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化学键接的方式,接枝光引发剂进而在玻璃表面进行光固化反应,制备防水防雾玻璃。
技术介绍
玻璃具有良好的透视、透光性能,对太阳光中近红外热射线的透过率较高,但对可见光折射至室内墙顶地面和家具、织物而反射产生的远红外长波热射线却有效阻挡,故可产生明显的“暖房效应”。通常情况下,对酸碱盐及化学试剂盒气体都有较强的抵抗能力。玻璃被人们广泛用于建筑工程、家居设计等领域的生产生活中,尤其在门窗和挡风玻璃中的应用。由于其与环境长期接触,那么提高玻璃表面的防水防雾和自清洁性能成为研究热点。提高玻璃表面防水防雾和自清洁性能的方法和途径多种多样,目前新颖的方法是使用硅烷偶联剂改性玻璃表面。硅烷偶联剂实质上是一类具有有机官能团的硅烷,在其分子中同时具有能和无机质材料(如玻璃、硅砂、金属等)化学结合的反应基团及与有机质材料(合成树脂等)化学结合的反应基团。水解基团——烧氧基,如甲氧基、乙氧基等。烷氧基能与添加的或无机表面残留的水反应,水解生成硅醇,然后这些硅醇和无机表面的金属羟基反应,生成烷氧基结构并脱水,形成牢固的化学键。不同的有机官能基团,包括氨基、甲基丙烯酰氧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水防雾表面改性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含硅光引发剂的合成:含有异氰酸根的硅烷偶联剂和2?羟基?4?(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两者摩尔比为2:1?4:1在去水的乙酸乙酯中反应,使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作催化剂,催化剂加入量占反应物的质量分数0.05%?0.3%,反应4?8小时,得到含硅光引发剂;(2)玻璃表面羟基化:使用载玻片,分别使用去离子水、乙醇、丙酮各超声10?30分钟,然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98%的浓硫酸: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0%的双氧水按照体积比7:3配成的洗液浸泡载玻片10?24小时,清除载玻片表面难溶的有机物,同时形成富羟基化载玻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防雾表面改性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O含硅光引发剂的合成含有异氰酸根的硅烷偶联剂和2-羟基-4-(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两者摩尔比为2:1-4:1在去水的乙酸乙酯中反应,使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作催化剂,催化剂加入量占反应物的质量分数O. 05%-0. 3%,反应4_8小时,得到含娃光引发剂;(2)玻璃表面羟基化使用载玻片,分别使用去离子水、乙醇、丙酮各超声10-30分钟,然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98%的浓硫酸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0%的双氧水按照体积比7:3配成的洗液浸泡载玻片10-24小时,清除载玻片表面难溶的有机物,同时形成富羟基化载玻片;(3 )将步骤(I)中含硅光引发剂化学键接到上述富羟基化载玻片上将步骤(2 )中富羟基化的载玻片侧立放入容器中,加入甲苯,使得甲苯浸没载玻片,使得富羟基化的载玻片上下两面全部反应;滴加步骤(I)中含硅光引发剂O. 06g-0. 3g,室温浸泡5-60分钟,通过玻璃表面富有的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