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酮丛毛单胞菌LH-N5与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微生物菌剂及制备方法与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8797401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睾丸酮丛毛单胞菌LH-N5?CGMCCNo.6975。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微生物菌剂,该微生物菌剂包含睾丸酮丛毛单胞菌LH-N5,或者木糖氧化无色杆菌木糖氧化亚种LH-N25、噬氨副球菌LH-N40中的一种或两种,菌株之间按照任意的比例进行组合。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微生物菌剂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微生物菌剂不仅能解决传统反应器中总氮难脱除的问题,而且能够在同一反应器中有效脱除水体中的氨氮和总氮,同时对废水中的酚类、胺类、杂环类、氰类、多环芳烃类等有毒物质具有耐受性或降解能力,特别适用于含氮化工废水,处理工艺简单,效果稳定,耐环境毒物冲击,在各种实际含氮化工废水处理中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微生物菌种,以及由该微生物菌种组成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脱氮的微生物菌剂,以及该菌剂的制备方法与用途。
技术介绍
传统的废水生物脱氮技术主要是靠自养硝化菌和异养反硝化菌通过硝化和反硝化偶联使氨氮转变为氮气脱除。而自养细菌自身的增殖速度慢、在混合培养的活性污泥系统中无法与异养细菌竞争、难以获得较高的生物量、硝化效率低,导致自养微生物脱氮系统抗冲击能力弱、硝化作用不完全;反硝化菌为异养菌,运行中往往需要补加碳源,增加了运行成本。鉴于传统的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不足,异养硝化细菌、好氧反硝化细菌的发现解决了传统生物脱氮处理启动时间长,硝化环节条件要求苛刻,硝化和反硝化不能同步进行等缺点,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已报道的异养硝化细菌很多又同时具有好氧反硝化的功能,这为污水脱氮引入新的概念,使得同步硝化反硝化得以实现。目前,高氨氮行业的废水一般含有很多含有毒有害物质,如焦化废水等。针对这一情况,获得耐受环境毒害、去除难降解物质的高效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功能菌株,构建组合成微生物菌剂,投加到废水处理系统中或者用于特定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使其成为反应体系中的优势种群而发挥脱氮和去除COD作用,能够增强对难降解污染物的降解能力,提高脱氮速率,并改善原有生物处理体系对目标污染物的去除效能。公开专利文献CN101875909.B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细菌及其培养方法和用途,该细菌是红球菌属Rhodococcus sp.DN2.3,保藏登记号为CCTCCM209300,能够有效脱除 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氮、硝酸氮及其混合物,还可同时去除有机废水中的C0D&,但菌剂生产方法过于简单,菌种单一,环境耐受力差,不适用于大规模利用。公开专利文献CN102277314.B提供一种种高效异养硝化细菌筛选方法、筛选的菌株及其菌剂的制备方法,该菌株为腊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保藏编号为:CGMCCN0.4918,可以利用亚硝酸盐作为唯一的氮源进行生长繁殖。并以该菌株制备水质净化微生物制剂菌剂,可用于污水处理、水产养殖、水族箱或流动水系等水治理工程,未见其用于工业污水处理。公开专利文献CN101899401.A提供了一种含氨废水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菌剂包含硝酸菌、亚硝酸菌和反硝化菌,通过定向驯化来调节或者配比,能有效处理低C0D、高氨氮废水,但菌剂中包含的菌株过于笼统,对有毒有害物质耐受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睾丸酮丛毛单胞菌LH-N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含有上述睾丸酮丛毛单胞菌LH-N5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微生物菌剂。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上述菌剂的制备方法与用途。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睾丸酮丛毛单胞菌testosteroni) LH-N5 CGMCC N0.6975。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菌株为睾丸酮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testosteroni ) LH-N5CGMCC N0.6975、木糖氧化无色杆菌木糖氧化亚种(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 subsp.xylosoxidans) LH-N25 CGMCC N0.6972 以及卩遼氨副球菌(Paracoccus aminovorans)LH-N40 CGMCC N0.6971。其中: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已于2012年12月10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 N0.6975 ;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电话:010-64807355 ;木糖氧化无色杆菌木糖氧化亚种LH-N25已于2012年12月10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 N0.6972 ;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电话:010-64807355 ;噬氨副球菌LH-N40已于2012年12月10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 N0.6971 ;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电话:010-64807355。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菌株的分离纯化进行说明。一、睾丸酮丛毛单胞菌LH-N25的分离纯化 1.土样驯化富集:取土壤样品,接种至硝化液体培养基中,逐步驯化富集。(硝化富集培养基组成:NH4SO4 lg/L, NaNO31 g/L, NaCl 0.3g/L, FeSO4 0.03g/L, K2HPO4 0.25g/L, MgSO40.03g/L, Na2CO30.3g/L, CH3COONa 0.5g/L 蒸馏水 1L,pH 8.0) 2.稀释液准备:取驯化污泥培养液lml,加入盛有9ml无菌水的灭菌试管中,混匀即得10—1浓度的污泥悬液。静置30s,用Iml无菌吸管吸取KT1的污泥悬液Iml放入9ml无菌水管中,吹吸混匀,即为10_2稀释液,依次从10_2连续稀释至10_5,即得一系列的10倍稀释液。3.培养皿准备:取灭菌培养皿,在皿盖上加注样品号、培养基代号、接种稀释度、分离日期等。将灭菌后的硝化培养基倒入皿中约12 15ml,使凝成平板。(硝化固体培养基组成同硝化液体培养基,另加入2%的琼脂)。4.初筛与培养:初筛接种采用涂布法,即用无菌吸管吸取不同倍数稀释液0.1ml,滴于已制好的平板上,然后用无菌刮铲涂匀。接种完毕,将皿分类重叠,倒置于30°C培养箱中培养2 4d。5.复筛:取出培养好的平板,选出生长好、有代表性的单菌落,用接种环挑取,接种到同样成分的硝化液体培养基中30°C震荡培养,生长后,用接种环挑取一环培养液在硝化固体培养基上划线纯化,30°C培养箱中培养。待有菌落长出后,挑取单菌落划线,纯化,重复2 3次,筛选得到纯菌株。6.将该纯菌株送到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进行16s rDNA测序,经鉴定为睾丸酮丛毛单胞菌testosteroni)。二、噬氨副球菌LH-N40的分离纯化 1.土样驯化富集:取土壤样品,接种至硝化液体培养基中,逐步驯化富集。(硝化富集培养基组成:NH4SO4 lg/L, NaNO31 g/L, NaCl 0.3g/L, FeSO4 0.03g/L, K2HPO4 0.25g/L, MgSO40.03g/L, Na2CO30.3g/L, CH3COONa 0.5g/L 蒸馏水 1L,pH 8.0) 2.稀释液准备:取驯化污泥培养液lml,加入盛有9ml无菌水的灭菌试管中,混匀即得10—1浓度的污泥悬液。静置30s,用Iml无菌吸管吸取KT1的污泥悬液Iml放入9ml无菌水管中,吹吸混匀,即为10_2稀释液,依次从10_2连续稀释至10_5,即得一系列的10倍稀释液。3.培养皿准备:取灭菌培养皿,在皿盖上加注样品号、培养基代号、接种稀释度、分离日期等。将灭菌后的硝化培养基倒入皿中约12 15ml,使凝成平板。(硝化固体培养基组成同硝化液体培养基,另加入2%的琼脂)。4.初筛与培养:初筛接种采用涂布法,即用无菌吸管吸取不同倍数稀释液0.1ml,滴于已制好的平板上,然后用无菌刮铲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睾丸酮丛毛单胞菌(Comamonas?testosteroni)LH?N5??CGMCC?No.?697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辜丸丽丛毛单胞菌(testosteroni') LH-N5 CGMCC N0.6975。2.—种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该微生物菌剂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睾丸酮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testosteroni) LH-N5 ;或者除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睾丸酮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testosteroni) LH-N5外,还包含木糖氧化无色杆菌木糖氧化亚种(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 subsp.xylosoxidans) LH-N25 CGMCC N0.6972与曬氨副球菌aminovorans) LH-N40 CGMCC N0.6971 中的一种或两种,菌株之间按照任意的比例进行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该微生物菌剂中,以质量分数计量,每种菌株的含量均不低于5%。4.一种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1)将微生物菌剂中所述的菌株分别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进行活化; (2)活化后分别转接到相应液体培养基进行摇瓶培养,离心收集菌体,制备高浓度种子液;摇瓶培养条件为,pH:6.0 10.0,温度:10°C 35°C,转速:100 170rpm,培养时间:I 2 d ;高浓度种子液中有效活菌数量彡5 X IO9 cfu/mL ; (3)将上述高浓度种子液分别到接种到相应的一级种子罐进行放大培养I 7d,培养条件为:温度 10°C 35°C ;pH 6.0 10.0 ;D0 0.5 4.0mg/L,通气量 0.4 0.6m3/h,搅拌速度110 150rpm,浓缩收集菌体,制备一级种子液;再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凤蓉王开春张彬彬杨志林王克云刘娟崔庆兰胡聪
申请(专利权)人: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