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浸胶辊,更特别地说,是指一种适用于纤维缠绕设备上用的轴不动外部筒转动的浸胶辊。
技术介绍
纤维缠绕设备是将单束或几束连续纤维通过浸胶辊浸溃熔融胶液后,以环向缠绕方式连续缠绕在辊筒上,主要用于制造碳纤维复合材料。通过浸胶辊给纤维上胶是该设备的主要环节,为了满足上胶的要求,浸胶辊外表面的温度要求能在室温(一般为22摄氏度)到高温(150摄氏度)之间变化,为了减少对纤维的磨损,浸胶辊与纤维摩擦的部分要求有较高的耐磨性和光滑度。现有的浸胶辊主要是用加热棒或油浴加热,这样的加热方式速度慢,效率低,浸胶辊表面温度达不到要求,且浸胶辊表面温度不均,导致纤维含胶量不稳定;另一方面,现有浸胶辊一般是做成一体或者由几部分焊接而成,这样便无法更换浸胶辊里易坏的加热元器件(如螺旋加热器),导致维护困难。这严重影响着纤维缠绕的品质和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纤维缠绕设备用浸胶辊,该浸胶辊中的浸胶辊外筒为单独零件设计,通过前后法兰使得浸胶辊外筒相对于辊中轴转动。加热元器件安装在定轴的辊中轴上,工作时,螺旋加热器处于静止状态,安全性高。该浸胶辊表面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纤维缠绕设备用浸胶辊,其特征在于:该浸胶辊包括有前部辊(1)、中部辊(2)、后部辊(3)、辊中轴(4)、端盖(5)、前法兰(6)、后法兰(9)、螺旋加热器(22)、隔热石棉垫(23)、均热筒(24);其中,前部辊(1)、中部辊(2)和后部辊(3)构成浸胶辊外筒;前部辊(1)上设有挡板(11)、过渡凸台(12)、限位凸台(13)和连接圆环(14);前部辊(1)的轴向中心是第一中心通孔(15);在所述第一中心通孔(15)内设有第一定位凸台(151),该第一定位凸台(151)与连接圆环(14)的端部形成第一轴承腔(142),该第一轴承腔(142)内用于放置A深沟球轴承(10A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缠绕设备用浸胶辊,其特征在于:该浸胶辊包括有前部辊(I)、中部辊(2)、后部辊(3)、辊中轴(4)、端盖(5)、前法兰(6)、后法兰(9)、螺旋加热器(22)、隔热石棉垫(23)、均热筒(24);其中,前部辊(I)、中部辊(2)和后部辊(3)构成浸胶辊外筒; 前部辊(I)上设有挡板(11)、过渡凸台(12)、限位凸台(13)和连接圆环(14);前部辊(I)的轴向中心是第一中心通孔(15);在所述第一中心通孔(15)内设有第一定位凸台(151),该第一定位凸台(151)与连接圆环(14)的端部形成第一轴承腔(142),该第一轴承腔(142)内用于放置A深沟球轴承(10A),该A深沟球轴承(10A)套接在辊中轴(4)的前半轴(4A)上;连接圆环(14)上套接有B深沟球轴承(10B),B深沟球轴承(10B)放置在前法兰(6)的轴承腔(6A)里; 所述挡板(11)的板面上设有第二定位凸台(111)、第一通孔(112),该第一通孔(112)用于第一螺钉(IOA)穿过,穿过后的第一螺钉(IOA)螺纹连接在中部辊(2)的前端的安装台上的第一螺纹孔中;所述第二定位凸台(111)用于保证前部辊(I)和中部辊(2)的同轴度;中部辊(2)的轴向中心是内腔体(2C);中部辊(2)的前端设有第一安装台(2A3),第一安装台(2A3)上设有第一螺纹孔(2A2),该第一螺纹孔(2A2)用于放置第一螺钉(10E);第一安装台(2A3)与第五定位凸台(2A4)之间设有第一凹槽(2A1),该第一凹槽(2A1)用于放置第二 O形密封圈(25B);中部辊(2)的后端设有第二安装台(2B3),第二安装台(2B3)上设有第二螺纹孔(2B2),该第二螺纹孔(2B2)用于放置第四螺钉(IOH);第二安装台(2B3)与第六定位凸台(2B4)之间设有第二凹槽(2B1 ),该第二凹槽(2B1)用于放置第一 O形密封圈(25A); 后部辊(3)上设有挡板(31)、过渡凸台(32)、限位凸台(33)和连接圆环(34);后部辊(3)的轴向中心是第二中心通孔(35); 在所述第二中心通孔(35)内设有第三定位凸台(351),该第三定位凸台(351)与连接圆环(34)的端部形成第二轴承腔(342),该第二轴承腔(342)内用于放置C深沟球轴承(10C),且该C深沟球轴 承(10C)套接在辊中轴(4)的后半轴(4B)上;轴承段(331)上套接有D深沟球轴承(10D),且D深沟球轴承(IOD)置于后法兰(9)的轴承腔(9A)腔里; 所述挡板(31)的板面上设有第四定位凸台(311)、第二通孔(312),该第二通孔(312)用于第四螺钉(IOH)穿过,穿过后的第四螺钉(IOH)螺纹连接在中部辊(2)的后端的安装台上的第二螺纹孔中;该第四定位凸台(311)用于保证后部辊(3)和中部辊(2)的同轴度;辊中轴(4)上设有前半轴(4A)、后半轴(4B)、辊体(4C)、隔板(4D)、前粗轴(4E)和后粗轴(4F); 前半轴(4A)的端部设有螺纹盲孔(4A1),该螺纹盲孔(4A1)用于放置第三螺钉(IOG); 后半轴(4B)的端部设有盲孔(4B1),该盲孔(4B1)用于线缆穿过; 辊体(4C)上设有第一走线孔(4C1)和第二走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希仑,彭赛金,张武翔,徐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