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变光滑玻璃表面润湿性能的方法及其对玻璃微通道表面改性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8796143 阅读:4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变光滑玻璃基材表面润湿性能的方法及其在玻璃微通道表面改性中的应用。将三甲基氯硅烷溶于溶剂中配制成改性溶液,玻璃基材放于改性溶液中浸渍后进行烘干处理,即可对原有亲水性良好的表面进行疏水化改性。水滴在修饰后基材表面的接触角可达到90°~100°。采用此方法对普通的玻璃微通道进行改性后,随着微通道表面亲水性的减弱,去离子水的流动摩擦阻力降有所降低。相对于常用的镀膜改性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成本低、可操作性强以及改性效果稳定等优势。特别是针对玻璃微通道反应器等微小设备的表面润湿性能的改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针对玻璃基材光滑表面进行改性以改变其表面润湿性能的方法,特别适用于生物医药、生命科学以及化工行业中的玻璃微通道反应器光滑表面的改性过程。
技术介绍
润湿现象指液体能接触并附着在固体表面的现象。润湿性能指液体保持与固体表面接触的能力。润湿性是固体表面的重要特征之一,许多物理化学过程,如吸附、润滑、黏合和摩擦等,均与表面的润湿性密切相关。润湿现象在造纸业、新材料制备、生物芯片等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用极其广泛,例如,矿物的泡沫浮选和洗涤、机械系统中连接处的润滑、微流体器件中液体的可控输送、制造相片用感光乳剂的涂布等都与润湿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固体表面的润湿性通常用水滴在其表面上形成的接触角来衡量,接触角小于90°的表面称为亲水表面,此种表面的润湿性较强;大于90°的表面称为疏水表面,此种表面的润湿性较弱,液滴在表面上将以尽可能大的程度呈球状。影响固体 表面润湿性能的因素主要是表面粗糙度和表面能。目前,现有的固体表面改性方法均是源自对上述两个因素的控制:一方面可以通过化学位错刻蚀、光刻微加工、等离子体刻蚀或电镀氟化合成法在固体表面构筑微纳米粗糙结构,从而改变表面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表面光滑玻璃基材进行表面修饰来改变该基材表面润湿性能的方法,包含配制溶质为三甲基氯硅烷,溶剂为乙醇,溶质质量分数不低于10%的改性溶液,将玻璃基材放入改性溶液中浸渍30分钟以上,取出后将基材置于80?120℃下进行干燥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表面光滑玻璃基材进行表面修饰来改变该基材表面润湿性能的方法,包含配制溶质为三甲基氯硅烷,溶剂为乙醇,溶质质量分数不低于10 %的改性溶液,将玻璃基材放入改性溶液中浸溃30分钟以上,取出后将基材置于80-120°C下进行干燥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改性溶液中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超王曦雍玉梅毛在砂汪洋冯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