装配好的家具有很多拐角死角,且体积大、重量大,做油漆等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家具构件榫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的连接端分别设有呈矩形的连接榫头和呈三角形的定位榫头,所述连接榫头的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二构件的连接端分别设有与所述连接榫头相配合的呈燕尾槽形的连接卯孔和与所述定位榫头的形状相匹配的定位卯孔,所述连接卯孔的孔口小于孔底,所述连接榫头的端头小于或等于所述连接卯孔的孔口,所述连接榫头与所述连接卯孔的配合间隙设置有胀紧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具构件榫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的连接端分别设有呈矩形的连接榫头和呈三角形的定位榫头,所述连接榫头的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二构件的连接端分别设有与所述连接榫头相配合的呈燕尾槽形的连接卯孔和与所述定位榫头的形状相匹配的定位卯孔,所述连接卯孔的孔口小于孔底,所述连接榫头的端头小于或等于所述连接卯孔的孔口,所述连接榫头与所述连接卯孔的配合间隙设置有胀紧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具构件榫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有多个,所述凹槽环设在所述连接榫头的侧面且沿连接榫头的轴向均匀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具构件榫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矩形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和宽度为5 10mm,相邻两凹槽之间的间距为10 2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具构件榫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榫头的厚度为第一构件厚度的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具构件榫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榫头的厚度为第一构件厚度的1/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具构件榫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林其钟林树颜江明刘木昌李国清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艺达木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