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整合生物标志物法的海洋溢油污染的贝类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97602 阅读:4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监测环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洋溢油污染的贝类监测方法,使用我国典型双壳贝类如菲律宾蛤仔、栉孔扇贝,测定贝类内脏团抗氧化酶活性,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转硫酶、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等,并将这些酶活进行整合形成整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IBR),建立IBR与石油浓度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采用一维方差分析法(ANOVA)进行显著差异性分析,确定石油污染对生物的胁迫程度,最终判定海洋溢油的污染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监测环境
,具体涉及一种海洋溢油污染的贝类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如何有效地保护海洋环境,维护近海海域生态平衡己成为各国制定本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海洋污染的途径很多,其中海洋溢油被认为是最严重、最广泛的海洋污染类型之一,已引起当前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近年来,世界各地油田漏油、油船泄露等重大溢油事故频发,如2010年墨西哥湾溢油事件,2011年渤海的“蓬莱19-3”溢油事件等。我国海洋环境质量监测表明,石油类是我国海洋环境中三种主要超标污染物中唯一的有机污染物;部份站位沉积物中的石油类含量劣于第三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受石油烃等的影响,12%监测站位的生物质量劣于第三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石油污染不仅会影响海洋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而且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严重的溢油事故会对局部海域的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破坏。因此,加强海洋溢油污染的有效监测体系的建设,深入研究石油污染的生物累积效应及毒性影响,对于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海洋溢油污染进行监测,主要采用物理化学分析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判断海洋溢油污染水平的贝类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贝类生物培养:受试生物贝类实验前洗刷干净,取回后置实验室内水族箱中暂养5~7d备用;(2)石油烃暴露实验:配置一定浓度梯度的石油烃试验液,采用半静水接触染毒法,将暂养过的贝类分成7组,其中1组为对照组,另外6组为试验组,同时每组设定3个平行组,分别放入玻璃缸中,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持续充气,每隔24h换相同浓度的新鲜试验液,于第15d取样;(3)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将贝类活体解剖,取出内脏团,于液氮中研磨后称重,经灭菌生理盐水润洗,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迅速称取适量加入组织块重9倍体积的生理盐水中,冰浴匀浆后于4℃条件下30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斌陈碧鹃辛福言孙雪梅崔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