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轧带钢电解清洗用电极。
技术介绍
经冷轧后的带钢表面带有大量的残留物,主要为轧制油、铁粉等,这些残留物的存在对后续工序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对冷轧后的带钢表面必须进行清洗。清洗工艺一般是包括的碱洗、碱刷洗、电解清洗、水刷洗、水漂洗等的组合式多级强化清洗。为了提高冷轧带钢表面清洁度,现代冷轧带钢清洗工艺大多都会加入电解清洗技术,以期能有效去除经其他清洗方式难以清除的、仍残存在带钢表面微小凹坑处的残留污物,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冷轧带钢。电解清洗技术,通过电解整流器输出直流电,带钢与电极之间通过电解液产生电感,把电解和带钢作为阳极或者阴极,在其表面进行电极反应并析出氧气或者氢气,正是依靠电极上析出气体的机械搅拌和剥离作用可以去除残留在微小凹坑处的污物。目前生产实践发现,很多钢厂冷轧车间电解清洗用电极极其容易发生腐蚀,极板普遍使用寿命较短,而且国内外对于极板腐蚀的原因还不太明了,虽然提出了改进极板腐蚀的措施,如加强设备接地、定时更换电极极性实现等量互镀、更换电极材料等,但是也只能部分延长极板使用时间,还是不能彻底改变极板普遍寿命较短的现状。目前大部分钢厂的做法是在极板腐蚀穿孔不能使用后,更换新的极板。由于极板和电源引脚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同时电源引脚固定在槽内,因此极板的更换操作都是在槽内进行。由于槽内空间狭小,操作环境恶劣,不利于与更换操作;同时焊接不慎容易损伤槽内的衬胶,从而使槽体寿命减小。 此外,以前的电解槽设计中电源引脚一般采用L型钢,和角钢的焊接是单点接触,使用过程中由于腐蚀容易导致某些极板和电源引脚的接触不良,电流不能很好地传导到极板, ...
【技术保护点】
冷轧带钢电解清洗用电极,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固定电源引脚(1)、活动电源引脚(2)、极板(4)和铜排(5),铜排(5)成U形并穿过固定电源引脚(1),固定电源引脚(1)通过耐蚀螺栓(3)与活动电源引脚(2)的上部相连,活动电源引脚(2)的下端焊接在极板(4)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冷轧带钢电解清洗用电极,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固定电源引脚(I)、活动电源引脚(2)、极板(4)和铜排(5),铜排(5)成U形并穿过固定电源引脚(1),固定电源引脚(I)通过耐蚀螺栓(3)与活动电源引脚(2)的上部相连,活动电源引脚(2)的下端焊接在极板(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带钢电解清洗用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电源引脚(I)为C型钢,铜排(5)穿过C型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