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拔管机头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667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在拔管机工作原理不变的情况下,对拔管机头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它直接利用锥型机头的T型纵槽与爪座的T型插脚相扣合连接,当锥型机头沿轴向移动时,在导向套筒的侧壁孔限制下,使爪座只能沿其径向做伸缩运动,可向外支撑到被拔的铸管的内壁,不仅增加了零件的强度,也可以方便零件装卸;既优化了结构,提高了机头、爪座的成品率,也消除了设备的故障隐患,加工精度也达到了要求,使机头组装更加省时,省力,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设备的另部件,特别是涉及拔管机头部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离心铸管设备,其拔管机头部结构是引进德国技术加工而成,由于其机头由两部分完全相同的结构组成导向槽,不仅构造复杂,而且在使用时要求水平度、垂直度极其严格,加工时需要特殊的辅助工具。机头上两个斜孔必须和爪座上的斜孔配合加工,运动时不仅定位,也起导向作用,精度要求高,如达不到将直接影响爪座运行时销轴的受力大小。从原拔管机的结构中可以看出,机头的伸缩行程靠前面的端盖控制,使用中由于长期受力,易引起端盖滑丝,造成设备事故。爪座上的两个斜孔由于爪座本身尺寸小,且是斜孔,钻孔时,容易导致偏斜或豁孔,致使爪座报废,成功率低。爪座与管爪联接的螺钉和定位槽运动易损坏。导向套筒与拔管机轴配合的长孔加工时不易镗铣,无形中增加了加工难度,提高了加工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所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容易、精度要求低的改进的拔管机头部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在拔管机工作原理不变的情况下,对拔管机头的结构进行了改进,直接利用相扣的沟槽形式装配机头和爪座,即用锥型机头的T型纵槽与爪座的T型插脚相扣合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拔管机头部结构,包括导向套筒、机头、爪座,其特征在于拔管机头(3)为锥型结构,在拔管机头(3)的侧锥面上设有T型凹槽(31),爪座(2)上带有可插入T型凹槽(31)的插脚(21),爪座的管爪(22)卡在导向套筒(1)侧壁上的固定孔(11)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晨风王季李剑李际若冯永诚崔胜凯罗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球墨铸铁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