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君专利>正文

一种持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31716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5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科手术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持针器。该持针器包括两个剪状铰接的本体,本体前端为持针部,后端为手持部,所述持针部前端设有持针槽,后端设有凹槽,凹槽内通过螺钉固定有刀片;两本体的手持部后端各设有一指环,其中一个指环的环口平面垂直于另一个指环的环口平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持针部设有刀片,可进行剪线操作,避免了手术过程中频繁更换工具,同时,改变原有指环结构,将两指环垂直设置,分别容纳拇指和无名指,方便了握持操作,可有效提高手术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外科手术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持针器
技术介绍
持针器是外科缝合手术中常用的一种工具,在伤口缝合手术中,利用持针器夹住针缝合伤口、给缝线打结,打完结后还要拿剪刀把线剪断。在手术过程中,打结、剪线交替操作,持针器和剪刀要来回更换,操作过程繁琐,缝合效率低。另外,现有持针器后端的指环形状,不能握持式缝针,缝合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完成持针和剪线两种操作且握持舒适的持针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持针器,包括两个剪状铰接的本体,本体前端为持针部,后端为手持部,所述持针部前端设有持针槽,后端设有凹槽,凹槽内通过螺钉固定有刀片;两本体的手持部后端各设有一指环,其中一个指环的环口平面垂直于另一个指环的环口平面。本技术在持针部同时设有刀片,打结完成后直接利用持针器剪断缝合线,同时,手持部有两个相互垂直的指环,分别供拇指和无名指使用,实现握持操作持针器。进一步,持针器两本体的手持部后端内侧分别设有相匹配的齿扣,用来固定手术针。本技术在持针部设有刀片,可进行剪线操作,避免了手术过程中频繁更换工具,同时,改变原有指环结构,将两指环垂直设置,分别容纳拇指和无名指,方便了握持操作,可有效提高手术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中,1、持针部,2、持针槽,3、凹槽,4、刀片,5、手持部,6、指环,7、齿扣,8、指环。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持针器,如图所示,包括两个剪状铰接的本体,本体前端为持针部1,后端为手持部5,所述持针部I前端设有持针槽2,后端设有凹槽3,凹槽3内通过螺钉固定有刀片4。上侧本体手持部5后端设有指环6,指环6的环口平面与持针器平面垂直,用来放拇指,下侧本体手持部5后端设有指环8,指环8的环口平面与持针器平面平行,用来放无名指,即指环8的环口平面垂直于指环6的环口平面。两手持部5后端内侧设有相匹配的齿扣7。使用时,用持针部I夹住手术针,通过齿扣7将手术针固定于持针槽2内,将拇指套入指环6内,无名指勾在指环8内,握持持针器,每缝过一针打一个结,并借助持针部后端的刀片4将缝线剪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持针器,包括两个剪状铰接的本体, 本体前端为持针部(1),后端为手持部(5),其特征在于:所述持针部(1)前端设有持针槽(2),后端设有凹槽(3),凹槽(3)内通过螺钉固定有刀片(4);两本体的手持部(5)后端各设有一指环,其中一个指环的环口平面垂直于另一个指环的环口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持针器,包括两个剪状铰接的本体,本体前端为持针部(1),后端为手持部(5),其特征在于:所述持针部(I)前端设有持针槽(2),后端设有凹槽(3),凹槽(3)内通过螺钉固定有刀片(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君张昀
申请(专利权)人:郭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