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二氧化锰浓相气力输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5763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电解二氧化锰浓相气力输送设备,涉及一种气力输送设备,其包括浓相气力输送装置及控制浓相气力输送装置工作的浓相气力输送控制系统,浓相气力输送装置包括原料仓、发送罐、掺混料仓、输送上罐、输送下罐及包装仓;浓相气力输送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及与其连接的上位机电脑,PLC控制器包括CPU模块及分别与CPU模块连接的触摸屏、以太网通讯模块、数字量输入模块、数字量输出模块;以太网通讯模块与上位机电脑连接,数字量输入模块分别与各信号采集点相连接,数字量输出模块分别与各信号控制点相连接。数字量输入模块将各信号采集点的信号采集后传输给CPU模块,CPU模块经过分析计算后将控制信号通过数字量输出模块传输给各信号控制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力输送设备,特别是一种电解二氧化锰浓相气力输送设备
技术介绍
电解二氧化锰产品在经过剥离、粉碎、洗涤和干燥等工艺过程后还需要对不同批次的产品进行掺混处理。同时需要要将粉料在不同料仓之间传送。通常采用气力输送的方式,在密闭的管道内沿气流方向输送颗粒状物料,是流态化技术的一种具体应用。传统输送方式采用稀相输送技术,分为吸引式稀相输送和压送式稀相输送,稀相输送技术固体含量低于100kg/m3,固气比小于25的输送过程。输送气流速度较高(约15_30m/s),物料破损和设备磨损比较大,能耗高。稀相输送不宜用于卸料站至储仓或储仓至储仓的输送过程,也不能用于电解槽料仓之间的输送。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企业对生产能耗的降低、产品质量的提高有了进一步的要求,稀相输送的生产效率已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传统稀相输送装置的控制系统采用单片机控制,操作比较复杂,系统功能相对简单,人机界面不直观,操作人员使用不方便,设备维护人员无法根据工艺的改变而修改程序;同时系统的单片机控制系统稳定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行可靠、节省能耗、节省经营费用,同时降低了物料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解二氧化锰浓相气力输送设备,包括浓相气力输送装置及控制浓相气力输送装置工作的浓相气力输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相气力输送装置包括原料仓(2)、发送罐(46)、掺混料仓(16)、输送上罐(22)、输送下罐(24)及包装仓(42);原料仓(2)和发送罐(46)通过连接在原料仓(2)下端和发送罐(46)上端的发送罐下料阀(8)相连,在原料仓(2)靠下侧位置与发送罐(46)靠上侧位置之间连接有发送罐泄压阀(4);发送罐(46)和掺混料仓(16)通过相互连接的发送线(12)及混仓布袋除尘器(14)相连,发送线(12)一端与发送罐(46)靠下端位置连接、另一端与混仓布袋除尘器(14)连接,混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光明庞斌宁甲宇黎瑞荣钱宏斌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高新区欧亚自动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