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具棒料直径公差自动补偿加工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794832 阅读:3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刀具棒料直径公差自动补偿加工系统,包括测头、计算模块,所述测头包括对称安装的信号发生器、信号接收器,所述计算模块与数控加工系统电路连接,其外接信号接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该系统的使用方法,棒料在通过信号发生器与信号接收器之间的区域时,通过监控光信号覆盖尺寸的变化以计算对应测量点的直径实际测量值,传输至计算模块后,再调用相应位置的理论值,将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值补偿至加工图形文件并替换原有文件,从而即时修正后续加工参数。该系统与现有设备配合使用,可以在加工过程中对刀具棒料的直径变化进行实时测量和误差补偿,因此能够提高刀具的特征尺寸精度和产品合格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精密刀具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刀具(Cutting Tool)作为接触式加工中不可缺少的精密工具,其自身精度对于零件的加工精度可产生直接影响。精密刀具的加工,通常是在由X轴、Y轴、Z轴(沿对应坐标轴方向的平移轴)和B轴、C轴(精密旋转轴)所组成的五轴联动精密磨床上进行的,其中X轴、Y轴构成水平面垂直二维运动平台,Z轴垂直于该水平面,B轴固定在Z轴上,带有砂轮组的主轴固定在B轴下方的输出端,用于夹持刀具毛胚料的C轴固定在X轴上。制作精密刀具的毛胚料,是通过无心磨床或外圆磨床加工而成的、包括各种直径规格的精密研磨棒料,在这些刀具棒料中存在着直径公差分布不均匀甚至部分超差的现象。然而相关技术只能预先设定加工图形文件、对直径公差分布不同的刀具棒料按照固定参数进行加工,而无法在加工过程中针对其直径变化作出即时反应并进行相应补偿,这会造成两方面的问题:其一,不同刀具的特征尺寸精度参差不齐、工艺控制难度增大;其二,刀具是否合格只能在加工完成后通过测量确定,不仅工序繁琐,而且报废率高,从而导致成本提高和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刀具加工装置只能按照预设参数加工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刀具棒料直径公差自动补偿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测头、计算模块,所述测头由底座,以及对称安装在底座上的信号发生器、信号接收器组成,刀具棒料在底座上方沿进料方向穿过信号发生器、信号接收器之间的区域,所述计算模块用于对刀具棒料进行直径公差计算、加工图形文件数据补偿,其与原有数控加工系统通过电路连接,其通过输入端与信号接收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刀具棒料直径公差自动补偿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测头、计算模块,所述测头由底座,以及对称安装在底座上的信号发生器、信号接收器组成,刀具棒料在底座上方沿进料方向穿过信号发生器、信号接收器之间的区域,所述计算模块用于对刀具棒料进行直径公差计算、加工图形文件数据补偿,其与原有数控加工系统通过电路连接,其通过输入端与信号接收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刀具棒料直径公差自动补偿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块的输入端与信号接收器通过网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刀具棒料直径公差自动补偿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块与原有的数控加工系统安装在计算机中。4.一种刀具棒料直径公差自动补偿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步骤: Ql:将测头安装在磨床中用于夹持刀具棒料的精密旋转轴和砂轮组之间,将计算模块安装在计算机中,与原有数控加工系统电路连接; Q2:调整刀具棒料,使其处于测头的信号发生器、信号接收器之间; Q3:进给刀具棒料,使其上的各个测量点陆续通过测头的测量区域,将测量结果传输至计算模块; Q4:计算模块根据测量结果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华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允可精密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