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锯机的刀锯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9537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刀锯机的刀锯夹持装置,包含一本体、一控制件、一弹簧及一栓件;控制件具有一位于内壁上的倾斜环面、以及一自控制件一端向另一端倾斜延伸的抵顶壁;本体外壁上具有一凸柱。控制件可滑动地套设于本体上,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本体及控制件上且位于本体与控制件间,使弹簧对本体及控制件施以轴向推力和扭力,而使控制件保持其倾斜环面压抵可滑动地穿设在本体的栓件上、及抵顶壁压抵凸柱的位置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刀锯机,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刀锯机的刀锯夹持装置。技术背景一般的刀锯机具有一可产生往复直线运动的输出轴,该输出轴的自由 端连结有一刀锯夹持装置用以夹持一刀锯,通过该输出轴同步地带动该刀 锯进行直线往复运动,以使该刀锯得以切削工件。请参阅图1及图2,公知的刀锯夹持装置主要包含有一本体1、 二钢 珠2、 一控制件3及一弹簧4。其中,该本体l概呈圆柱状,其具有一第 一端la用以连结在刀锯机的输出轴5上、以及一位于该第一端la的相对 侧的第二端lb。该本体1具有一容置槽lc及二穿孔ld,该容置槽lc是 平行于该本体1的轴向,且在该本体1的第二端lb端面上形成一槽口; 该二穿孔ld是分别位于该容置槽lc的两侧相对称位置处,且分别在该容 置槽lc的相对槽壁上及本体1的外周壁上各形成一开口。该二钢珠2是 分别置设于该二穿孔ld中,且各该钢珠2的两相对部位分别露出于其所 在穿孔ld的二开口外。该控制件3是概呈圆筒状,其内筒壁上具有一斜 推环面3a;该控制件3是套设于该本体1上,使其斜推环面3a面对着该 二钢珠2的外露部位。该弹簧4是设于该本体1与该控制件3间,用以推 动该控制件3,使该控制件3保持位于其斜推环面3a抵顶该二钢珠2的位 置处。若沿该控制件3的轴向推掣该控制件3抵抗该弹簧4的弹力而移动,使该控制件3的斜推环面3a离开该二钢珠2,便可将一刀锯6的连结端插 置入该本体1的容置槽lc中;随后放开该控制件3,使该弹簧4复推该控 制件3至该斜推环面3a顶抵该二钢珠2,且使该二钢珠2压抵该刀锯6 的定位部6a的位置如图1所示;如此,便可将该刀锯6锁掣在该夹持装 置上。相反地,再次沿该控制件3的轴向推掣该控制件3抵抗该弹簧4的 弹力而移动,使该控制件3的斜推环面3a离开该二钢珠如图2所示,便 可将该刀锯6抽离该夹持装置。此种常用刀锯夹持装置的缺点在于,在该夹持装置因刀锯机的驱动而 连同刀锯6进行快速的往复运动的期间,该控制件3容易因往复运动产生 的惯性力而产生反抗弹簧4推力的移动,导致该控制件3的斜推环面3a 瞬间离开该二钢珠2,而使该刀锯6脱离该夹持装置。这种现象的产生非 常危险,常常导致刀锯6脱落而弹飞出,伤害到刀锯机的操作人员。另外, 这种情形也产生在刀锯机运转期间,该控制件碰撞到工件或其它物品时。针对此一缺点,遂有一种刀锯夹持装置利用一个设在刀锯夹持装置的 控制件上的定位槽,与一凸出于本体外壁上的凸柱相结合,以壁免上述控 制件的不当动作。此一装置虽然解决上述常用者的问题,但所使用夹持刀 锯的方式,是利用二钢珠自该刀锯的两侧定位该刀锯,因而使得该夹持装 置无法适用于不同厚度的刀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刀锯机的刀锯夹持装置, 是可避免夹持装置的控制件,因夹持装置的往复运动所产生的惯性力、或 其它外物的碰撞而产生不当动作以使夹持装置所夹持的刀锯脱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刀锯机的刀锯夹持装置,是可适用于 多种不同厚度的刀锯。为了达成上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刀锯机的刀锯夹持装置,主要是将一弹簧的两端固定在一概呈圆 柱状的本体、及一概呈圆筒状且套设于该本体上的控制件上,且该弹簧是 位于该本体与该控制间,以使该弹簧因弹性对该本体及该控制件施以轴向 推力和扭力。该控制件上除了具有一位于内壁上的倾斜环面外,更具有一 自该控制件的一端向另一端倾斜延伸的顶抵壁;另外,该本体外壁上具有 一凸柱。该弹簧对该控制件所施予的轴向推力和扭力,可使该控制件保持 在其倾斜环面压抵着一可滑动地穿设在该本体的栓件上、以及其抵顶壁压 抵该本体的凸柱上的位置上。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通过该顶抵壁因该弹簧所施予的扭力而对该凸柱的压抵,可避免该控 制件在该刀锯夹持装置进行快速的往复运动时,因该往复运动所产生的惯 性力或非预期的外物碰撞而产生不当动作;同时,呈倾斜延伸的抵顶壁压 抵该凸柱的位置,可依刀锯的厚度不同而不同,而且都具有避免该控制件 不当动作的效果。附图说明图l是常用一种刀锯夹持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其主要显示紧固刀锯的 状态;图2是常用一种刀锯夹持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其主要显示松放刀锯的 状态; . 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4及图5是图3所示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构件组装程序示意图;图6是图3所示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其主要显示松放刀锯的状态;图7是图3所示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其主要显示松放刀锯的状 态;态;图8是图3所示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其主要显示松放刀锯的状态; 图9是图3所示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其主要显示紧固刀锯的状一图10是图3所示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其主要显示紧固刀锯的状态;图11是图3所示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其主要显示紧固刀锯的状态; 图12是图3所示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其主要显示夹持较薄刀 锯的状态;图13是图3所示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其主要显示夹持较厚刀 锯的状态;图14是图3所示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其主要显示夹持不同方 向刀锯的状态;图15是图3所示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其主要显示夹持不同方向刀 锯的状态。fe要组件符号说明 「公知」本体l容置槽lc控制件3输出轴5 「本专利技术」刀锯机的刀锯夹持装置100本体IO 头部ll凸柱19 第一嵌槽lll第一端la 穿孔ld斜推环面3a刀锯6第二端lb 钢珠2 弹簧4 定位部6a第一端13 身部12第二端14 第一穿孔17 控制件40第二端412 延伸壁43 末端442 弹簧50 第一通孔61 刀锯70、 70;第一容置槽15 第二容置槽16 第二穿孔18 栓件20、 30第一端411 倾斜环面421 基端441 第二嵌槽46限位件60 输出轴91夹持孔71筒体41 凸环42抵顶壁44 定位槽45 自由端51、 52 第二通孔62 7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能对本专利技术的特征与特点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同,兹列举以下 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请参阅图3至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一种刀锯机的刀锯 夹持装置100,其包含有一本体10、 二栓件20、 30、 一控制件40、 一弹 簧50及一限位件60;其中该本体IO,概呈圆柱状,可界定出一体轴向连接的一头部11及一身 部12,且该头部11的外径大于该身部12的外径,该头部ll的自由端可 界定出一第一端13,而位于该第一端13相对侧位置的身部12自由端,则 可界定出一第二端14,该头部11的第一端13是用以与一刀锯机的输出轴 91连结固定;该身部12上形成有一第一容置槽15、 一第二容置槽16、 一 第一穿孔17及一第二穿孔18,该第一容置槽15及该第二容置槽16是平 行于该本体10的轴向,且该第一容置槽15与该第二容置槽16是呈相互 垂直而不连通状态,该第一、二容置槽15、 16于该第二端面14上分别形 成有一槽口,该第一、二穿孔17、 18是分别贯穿该第一、二容置槽15、 16至身部12的外周壁,使该第一、二穿孔17、 18分别于身部12的外周壁及第一、二容置槽15、 16的槽壁上形成有一开口;该头部ll的一外周 壁预定位置处凸出有一凸柱19,该头部11的一外周壁预定位置处凹设有 一第一嵌槽lll。该二栓件20、 30,是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刀锯机的刀锯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本体,呈圆柱状;该本体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位于该第一端相对侧的第二端,其中,该第一端用以连结一刀锯机的输出轴;该本体更具有至少一容置槽及一穿孔,该容置槽平行于该本体的轴向,且该容置槽于该第二端的端面上形成一槽口,该穿孔则分别在该本体的外周壁一处上和该容置槽的一槽壁上各形成一开口;另外,该本体的外周壁预定位置处凸出有一凸柱; 至少一栓件,穿设于该穿孔中,且其两相对部位分别露出于该穿孔在该本体外周壁和该容置槽槽壁的开口外; 一控制件,其具有一筒体和一位于该筒体内壁面上的凸环,该筒体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该凸环具有一自该筒体内壁向该筒体第一端倾斜的倾斜环面;该筒体上具有一抵顶壁,其具有一基端及一末端,该基端与该筒体的第二端的距离大于该末端与该筒体第二端间的距离,且该顶抵壁自该基端相对于该筒体的轴向斜向地延伸至该末端;该控制件套设于该本体上,使该顶抵壁的壁面朝向该本体的凸柱,且使该凸环的倾斜环面朝向该栓件露出于该本体外周壁的开口部位; 一弹簧,设于该控制件与该本体间,其两端分别固定于控制件及该本体上,其因弹性所产生的轴向推力和扭力推动该控制件,使该控制件保持位于其凸环的倾斜环面接触该栓件、以及抵顶壁压抵该本体的凸柱位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正宜陈金宏
申请(专利权)人:车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