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泵用泵送油缸的行程控制节能缓冲法,是由装在活塞3上的两个由行程来控制的可变节流阀来实现的:当活塞3在初始位和终止位,通过行程限位的方式使活塞3两端以较大的节流口连通,满足起步时较大的多余流量的溢出,降低压力冲击;而随着活塞3的移动节流口逐步关小,满足活塞3不断加速对流量不断增大的需求;这样,就将现有技术中以固定节流口跨接活塞两端的节能缓冲变成了可变节流口跨接活塞3两端随位移控制的可变节流节能缓冲。其结构由缸筒1,螺帽2,活塞3,节流阀芯4,弹簧5,弹簧座6、活塞杆7、节流阀芯8、弹簧9和弹簧座10等组合而成。它解决了液压油缸中间的油口焊接变形影响泵送油缸的质量和寿命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泵用泵送油缸的行程控制节能缓冲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泵用泵送油缸的行程控制节能缓冲法。二、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商品混凝土普及推广和强制性采用,各种混凝土泵送设备广泛普及应用。在各类混凝土泵送设备中,混凝土泵送液压油缸的启动冲击和换向冲击给主机带来了很大的液压冲击,引发了主机的震动和噪音;液压冲击造成能量的无谓消耗,使得主机液压系统的迅速升温,进而降低了液压系统工作介质的粘度,系统的容积效率下降。高频震动破坏主机的结构强度,它对于有着较长弹性臂架结构的混凝土泵车尤其有害;噪音则破坏环境和使得操作人员的更易疲劳。产生这种冲击有其大质量载荷高加速度换向的原因,有主机各工作装置协调配合的原因,还有液压系统中各主要控制元件在其动态响应过渡过程合理匹配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然而这些与主机工作性质与生俱来,使得人们想要通过更为合理的匹配来改善或缓解这种冲击和能耗的努力见效甚微。无奈,人们只好在混凝土泵送液压油缸的初始位和终止位通过跨接活塞的节流通道来减速,并缓解它的换向冲击和噪音。这种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有限的作用,但是,以固定距离跨接活塞的固定节流孔无法自动感知活塞的加速度和压差的变化,从始至终都是以固定的跨接距离和固定的节流孔面积来应对活塞两端的加速度和压差的变化,它只能以牺牲了响应速度和效率为代价降低了一部分系统的液压冲击。另外,活塞必须通过的两个靠液压油缸中间的油口焊接工艺和变形又严重地影响了泵送油缸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研发出一种性能优异,工艺可靠、响应快捷的混凝土泵用液压泵送油缸的行程控制节能缓冲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混凝土泵用泵送油缸的行程控制节能缓冲法,是由装在活塞3上的两个由行程来控制的可变节流阀来实现的:当活塞3在初始位和终止位,通过行程限位的方式使活塞3两端以较大的节流孔连通,满足起步时较大的多余流量的溢出,降低压力冲击;而随着活塞3的移动节流口逐步关小,满足活塞3不断加速对流量不断增大的需求。这样,就将现有技术中以固定节流口跨接活塞两端的节能缓冲变成了以可变节流口跨接活塞3两端随位移控制的可变节流节能缓冲。其结构由缸筒1,螺帽2,活塞3,节流阀芯4,弹簧5,弹簧座6、活塞杆7、节流阀芯8、弹簧9和弹簧座10等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以活塞3,节流阀芯4,弹簧5,弹簧座6组成的可变节流阀以朝有杆腔方向开启装在活塞3的上部;以活塞3,节流阀芯8,弹簧9,弹簧座10组成的可变节流阀以朝无杆腔方向开启装在活塞3的下部。节流阀芯4和节流阀芯8都伸出活塞3 —段,其长度由油缸的结构尺寸加可变节流行程来决定。弹簧5与弹簧9的弹簧力分别大于节流阀芯4和节流阀芯8两端最大压差所产生的推力,节流阀芯4和节流阀芯8的位移控制是由活塞3的位移决定的;其工作原理是:当活塞3处于左端初始位,节流阀芯4的左端顶在油缸座的内端面上,此时节流阀芯4的开度最大,主换向阀换向给活塞3的左腔供给压力油,欲推动混凝土缸向右移动送出混凝土,所需流量是最小的,只要节流口建立起的压力稍高于推动混凝土缸所需的压力,活塞3就会向右移动,而随着活塞3的移动,节流阀芯4在弹簧5的作用下就会随之关小节流口,减少溢出流量,既达到减小冲击,又满足油缸迅速提高速度的需求。在混凝土泵送液压油缸到达终止位前,希望能够逐步减速,此时安装在活塞3下部的节流阀芯8的前端部会触到活塞杆7的导向套的端面,推动节流阀芯8逐步打开,分流部分活塞3左腔的压力油,使活塞3减速,减少液压系统的冲击。反之,在本泵送液压油缸的终止位反向时,亦是如此。本专利技术相对在混凝土泵送液压油缸的初始位和终止位通过跨接活塞的固定节流通道来缓解它的换向冲击和噪音的办法,它是以活塞3的初始位和其加速行程为控制信号,以可变节流口的开口变化形式来应对混凝土泵送液压油缸在初始位和终止位多余流量的分流,它可以较好地既保证泵送液压油缸所需加速度的压力要求,又能有梯度地分流多余的流量,它的控制特性更加符合主机的要求,只要设计合理就能兼顾主机的效率和减少冲击的要求。另外,它完全解决了液压油缸中间的油口焊接工艺和变形,进而严重地影响到泵送油缸的质量和使用寿命问题,而且本专利技术的节流口是可变的,变化的节流口面积变化曲线可使其节流特性更适合不同主机的要求,因而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小的液压冲击和能耗。本专利技术的节流阀可以单独元件的形式安装在活塞3上。四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图。五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是:活塞3处于左端初始位,节流阀芯4的左端顶在油缸座的内端面上,此时节流阀芯4的开度最大,当主换向阀换向给活塞3的左腔供给压力油,欲推动混凝土缸向右移动送出混凝土,所需流量是最小的,只要节流口建立起的压力稍高于推动混凝土缸的压力,活塞3就会向右移动,而随着活塞3的移动,节流阀芯4在弹簧5的作用下就会随之关小节流口,减少溢出流量,既达到减小冲击,又满足油缸迅速提高速度的的需求。在混凝土泵送液压油缸到达终止位前,希望能够逐步减速,此时安装在活塞3下部的节流阀芯8的前端部会触到活塞杆7的导向套的端面,推动节流阀芯8逐步打开,分流部分活塞3左腔的压力油,使活塞3减速,减少液压系统的冲击。反之,在本泵送液压油缸的终止位反向时,亦是如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泵用泵送油缸的行程控制节能缓冲法,是由装在活塞(3)上的两个由行程来控制的可变节流阀来实现的:当活塞(3)在初始位和终止位通过行程限位的方式使活塞(3)两端以较大的节流孔连通,满足起步时较大的多余流量的溢出,降低压力冲击;而随着活塞(3)的移动节流口逐步关小,满足活塞(3)不断加速对流量不断增大的需求;其结构由缸筒(1),螺帽(2),活塞(3),节流阀芯(4),弹簧(5),弹簧座(6)、活塞杆(7)、节流阀芯(8)、弹簧(9)和弹簧座(10)等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以活塞(3),节流阀芯(4),弹簧(5),弹簧座(6)组成的可变节流阀以朝有杆腔方向开启装在活塞(3)的上部;以活塞(3),节流阀芯(8),弹簧(9),弹簧座(10)组成的可变节流阀以朝无杆腔方向开启装在活塞(3)的下部;节流阀芯(4)和节流阀芯(8)都伸出活塞(3)一段,其长度由油缸的结构尺寸加可变节流行程来决定;弹簧(5)与弹簧(9)的弹簧力分别大于节流阀芯(4)和节流阀芯(8)两端最大压差所产生的推力,它们的位移控制是由活塞(3)的位移决定的;其工作原理是:当活塞(3)处于左端初始位,节流阀芯(4)的左端顶在油缸座的内端面上,此时节流阀芯(4)的开度最大,主换向阀换向给活塞(3)的左腔供给压力油,欲推动混凝土缸向右移动送出混凝土,所需流量是最小的,只要节流口建立起的压力高于推动混凝土缸所需的压力,活塞(3)就会向右移动,而随着活塞(3)的移动,节流阀芯(4)在弹簧(5)的作用下就会随之关小节流口,减少溢出流量,既达到减小冲击,又满足油缸迅速提高速度的需求;在混凝土泵送液压油缸到达终止位前,希望能够逐步减速,此时安装在活塞(3)下部的节流阀芯(8)的前端部会触到活塞杆(7)的导向套的端面,推动节流阀芯(8)逐步打开,分流部分活塞(3)左腔的压力油,使活塞(3)减速,减少液压系统的冲击;反之,在本泵送液压油缸的终止位反向时,亦是如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泵用泵送油缸的行程控制节能缓冲法,是由装在活塞(3)上的两个由行程来控制的可变节流阀来实现的:当活塞(3)在初始位和终止位通过行程限位的方式使活塞(3)两端以较大的节流孔连通,满足起步时较大的多余流量的溢出,降低压力冲击;而随着活塞(3)的移动节流口逐步关小,满足活塞(3)不断加速对流量不断增大的需求;其结构由缸筒(1),螺帽(2),活塞(3),节流阀芯(4),弹簧(5),弹簧座(6)、活塞杆(7)、节流阀芯(8)、弹簧(9)和弹簧座(10)等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以活塞(3),节流阀芯(4),弹簧(5),弹簧座(6)组成的可变节流阀以朝有杆腔方向开启装在活塞(3)的上部;以活塞(3),节流阀芯(8),弹簧(9),弹簧座(10)组成的可变节流阀以朝无杆腔方向开启装在活塞(3)的下部;节流阀芯(4)和节流阀芯(8)都伸出活塞(3) —段,其长度由油缸的结构尺寸加可变节流行程来决定;弹簧(5)与弹簧(9)的弹簧力分别大于节流阀芯(4)和节流阀芯(8)两端最大压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洁,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