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铋金属湿法制备针状氧化铋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5981 阅读:198 留言:1更新日期:2013-06-13 0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铋金属湿法制备针状氧化铋的工艺。是通过在电弧作用和低温情况下,使铋原料熔解成铋液,进而形成大量铋蒸气,通过与空气中的氧接触生成形貌为球状的β-氧化铋,再将β-氧化铋加入硝酸,控制反应时间,再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值,制备得形貌为针型的α-氧化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可节省大量酸、碱,并可以回收硝酸钠晶体副产品。大大的降低了辅料消耗,并且易于在工业生产上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铋产品的深加工处理技术,特别是一种由铋金属湿法制备针状氧化铋的工艺
技术介绍
氧化铋(Bismuthoxide)的化学式Bi2O3,分子量465.96,熔点 820°C,沸点 1890°C, 氧化铋为黄色单斜晶系结晶,有球形、针形等等。其相对密度为8.9,熔点825°C,溶于酸,不溶于水和碱。氧化铋作为一种电子功能材料,广泛用于压敏电阻,氧化锌避雷针器,彩色显象管,电容器等电子工业产品的制造。另外,电池行业和超导技术中也有氧化铋的应用。目前传统工艺制备针状氧化铋的方法有:第一种是采用铋金属加硝酸溶解,再加入碱制备得次硝酸铋,然后通过高温煅烧得针状氧化铋;第二种是用铋金属加入硝酸溶解成硝酸铋溶液,再调节加入过量碱 液,调节PH值,制备得针状氧化铋;第二种是2011年04月06日,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2001706A所公开的一种火法氧化铋生产方法,将铋锭破碎、制粉并过筛后投入卧式旋转氧化炉内升温,通过阶梯加热方式实现对氧化炉的温控,该阶梯加热包括升温和恒温阶段的重复出现,同时通入氧气氧化铋粉,氧化阶段完毕,停止供氧并降温至室温后出炉,得到氧化铋。该工艺需对铋锭破碎,制粉,且粒度要足够细,氧化时物料料层要足够薄,氧化后得到氧化铋产品经常氧化不完全,且工艺步骤多,不利于产业化。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由铋金属湿法制备针状氧化铋的工艺,该工艺通过电弧直接生产β_氧化铋,再用硝酸和氢氧化钠制备得α-氧化铋,可节省大量酸、碱,并可以回收硝酸钠晶体副产品。大大的降低了辅料消耗,并且易于在工业生产上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由铋金属湿法制备针状氧化铋的工艺,通过在电弧作用和低温情况下,使铋原料熔解成铋液,进而形成大量铋蒸气,通过与空气中的氧接触生成形貌为球状的氧化铋,再将氧化铋加入硝酸,控制反应时间,再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值,制备得形貌为针型的α -氧化铋;具体工艺条件步骤如下: ①将铋原料放入电弧炉中,对系统进行负压抽空气,通电在电弧作用下铋原料熔解成铋液,进而形成大量铋蒸气;通过与空气中的氧接触生成形貌为球状的β_氧化铋;工艺过程中,控制炉温300 500°C ;电弧炉工作电压32 64V,工作电流1000 24000A ; ②取球状的β_氧化秘,加入硝酸;以克/克为单位,液固质量比为I 10:1;硝酸与氧化铋质量比0.1 1: 1,反应温度85 100°C,反应时间3 4h ;使反应物变白色; ③在步骤②的白色反应物中,直接加入碱液,调节pH值11 14,温度25 100°C,继续反应2h,离心或压滤固液分离,得到针状氧化铋;④将离心或压滤固液分离的后液体,调节PH6 8,蒸发,浓缩,结晶得硝酸钠晶体。本专利技术所述铋原料为铋锭、铋珠、铋粉及各类铋金属。本专利技术相比传统工艺有如下优势: 1、本专利技术所述铋原料无需经过破碎,研磨,制粉等工艺,采取投料方式为直接入炉; 2、环保,无氮氧化物排放,废水中的硝酸钠溶液通过蒸法浓缩制备,还可以得硝酸钠晶体副广品。3、成本优势,本专利技术相比传统工艺节省了大量酸、碱,大大的降低了辅料消耗,尤其对酸碱辅料价格高的地方成本优势更加明显, 4、易于在工业生产上实现。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方案的X射线衍射分析图。图2为实施方案I中的电子扫描显像图。图3为实施方案2中的X射线衍射分析图。图4为实施方案2中的电子扫描显像图。图5为实施方案3中的X射线衍射分析图。图6为实施方案3中的电子扫描显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以下结合 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但并不是限制本专利技术。本实施例铋原料为铋锭金属。由铋金属湿法制备针状氧化铋的工艺,通过在电弧作用和低温情况下,使铋锭金属熔解成铋液,进而形成大量铋蒸气,通过与空气中的氧接触生成形貌为球状的β_氧化铋。再将氧化铋加入硝酸,控制反应时间,再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值,制备得形貌为针型的α -氧化秘。1、本实施例熔铋温度350 500°C,工作电压32 64V,电流1000 24000A,负压抽空气,It铋锭产出氧化铋1.116t,所得氧化铋产品中Bi 99.9%,晶相及电镜见附图1和附图2。2、β -氧化铋直接制备得次硝酸铋;取β -氧化铋30g加入6.3 7.5g硝酸,温度85°C,反应时间3h,所得产品为白色粉体,晶相及电镜见附图3和附图4。3、次硝酸铋转换为针状氧化铋,直接加入碱液,调节pH值13,温度25 100°C,离心或压滤固液分离,得到针状氧化铋。4、实施内容2中产品中反应物变白色后,加入NaOH调节pH 13,继续反应2h,固液分离,烘干得针状氧化铋。晶相及电镜见附图5和附图6。5、上步骤固液分离后液体含硝酸钠,调节pH6 8,通过蒸法浓缩制备得硝酸钠晶体副广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铋金属湿法制备针状氧化铋的工艺,其特征在于:通过在电弧作用和低温情况下,使铋原料熔解成铋液,进而形成大量铋蒸气,通过与空气中的氧接触生成形貌为球状的β?氧化铋,再将β?氧化铋加入硝酸,控制反应时间,再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值,制备得形貌为针型的α?氧化铋;具体工艺条件步骤如下:①将铋原料放入电弧炉中,对系统进行负压抽空气,通电在电弧作用下铋原料熔解成铋液,进而形成大量铋蒸气;通过与空气中的氧接触生成形貌为球状的β?氧化铋;工艺过程中,控制炉温300~500℃;电弧炉工作电压32~64V,工作电流1000~24000A;?②取球状的β?氧化铋,加入硝酸;以克/克为单位,液固质量比为1~10:1;硝酸与氧化铋质量比0.1~1:1,反应温度85~100℃,反应时间3~4h;使反应物变白色;③在步骤②的白色反应物中,直接加入碱液,调节pH值11~14,温度25~100℃,继续反应2h,离心或压滤固液分离,得到针状氧化铋;④将离心或压滤固液分离的后液体,调节pH6~8,蒸发,浓缩,结晶得硝酸钠晶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铋金属湿法制备针状氧化铋的工艺,其特征在于:通过在电弧作用和低温情况下,使铋原料熔解成铋液,进而形成大量铋蒸气,通过与空气中的氧接触生成形貌为球状的β-氧化铋,再将β-氧化铋加入硝酸,控制反应时间,再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值,制备得形貌为针型的α -氧化铋;具体工艺条件步骤如下: ①将铋原料放入电弧炉中,对系统进行负压抽空气,通电在电弧作用下铋原料熔解成铋液,进而形成大量铋蒸气;通过与空气中的氧接触生成形貌为球状的β_氧化铋;工艺过程中,控制炉温300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伟红曹永燃王志雄肖辉吴祖祥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金旺铋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湖南省郴州市电信] 2014年12月10日 11:10
    碲化铋是一种灰色的粉末分子式为Bi2Te3碲化铋是个半导体材料具有较好的导电性但导热性较差虽然碲化铋的危险性低但是如果大量的摄取也有致命的危险但此种材料即可允许电子在室温条件下无能耗地在其表面运动这将给芯片的运行速度带来飞跃甚至可大大提高计算机芯片的运行速度和工作效率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