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线缝合针及其缝线涂层,由医用缝合针和缝线两部分组成,缝合针包括针体和针体前端的针尖,缝线表面设有涂层,所述的针尖的纵截面呈各顶角为60°的等边三角形。通过该形状的针尖,不但有效提高了其针尖强度、并且更有利于穿刺,而造成表面创伤较小,因此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值得应用和推广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带线缝合针的缝线,采用了乙交脂-丙交脂共聚物与硬脂酸钙的混合物。该涂层具有更好的强度、稳定性及表面光滑度,更有利于在人体组织内的穿透,减小阻力及创面的撕裂度,并且在缝合手术结束后更易打结,不易散开,进一步提高了打结的牢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术器械,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线缝合针及其缝线涂层。
技术介绍
带线缝合针是由医用缝合针和缝线两部分组成。而医用缝合针根据针体形状一般可分为角针和圆针这两种针型。角针相对于圆针,其穿刺力大些,相应的损伤也大些。然而在手术用角针型缝合针的使用中,医生更注重的是手感,如果刺穿时所受的阻力小,临床表现则更容易穿刺皮肤组织。目前,传统的角针型缝合针如图1、图2所示,包括针体I和针体I前端的针尖2,其针尖2的纵截面呈顶角为75°的等腰三角形,并且位于其等腰处的两侧外表面为砂面,另一外表面为光面,即二面刃口。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该型缝合针在针尖2强度、穿刺效果以及造成表面创伤等几个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缺陷,有待于进一步地改进。而缝线3 —般则可采用可吸收的、编织的,有涂层的外科缝合线。而缝线3涂层的作用是使缝线穿透人体组织时减少阻力,减少组织创口。目前,该缝线3涂层采用的材料为聚己内酯和硬脂酸钙的混合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该涂层材料无论是稳定性、强度,还是表面光滑程度均有不足,也有待于进一步地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线缝合针及其缝线涂层,能够提高针尖强度,有利于穿刺并减少表面创伤,并能提高缝线的稳定性、强度及打结的牢固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一种带线缝合针,由医用缝合针和缝线两部分组成,缝合针包括针体和针体前端的针尖,缝线表面设有涂层,所述的针尖的纵截面呈各顶角为60°的等边三角形。所述的针尖的三侧外表面均为砂面。所述的涂层为乙交脂-丙交脂共聚物与硬脂酸钙的混合物。另一方面,一种带线缝合针的缝线涂层,所述的涂层为乙交脂-丙交脂共聚物与硬脂酸钙的混合物。所述的乙交脂-丙交脂共聚物由30wt%的乙交脂与70wt%的丙交脂混合而成。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的带线缝合针由医用缝合针和缝线两部分组成,缝合针包括针体和针体前端的针尖,缝线表面设有涂层,所述的针尖的纵截面呈各顶角为60°的等边三角形。通过该形状的针尖,不但有效提高了其针尖强度、并且更有利于穿刺,而造成表面创伤较小,因此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值得应用和推广的。本专利技术的带线缝合针的缝线涂层则采用了乙交脂-丙交脂共聚物与硬脂酸钙的混合物。该涂层具有更好的强度、稳定性及表面光滑度,更有利于在人体组织内的穿透,减小阻力及创面的撕裂度,并且在缝合手术结束后更易打结,不易散开,进一步提高了打结的牢固度。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带线缝合针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图1中的A-A线的截面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带线缝合针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沿图3中的B-B线的截面放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请参阅图3、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带线缝合针与现有技术在结构上基本相同,同样也由医用缝合针和缝线3两部分组成,医用缝合针包括针体I和针体I前端的针尖2,并且针尖2的纵截面为三角形,缝线3表面也设有涂层。不同的是,本专利技术的针尖2的纵截面将现有的顶角为75°的等腰三角形,改进为呈各顶角为60°的等边三角形。另外,所述的针尖2的三侧外表面均为砂面,也就是说,该针尖2具有三面刃口,即为三面砂角针型。从理论上来说,与现有的二面刃口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缝合针的三面刃口多了一个刃口,增加了穿刺系数,缝合组织时更容易更快捷。并且由于针尖2强度也是衡量医用缝合针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针尖2经规定的加力速度加载荷顶压后,不得有弯钩。而通过比较图1、图2中的LI和L2的长度对比,可以发现,本专利技术的60°角的三面砂角针型,其刃口长度短于现有的75°角的二面砂角针型,所以在针尖2强度性能上,更显优势。同样通过对照图1、图2中的纵截面积,由于L2 < LI,所以我们可以发现60°角的三面砂角针型的纵截面积SI是小于75°角的二面砂角针型的纵截面积S2的。且图1中二只52.5°角所夹的底边远大于图2中两只60°角所夹的边,因此它所引发的表面创伤也是远远大于本专利技术的60°角针型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60°角的三面砂角针型与现有技术中的75°角的二面砂角针型比较,不但有效提高了其针尖2强度、并且更有利于穿刺,而造成表面创伤较小,因此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值得应用和推广的。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缝线3涂层则采用了乙交脂-丙交脂共聚物与硬脂酸钙的混合物。而所述的乙交脂-丙交脂共聚物则由30wt%的乙交脂与70wt%的丙交脂混合而成。与传统的涂层相比,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缝线3涂层材料的稳定性,使缝线3表面更光滑,在穿透人体组织时阻力减少的最小,同时对人体创面的撕裂度减少的最小。在与传统涂层材料的缝线3临床使用上相比较,采用本专利技术涂层材料的缝线3在组织内拖动时,极易拖动,几乎无阻力,由此可知道在组织内造成的创口也少得多。并且使用了本专利技术涂层的缝线3在缝合手术结束后更易打结,并且打结强度相较于传统涂层材料的缝线3,强度更闻,不易散开,进一步提闻打结的牢固度。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线缝合针,由医用缝合针和缝线两部分组成,缝合针包括针体和针体前端的针尖,缝线表面设有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尖的纵截面呈各顶角为60°的等边三角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线缝合针,由医用缝合针和缝线两部分组成,缝合针包括针体和针体前端的针尖,缝线表面设有涂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针尖的纵截面呈各顶角为60°的等边三角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线缝合针及其缝线涂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针尖的三侧外表面均为砂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带线缝合针及其缝线涂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秀琴,姚思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浦东金环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