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包含纳米填料的高固含宽温域阻尼聚氨酯水分散体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96978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含纳米填料的高固含宽温域阻尼聚氨酯水分散体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两种组合多元醇与异氰酸酯制备聚氨酯预聚物(a);利用亲水扩链剂制备可乳化聚氨酯预聚物(b);中和乳化后经二次扩链及纳米杂化制得该水分散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氨酯水分散体以水为分散介质,符合现代工业的环保要求,同时贮存稳定性好,制备工艺简单易行,相对于现有水性聚氨酯水分散体具有超高的固含量(50%~60%);而独特分子结构设计及纳米填料的特殊效应,材料在宽温域范围(-50℃~+90℃)具有高阻尼(tanδ>0.3)的特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是环保型功能聚氨酯阻尼材料,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制造、精密仪器、建筑装饰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固含宽温域阻尼聚氨酯水分散体的制备,特别是涉及可用于涂料组合物的。
技术介绍
阻尼材料是一种能吸收振动机械能,并将之转化为热能而耗散的功能材料,阻尼减振降噪技术利用阻尼材料在变形时把动能转变成为热能的原理,能够减少各种机械产生的振动及噪音,提高机械的精度及寿命,消除振动及噪音产生的环境污染。阻尼材料的种类很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聚合物阻尼材料、高阻尼合金、复合阻尼材料,陶瓷类耐高温阻尼材料,以及智能型阻尼材料,其中聚合物阻尼材料是应用最广的阻尼材料。聚合物阻尼材料具有显著的粘弹性,内耗大,能够实现高阻尼,同时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进行分子设计,而且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在导弹、卫星、飞机、舰船、汽车等领域具有重要价值。粘弹特性是聚合物材料的基本特征,使其能够在交变应力下发生力学损耗和滞后现象,当振动或噪音传递时,可以通过分子链段间的内摩擦作用,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耗散掉。聚合物阻尼材料的种类非常多,目前以丁基橡胶、聚丙烯酸酯、聚氨酯复合材料居多。丁基橡胶阻尼材料以共混的方式为主,CN 1304474C公开了以丁基橡胶、硫化剂、填料、聚丙烯酸酯为原料,在160°C 180°C温度下共混后制备互穿网络阻尼材料,材料的最大阻尼值(tan δ max)在22°C 65°C的范围, 力学性能好,可在较宽温度阻尼,CN 101357969B公开了以采用类似方法制备了阻尼材料。聚丙烯酸酯阻尼材料主要采用多元共聚的的方式制备。CN 101250246B公开了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丙烯酸乙酯(EA)、丙烯酸丁酯(BA)等为主要单体制备聚丙烯酸酯材料,并以有机硅、六方氮化硼、云母等材料共同改性制备阻尼材料,充分发挥了无机材料的纳米效应,阻尼因子(tan δ )可达0.5以上。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以互穿网络(IPN)形式为主。CN 100567352C公开了以聚丁基二醇、异氰酸酯、乙烯基单体、交联剂为主要原料,制备溶剂型聚氨酯/乙烯基聚合物IPN双组分阻尼材料,该材料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水解稳定性、低温柔性以及耐腐蚀性、耐油性。CN 100368476C公开了以聚丙烯酸酯、聚氨酯、聚硅氧烷制备阻尼乳胶,该材料结合了三类聚合物的优点,具有优异的粘接性能和力学性能,耐老化性好,可适用于电子、电器、机车、轮船、军舰、建筑等领域的减震消声。阻尼材料在军用、民用的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用途,成为近年来高分子材料方面的研究热点,科研人员在丁基橡胶阻尼材料、聚丙烯酸酯阻尼材料、溶剂型聚氨酯阻尼材料、聚氨酯IPN复合材料方面做出大量工作。聚氨酯具有微相分离的特殊结构,是目前最具应用前景的阻尼材料,至今未见高固含宽温域阻尼聚氨酯材料的报道,尤其是包含纳米填料有机-无机杂化的宽温域阻尼聚氨酯,本专利技术即旨在制备该类宽温域阻尼聚氨酯分散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制备阻尼材料的技术现状,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利用有机-无机杂化技术、共聚改性技术等制备包含纳米填料的高固含宽温域阻尼聚氨酯水分散体方法,以解决现有阻尼聚氨酯水性分散体固含量低(30% 40%)、阻尼性能差(tan δ < 0.3)、温域范围窄(约40°C 50°C)等系列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主要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平均分子量为2900g/mol 8000 g/mol的多元醇I与平均分子量为500 g/mo 1 2500 g/mol的多元醇II加入到二异氰酸酯,控制70℃ 90°C反应60 120min制得聚氨酯预聚物(a),其中所用多元醇II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比多元醇I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30 80°C,多元醇II与多元醇I的质量比为1:2 1:6,加入的多元醇与二异氰酸酯的摩尔比 n(NCQ)/n_=4 7 ;(2)在聚氨酯预聚物(a)中加入聚氨酯预聚物(a)质量2 5%的亲水扩链剂和5 15%的溶剂,控温70°C 95°C继续反应60min 150min,按中和度80% 100%加入成盐剂,得到水可分散聚氨酯预聚物(b);(3)在聚氨酯预聚物(b)质量50 90%的去离子水中加入去离子水质量1.0 2.0%的表面活性剂、1.0 2.0%的偶联剂和10 30%的纳米填料,混合均匀后在搅拌状态下将聚氨酯预聚物(b)分散于其中,30 60min后滴加去离子水质量2.0 8.0%的有机胺,继续搅拌120min 240min,即得到固含量50% 60%、温度范围-50°C +90°C的阻尼聚氨酯水分散体。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平均分子量为2900g/mol 8000 g/mol的多元醇I可选自聚醚二元醇、聚酯二元醇、聚碳酸酯二元醇、聚烯烃多元醇、植物油多元醇中的一种;所述平均分子量Mn为500 g/mol 2500 g/mol的多元醇II可选自聚醚二元醇、聚酯二元醇、聚碳酸酯二元醇、聚烯烃多元醇、植物油多元醇中的一种。多元醇II与多元醇I的质量用量,多元醇II与多元醇I的质量比一般为1:2 1:6,优选质量比为1:3 1:5。多元醇I和多元醇II最好为经于真空度0.05 0.1MPa、温度110 130°C下脱水处理。一般脱水处理3(T60min。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二异氰酸酯选自脂肪族二异氰酸酯、芳香族二异氰酸酯和脂环族二异氰酸酯,优选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和脂环族二异氰酸酯,具体可以选自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roi)、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 1,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CHDI)、环己烷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XDI)、甲基环己烷二异氰酸酯(HTDI)、三甲基-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TMHDI)、降冰片烷二异氰酸酯(NBDI)和十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制备的聚氨酯预聚物(a),其分子量最好为900g/mol 1300 g/mol,所制备的聚氨酯预聚物(b),其分子量最好为1200g/mol 2000 g/mol,优选的分子量为1300g/mol 1700 g/mol。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中,亲水扩链剂选自二羟基羧酸、二羟基磺酸中的一种,优选的是二羟基羧酸,特别优选二羟甲基丁酸(DMBA)、二羟甲基丙酸(DMPA);所述成盐剂选自有机胺、无机碱中的一种,优选的是有机胺,特别优选三乙胺、二甲基乙醇胺;所述溶剂选自聚氨酯常用的二甲基酰胺类或酮类溶剂,优选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DMAc)、甲基乙基酮,特别优选二甲基甲酰胺(DMF)。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表面活性剂选自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选自羧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磺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磷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多元醇型非尚子表面活性剂中一种或混合物,优选十~■烧基横酸纳、十TK烧基横酸纳、十_■烧基硫酸钠(SDS )、十六烷基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07、壬基酚聚氧乙烯醚TX-10、脂肪酸聚氧乙烯酯SE-10、异辛基酚聚氧乙烯醚0P-10和聚氧乙烯蓖麻油BY-115中的一种或混合物。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纳米填料选自纳米SiO2、纳米TiO2、纳米ZnO、纳米CaCO3、纳米Al2O3、纳米氧化铺分散液、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含纳米填料的高固含宽温域阻尼聚氨酯水分散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平均分子量为2900g/mol~8000?g/mol的多元醇I与平均分子量为500?g/mol~2500?g/mol的多元醇II加入到二异氰酸酯,控制70℃~90℃反应60~120min制得聚氨酯预聚物(a),其中所用多元醇II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比多元醇I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30~80℃,多元醇II与多元醇I的质量比为1:2~1:6,加入的多元醇与二异氰酸酯的摩尔比n(NCO)/n(OH)=4~7;(2)在聚氨酯预聚物(a)中加入聚氨酯预聚物(a)质量2~5%的亲水扩链剂和5~15%的溶剂,控温70℃~95℃继续反应60min~150min,按中和度80%~100%加入成盐剂,得到水可分散聚氨酯预聚物(b);(3)在聚氨酯预聚物(b)质量50~90%的去离子水中加入去离子水质量1.0~2.0%的表面活性剂、1.0~2.0%的偶联剂和10~30%的纳米填料,混合均匀后在搅拌状态下将聚氨酯预聚物(b)分散于其中,30~60min后滴加去离子水质量2.0~8.0%的有机胺,继续搅拌120min~240min,即得到固含量50%~60%、温度范围?50℃~+90℃的阻尼聚氨酯水分散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含纳米填料的高固含宽温域阻尼聚氨酯水分散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平均分子量为2900g/mol 8000g/mol的多元醇I与平均分子量为500 g/mol 2500 g/mol的多元醇II加入到二异氰酸酯,控制70°C 90°C反应60 120min制得聚氨酯预聚物(a),其中所用多元醇II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比多元醇I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30 80°C,多元醇II与多元醇I的质量比为1:2 1:6,加入的多元醇与二异氰酸酯的摩尔比n (Nco)/n (oh厂4 7 ; (2)在聚氨酯预聚物(a)中加入聚氨酯预聚物(a)质量2 5%的亲水扩链剂和5 15%的溶剂,控温70°C 95°C继续反应60min 150min,按中和度80% 100%加入成盐剂,得到水可分散聚氨酯预聚物(b); (3)在聚氨酯预聚物(b)质量50 90%的去离子水中加入去离子水质量1.0 2.0%的表面活性剂、1.0 2.0%的偶联剂和10 30%的纳米填料,混合均匀后在搅拌状态下将聚氨酯预聚物(b)分散于其中,30 60min后滴加去离子水质量2.0 8.0%的有机胺,继续搅拌120min 240min,即得到固含量50% 60%、温度范围_50°C +90°C的阻尼聚氨酯水分散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含纳米填料的高固含宽温域阻尼聚氨酯水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I和多元醇II为经于 真空度0.05 0.1MPa、温度110 130°C下脱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中印陈政董伟韩颜庭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