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PC轧机轧辊在线交叉机构。
技术介绍
自70年代初日本研制成功HC轧机以来,世界各国广泛进行了板形控制技术的研究,先后开发出uc、HCW、VC、CVC和PC等一系列板形控制的新轧机和新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其它板形控制技术相比,轧辊交叉控制板形的技术(如PC轧机)具有最宽的凸度控制能力、易于调整辊型、不需复杂的辊型曲线、不受辊颈强度限制及易于实现自由轧制和压下率大等优点。随着热轧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板材厚度、凸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辊交叉轧制技术以其良好的板形凸度控制能力,辅以大压下率轧制,在薄板热轧生产中广泛采用。到1994年止,已有66架PC轧机用于冷、热轧带钢生产和热轧厚板生产,首套工作辊交叉的轧机己于1993年6月用于热连轧带钢轧机的精轧机组。宝钢1580mm热连轧机和马钢宽厚板轧机等已经采用轧辊交叉控制板形的技术。轧辊成对对称交叉轧机(PC轧机)PC轧机是1984年8月由日本三菱重工和新日铁联合开发,应用于广岛厂1840mm热轧机的板形控制技术。其上、下工作辊和支撑辊的轴线成对地在辊身中点对称交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PC轧机轧辊在线交叉机构,包括轧辊、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以及轧机机架,轧辊的一端与第一轴承座连接,轧辊的另一端与第二轴承座连接,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轴承座上设有平面回转机构,该平面回转机构与轧机机架的一端紧密接触或连接,第二轴承座上设有平面偏转机构,该平面偏转机构与轧机机架的另一端紧密接触或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轧机轧辊在线交叉机构,包括轧辊、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以及轧机机架,轧辊的一端与第一轴承座连接,轧辊的另一端与第二轴承座连接,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轴承座上设有平面回转机构,该平面回转机构与轧机机架的一端紧密接触或连接,第二轴承座上设有平面偏转机构,该平面偏转机构与轧机机架的另一端紧密接触或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轧机轧辊在线交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回转机构包括上垫板、上盖板、下垫板、下盖板以及若干个锥形滚动体,上垫板的上表面与上盖板固定连接,下垫板的下表面与下盖板固定连接,上垫板的下表面上设有环状凸台,所述下垫板的表面上设有限位圆台,上垫板的环状凸台与下垫板接触,以及下垫板上的限位圆台与上垫板接触后,在上垫板与下垫板之间形成一个环状容纳腔,所述锥形滚动体位于该环状容纳腔中,且锥形滚动体的一端与限位圆台的圆周面接触,锥形滚动体的另一端与环状凸台的侧壁面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C轧机轧辊在线交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回转机构还包括一个位于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的挡圈,挡圈围住上垫板和下垫板,该挡圈的一端与下盖板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C轧机轧辊在线交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板的上表面设有凸台,所述挡圈与该凸台过盈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新,董春光,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宝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