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HC管桩混凝土拌合物及由其制备的PHC管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6187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PHC管桩混凝土拌合物,其原料包括:胶凝材料:400kg/m3-520kg/m3,水:120-145kg/m3,砂:675-870kg/m3,碎石:1050-1110kg/m3,聚羧酸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的质量用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1.0-1.5%;所述胶凝材料由80-95%的水泥和5-20%的矿物掺合料组成,所述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混凝土拌合物在离心成型后仅通过常压蒸养和较短时间的自然养护就能达到80MPa以上,经过28天自然养护可以达到85MPa以上,省去了高压蒸养工艺,缩短了生产周期,每生产1m管桩可以减少消耗标准燃煤近7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PHC管桩混凝土拌合物及由其制备的PHC管桩,具体地涉及一种采用泵送布料、免压蒸养护制备PHC管桩的混凝土拌合物及由其制备的PHC管桩。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闻速扩张,闻速铁路、闻速公路、港口码头、跨海大桥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开展,对于PHC (高强预应力)管桩的需求量巨大,据报道,2011年我国PHC管桩产量达到3.5亿米。现 有的PHC管桩多采用开模方法生产、人工操作的布料工艺,这种工艺存在以下缺陷:(1)工人劳动强度大,车间温度高、噪声大,工作环境差;(2)自动化程度低,质量波动大;(3)物料损耗大。管桩养护一般采用常压蒸汽养护与高压蒸汽养护的两段式养护工艺,管桩在一个养护周期内达到C80以上,满足出厂要求。现有的管桩养护工艺会带来以下难以克服的问题:(1)生产过程中能耗大:现有PHC管桩生产工艺单位能耗高达4kg/m,高压蒸养占据了其中的70%以上;(2)混凝土耐久性不足:经过高压蒸养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抗冻融等性能下降严重,有研究表明,经过高压蒸养的混凝土抗冻融循环次数不足100次,对建筑物的耐久性有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3)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安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PHC管桩混凝土拌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胶凝材料:400kg/m3?520kg/m3,水:120?145kg/m3,砂:675?870kg/m3,碎石:1050?1110kg/m3,聚羧酸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的质量用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1.0?1.5%;所述胶凝材料由80?95%的水泥和5?20%的矿物掺合料组成,所述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HC管桩混凝土拌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胶凝材料:400kg/m3-520kg/m3,水:120-145kg/m3,砂:675-870kg/m3,碎石:1050-1110kg/m3,聚羧酸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的质量用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1.0-1.5% ;所述胶凝材料由80-95%的水泥和5-20%的矿物掺合料组成,所述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HC管桩混凝土拌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羧酸减水剂由如下组分组成:聚羧酸超塑化剂16-20%,降粘组分1-2.5%,消泡剂0.05-0.2%,水,余量,所述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所述降粘组分为葡萄糖酸钠和硅酸钠的混合物,其中葡萄糖酸钠的质量用量为聚羧酸减水剂质量的0.5-1.5%,其余部分为娃酸钠;所述消泡剂为改性聚醚消泡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PHC管桩混凝土拌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羧酸超塑化剂为通式(I)或通式(2)所示的聚羧酸超塑化剂或两者任意配比的混合物; 通式(I)的结构式为: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PHC管桩混凝土拌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羧酸超塑化剂由70-100%的通式(I)所示的聚羧酸超塑化剂和0-30%的通式(2)所示的聚羧酸超塑化剂组成,所述份数为质量份数。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PHC管桩混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加平张建纲冉千平毛永琳周栋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攀枝花博特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