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发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5692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发药机,其包括:螺旋部、及连接所述螺旋部的动力构件,所述动力构件带动所述螺旋部自转,其中,所述动力构件包括中转部以及连接所述中转部的驱动电机,所述中转部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螺旋部分别插置于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旋转发药机,通过设置中转部连接动力构件以及螺旋部,提高了二者固定效果的同时,便于根据不同的药品尺寸调整螺旋部的尺寸,保证了旋转发药机的适配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发药机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求医者对医院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药房作为医院的第一窗口,代表着医院的形象。自动化药房己在医院中广泛使用,发药机作为自动化药房的关键部件,其效率、稳定性以及对不同药盒的适应性直接影响药房自动化设备的运转及功倉泛。现有的发药机中除了使用长直槽道转移药品外,还具有旋转出药的发药机,通常将螺旋部焊接于动力构件的转轴上,从而保证了旋转出药的发药机的使用寿命,然而螺旋部仅适用于某些尺寸的药品,在运输一些较大形状的药品时候,需要重新更换动力构件以及螺旋部,该过程费时费力,严重影响了发药机的适配性,降低了发药机的出药效率。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发药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 一种适配性高的旋转发药机。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发药机,其包括: 螺旋部、及连接所述螺旋部的动力构件,所述动力构件带动所述螺旋部自转,其中,所述动力构件包括中转部以及连接所述中转部的驱动电机,所述中转部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螺旋部分别插置于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通孔垂直于所述第二通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转部包括第三通孔,所述动力构件包括插置于所述第三通孔内的紧固螺丝。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贯通,所述紧固螺丝抵持所述螺旋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通孔垂直于所述第二通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通孔垂直于所述第一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旋转发药机,通过设置中转部连接动力构件以及螺旋部,提高了二者固定效果的同时,便于根据不同的药品尺寸调整螺旋部的尺寸,保证了旋转发药机的适配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有关本专利技术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旋转发药机的立体 图2为图1所示的旋转发药机去除支架后的局部立体 图3为图2所示的旋转发药机的侧视 图4为图3所示的旋转发药机在I处的放大 图5为图2所示的旋转发药机去处部分隔离板以及螺旋部后的局部立体 图6为图1所示的旋转发药机中隔离板的立体 图7为图1所示的旋转发药机中螺旋部与动力构件组合后的立体 图8为图7所示的螺旋部与动力构件组合后在J处的放大 图9为图7所示的螺旋部与动力构件组合后的侧视图。其中,附图标记为: 旋转发药机,100 ;支撑板,10 ;挂孔组,11 ;挂孔,1111 ;第一挂孔列,111 ;第二挂孔列,112 ;第一凸条部,121 ;第二凸条部,122 ;卡持槽,123 ;隔离板,20 ;第一板,21 ;第二板,22 ;勾持部,23 ;螺旋部,30 ;出药端,31 ;入药端,32 ;药品夹持腔,33 ;动力构件,40 ;驱动电机,41;转轴,411 ;中转部,42 ;第一通孔,421 ;第二通孔,422 ;第三通孔,423 ;挂板,50 ;挂持缺口,51 ;长直开口,52 ;支架,60 ;第一收容槽,611 ;第二收容槽,612 ;卡持钩,613。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例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例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参图1至图9所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旋转发药机100,其包括: 支撑板10、垂直于所述支撑板10上的至少两个隔离板20,相邻隔离板20之间定义药品转移腔,每个药品转移腔内均设置有螺旋部30,所述螺旋部30包括相对的出药端31与入药端32,所述入药端32连接有动力构件40,所述动力构件40驱动所述螺旋部30在药品转移腔内自转。特别的,定义所述螺旋部30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螺旋部30自转的转轴也是朝向第一方向延伸。类似的,所述支撑板10也朝向第一方向延伸。具体的,所述第一方向与水平方向具有夹角,所述夹角为锐角。其中,所述入药端32位于所述出药端31的上方。特别的,螺旋部30具有药品夹持腔33,该药品夹持腔33夹持药品,并随着螺旋部30的自转,药品沿着药品夹持腔33下移,完成从入药端32到出药端31的转移。其中,药品夹持腔33朝向第一方向曲线延伸。具体的,药品夹持腔33的尺寸能够根据螺旋部30来定制,从而匹配多种尺寸的药品O其中,所述螺旋部30为刚性金属材料制备,保证了螺旋部30不会由于药品过重导致形变,造成药品脱离药品夹持腔33。特别的,所述出药端31包裹有塑胶部,从而保证了药品脱离药品夹持腔33时候,不会被出药端31所划破表面,进而造成药品损坏。具体的,所述塑胶部包括塑胶套,所述出药端插置于所述塑胶套。本实施例中,所述塑胶部由可发性聚乙烯、或热塑性弹性体、或聚氟乙烯复合膜制成。其中,所述支撑板10包括若干挂孔组11,所述发药机还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隔离板20,每个隔离板20挂持于同个挂孔组11。特别的,每组挂孔组11均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挂孔列111与第二挂孔列112,所述第一挂孔列111与第二挂孔列112均包括位于同一直线的两个挂孔1111。所述隔离板20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板21与第二板22,同组隔离板20中的第一板21与第二板22分别挂持于相同挂孔组11中的第一挂孔列111与第二挂孔列112。特别的,所述第一板21与第二板22均设置有两个勾持部23,所述勾持部23挂持于所述挂孔1111。相同挂孔组11中的第一挂孔列111与第二挂孔列112之间间距为第一间距,相邻挂孔组11之间间距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二间距大于所述第一间距。通过采用可拆卸的隔离板20,提高了旋转发药机100的适配性。其中,所述动力构件40包括驱动电机41、连接所述驱动电机41的中转部42,所述螺旋部30连接所述中转部42。特别的,所述中转部42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通孔421与第二通孔422,所述驱动电机41与所述螺旋部30分别插置于所述第一通孔421与第二通孔422。具体的,所述第一通孔421垂直于所述第二通孔422。特别的,所述中转部42包括第三通孔423,所述动力构件40包括插置于所述第三通孔423内的紧固螺丝。特别的,所述第三通孔423与所述第二通孔422贯通,所述紧固螺丝抵持所述螺旋部30,从而固定螺旋部30。具体的,所述第三通孔423垂直于所述第二通孔422。具体的,所述第三通孔423垂直于所述第一通孔421。所述旋转发药机100包括若干垂直于所述隔离板10的挂板50,所述挂板50包括挂持缺口 51。特别的,所述动力构件40包括驱动电机41、连接所述驱动电机41的中转部42,所述螺旋部30连接所述中转部42,所述中转部42挂持于所述挂持缺口 51。其中,所述挂板50还包括长直开口 52,所述动力构件40活动设置于所述长直开口52。具体的,所述动力构件40在所述长直开口 52上,沿水平方向移动。特别的,所述动力构件40包括驱动电机41,所述驱动电机41包括转轴411,所述转轴411挂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发药机,其包括:螺旋部、及连接所述螺旋部的动力构件,所述动力构件带动所述螺旋部自转,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构件包括中转部以及连接所述中转部的驱动电机,所述中转部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螺旋部分别插置于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明灿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艾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