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的金属防锈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7035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有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的金属防锈油,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环烷酸锌0.2-0.3,苯并三氮唑0.4-0.6,2-氨乙基十七烯基咪唑啉1.3-1.6,120号溶剂油105-115,甲基丙烯酸异丁酯1-2,硅烷偶联剂KH540?1.2-2.4,羊毛脂镁皂1.5-2.7,石油磺酸钡0.5-0.7,抗氧剂BHT?0.5-0.7,醇醚糖苷0.6-0.8,油酸三乙醇胺0.4-0.6,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1.1-1.4,甲醇0.4-0.5,硅烷偶联剂KH550?0.2-0.4,复合成膜材料6-8,改性纳米钾长石粉0.3-0.5,抗氧剂626?0.1-0.2。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优异的接触防锈性能以及很好的气相防锈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对钢类以及黄铜具有良好的气相防锈效果以及接触防锈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表面处理剂领域,确切地说是一种含有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的金属防锈油
技术介绍
金属表面处理剂指对金属表面进行各种处理的化学药剂的总称。金属表面处理包括了除油、除锈、磷化、防锈等基体前处理,是为金属涂层技术、金属防护技术做准备的,基体前处理质量对此后涂层制备和金属的使用有很大的影响。油溶性防锈剂又称油溶性缓蚀剂。大多数为具有极性基团的长碳链有机化合物。其分子中的极性基团依靠电荷作用紧密地吸附在金属表面上;非极性基团长碳链烃则向着金属表面的外侧,并能和油类互溶在一起,从而使防锈剂分子定向排列在金属表面,形成吸附性保护膜,使金属 不受水和氧的侵蚀。按其极性基团可分为五类:①磺酸盐类,化学通式为(R — S03。一般使用的是石油磺酸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类,如石油磺酸钡、石油磺酸钠、二壬基萘磺酸钡等。②羧酸及其皂类,化学通式为R — COOH及(R — C00)nMm。作为防锈剂的羧酸有动植物油的脂肪酸,如硬脂酸、油酸等,另有氧化石油脂、烯基丁二酸等合成的羧酸,还有石油产品环烷酸等。羧酸的金属皂的极性比相应的羧酸强,故防锈效果较好,但油溶性较小。且遇水会水解,在油中分散时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有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的金属防锈油,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环烷酸锌?0.2?0.3,苯并三氮唑?0.4?0.6,2?氨乙基十七烯基咪唑啉?1.3?1.6,120号溶剂油?105?115、甲基丙烯酸异丁酯??1?2、硅烷偶联剂KH540??1.2?2.4,?羊毛脂镁皂1.5?2.7、石油磺酸钡?0.5?0.7、抗氧剂BHT??0.5?0.7,?醇醚糖苷?0.6?0.8,油酸三乙醇胺?0.4?0.6、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1.1?1.4、甲醇0.4?0.5、硅烷偶联剂KH550??0.2?0.4、复合成膜材料?6?8、改性纳米钾长石粉?0.3?0.5、抗氧剂626?0.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的金属防锈油,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 环烷酸锌0.2-0.3,苯并三氮唑0.4-0.6,2-氨乙基十七烯基咪唑啉1.3-1.6,120号溶剂油105-115、甲基丙烯酸异丁酯 1-2、硅烷偶联剂KH540 1.2-2.4,羊毛脂镁皂1.5-2.7、石油磺酸钡0.5-0.7、抗氧剂BHT 0.5-0.7,醇醚糖苷0.6-0.8,油酸三乙醇胺0.4-0.6、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 1.1-1.4、甲醇0.4-0.5、硅烷偶联剂KH550 0.2-0.4、复合成膜材料6-8、改性纳米钾长石粉0.3-0.5、抗氧剂626 0.1-0.2 ; 所述的复合成膜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145松香树脂35-4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8-10,乙酸甲酯2-4,乙酸乙酯1-2,120号溶剂油68-72、丙烯酸丁酯2_3、二甲基硅油 1-2 ; 所述的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升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繁昌县皖南阀门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