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地基处理,具体而言,是涉及煤矿采空区地质条件下,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灌注桩是建筑工程地基成桩的一种方式,是直接在桩位上就地成孔,然后在孔内安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成。旋挖钻机由于性能优越、自动化程度高、环境污染小、逐渐成为钻孔灌注桩施工的首选设备。目前煤矿采空区不良地质情况较多,在此之上建造工程较多采用桩基础,而在桩基础施工时如果遇到采空区,可能发生成桩难的问题。如果在采空区内全部填充混凝土,混凝土的使用量非常大,而且会严重影响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采空区成桩困难且成本高、进度慢的问题,提供一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包括步骤: Cl)孔口定位; (2)埋桩顶护筒; (3)钻孔到采空区底部时停止钻孔,沿钻孔向采空区内浇筑混凝土,当混凝土标高不再下降且高出采空区上部标高Im时,停止浇筑,用钻机在已浇筑混凝土的基础上继续向下钻孔; (4)如果再次遇到采空区,重复步骤(3),直至钻孔达到设计标高; (5)钻孔验收合格后,在钢筋笼外侧焊接对应于采空区位置的钢护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空区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孔口定位;(2)埋桩顶护筒;(3)钻孔到采空区底部时停止钻孔,沿钻孔向采空区内浇筑混凝土(1),当混凝土(1)标高不再下降且高出采空区上部标高1m时,停止浇筑,用钻机在已浇筑混凝土(1)的基础上继续向下钻孔;(4)如果再次遇到采空区,重复步骤(3),直至钻孔达到设计标高;(5)钻孔验收合格后,在钢筋笼(2)外侧焊接对应于采空区位置的钢护筒(3),下钢筋笼(2)后,浇筑混凝土至设计标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空区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孔口定位; (2)埋桩顶护筒; (3)钻孔到采空区底部时停止钻孔,沿钻孔向采空区内浇筑混凝土(1),当混凝土(I)标高不再下降且高出采空区上部标高Im时,停止浇筑,用钻机在已浇筑混凝土(I)的基础上继续向下钻孔; (4)如果再次遇到采空区,重复步骤(3),直至钻孔达到设计标高; (5)钻孔验收合格后,在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永强,刘光强,成春兰,樊世兵,张志中,王东生,武建光,成晓勇,王学英,赵艳,张坤,常琳,杨燕虹,郝燕超,
申请(专利权)人:西山煤电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