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万平专利>正文

一种十二指肠内覆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3059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2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十二指肠内覆膜,由生物相容材料得到,主要由弹性壶腹部与管状部组成,壶腹部位于十二指肠球部,管状部可延续到空肠,壶腹部包含波浪型或V型或梯形或城墙型接续环绕的弹力圈,弹力圈由记忆或非记忆生物相容材料得到,弹力圈的峰谷和曲角为单圈曲簧并带有外向锚钩,下缘的单圈曲簧穿绕回收线,壶腹部上缘为波浪型或V型或梯形或城墙型弹力膜,弹力圈及壶腹部整体顺应十二指肠及球部运动,壶腹部与管状部在体外可一起收拢或折叠为球状或圆柱状或胶囊状或纺锤状。单圈曲簧弹性强、锐性损伤弱、对附在其上的回收线的固定好,有利于十二指肠的解剖结构与基本生理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制备成防治肥胖和糖尿病的医疗器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化道内置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治肥胖和糖尿病的十二指肠内覆膜
技术介绍
胃转流手术可治疗肥胖。近来发现,肥胖患者接受该手术后,不仅体重显著下降,且并发的2型糖尿病病情也得以缓解(中华糖尿病杂志,2011,3(3):205-208):术后不必注射胰岛素,也不必服用多种药物,即可解决血糖问题,且高血压、肥胖、血脂紊乱等糖尿病并发症均有明显改善。22094例胃转流手术后分析:84%的2型糖尿病在术后完全逆转,大多数患者在出院前停止了口服药物或胰岛素治疗(中国医药科学,2011,1(21):3-5)。国外包括美国政府都在积极推动该手术的发展,2011年3月,在美国纽约召开的第二届国际2型糖尿病介入治疗大会上,国际糖尿病联盟(IDF)首次发表声明,认为胃流转手术可用于治疗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可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中国医药科学,2011,I (22): 1-2),若早期手术,还可预防糖尿病严重并发症(糖尿病天地:文摘刊,2011,10:51)。但“胃转流手术”有临床风险,如死亡、肠梗阻、吻合口漏、肺栓塞、深静脉血栓、门静脉损伤、呼吸系统疾病等(中华糖尿病杂志,2011,3(3): 205-208)。因此,在体于十二指肠内置入十二指肠内覆膜防治肥胖与糖尿病,以替代上述“胃转流手术”,有应用意义。现有技术的专利技术专利“十二指肠套管及其输送器”(申请日2010年4月9日,授权公告日2012年I月11日)中覆盖外套管的仅依赖“记忆合金”一次性静态“扩张”的金属骨架虽“充分紧贴”肠壁,“呈碗型和漏斗型”的“十二指肠球腔段的金属骨架”虽“贴合十二指肠球腔”,但十二指肠是活动的,尤其是十二指肠球部上沿,当胃幽门扩张牵动紧沿其下的十二指肠球部的扩张时,该金属骨架难以弹性扩张而顺势往十二指肠远端移动,在胃幽门回缩时,该金属骨架或逆向复位(十二指肠球部粘膜较薄,为溃疡的好发部位;如此反复则易损伤粘膜,并易刺激肌壁张力感受器而易诱发恶心或/和呕吐[周吕,柯美云:《胃肠动力学:基础与临床》117页])或在十二指肠球部远端由软性肠道代偿性扩容而嵌顿。“金属骨架的顶端止于十二指肠乳头近幽门侧”,虽“不阻碍胆胰管流出物流出进入肠腔”,但因金属骨架十二指肠球后段“充分紧贴”肠壁,还是阻挡了十二指肠降部下端的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的十二指肠乳头。现有技术(技术专利“十二指肠-空肠内置套管”,申请日2010年12月6日,授权公告日2011年9月28日)为解决固定的问题,将空心金属管制成尖刺固定爪,“套在环形支架的金属丝上”,紧紧地“固定”后,为解决日后移除问题,现有技术(技术专利“十二指肠-空肠内置套管”)又设计 了紧口线,紧口线“置于环形支架的顶部”,“可以绕上口一周,也可以绕上口多周”,但植入体内,尤其是在仅考虑“制作简便、收口性能”的静态环形支架上由空心金属管制成的尖刺固定爪刺入十二指肠球腔内壁,随着胃肠运动,不断重复着松动、渗出、粘连。现有技术(技术专利“十二指肠-空肠内置套管”)在软管材质上也仅考虑“表面光滑、柔软致密”,未涉及环形支架对十二指肠球部活动适应性弹性伸缩,也未涉及采用弹性材质制备软管;“固定”在十二指肠球部上沿“环形支架顶部”的没有弹性的紧口线更限制了环形支架对十二指肠球部活动的顺应。该现有技术(技术专利“十二指肠-空肠内置套管”)与前述专利技术专利“十二指肠套管及其输送器”的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其环形支架及其尖刺固定爪只是位于十二指肠球部,虽不阻挡十二指肠降部下端的胆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的十二指肠乳头,但若置于十二指肠球部上沿,当胃幽门扩张或回缩牵动紧沿其下的十二指肠球部的活动(周吕,柯美云:《胃肠动力学:基础与临床》381页、520页、522页)时,该环形支架及其尖刺固定爪势必阻碍十二指肠球部的活动,尤其是胃幽门扩张牵动十二指肠球部活动时,环形支架及其尖刺固定爪不能顺势扩展,而扎入十二指肠球部粘膜内的尖刺固定爪,又向内向心拽住十二指肠球部粘膜组织,整体与向外离心扩张的十二指肠球部粘膜下肌肉组织等其他组织活动相悖,显然,这种不能顺势变动或变动很小的环形支架及其尖刺固定爪,在胃幽门扩张或回缩牵动紧沿其下的十二指肠球部的活动时,对十二指肠球部是有损害的;若置于十二指肠球部下沿,胃幽门的扩张或回缩,虽然对十二指肠球部下沿的牵动小于对十二指肠球部上沿的牵动,但即便忽略环形支架及其尖刺固定爪对十二指肠球部粘膜的损害,则原本对十二指肠球部遮盖的作用就随之消失了。现有技术(技术专利“十二指肠-空肠内置套管”,申请日2010年12月6日,授权公告日2011年9月28日)的环形支架金属丝呈V型连续,这种造型的弹性要弱于同材质同样制备方法的在V型峰谷和曲角设有单圈曲簧的造型,这种造型的锐性损伤要强于同材质同样制备方法的在V型峰谷和曲角设有单圈曲簧的造型,这种造型的“剪刀开放”对附在其上的紧扣线或回收线的固定也差于同材质同样制备方法的在V型峰谷和曲角设有单圈曲簧的造型,而在横径伸缩运动、纵径食糜运送的十二指肠肠腔内的紧扣线或回收线的固定较差,均不利于其解剖结构与基本的生理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的专利技术专利“十二指 肠套管及其输送器”(申请日2010年4月9日,授权公告日2012年I月11日)中覆盖外套管的仅依赖“记忆合金” 一次性静态“扩张”的“呈碗型和漏斗型”的“十二指肠球腔段的金属骨架”,当胃幽门扩张牵动紧沿其下的十二指肠球部的扩张时,该金属骨架难以弹性扩张而顺势往十二指肠远端移动,在胃幽门回缩时,该金属骨架或逆向复位(易损伤粘膜)或在十二指肠球部远端由软性肠道代偿性扩容而嵌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十二指肠内覆膜上段可以是波浪型或V型或梯形或城墙型的壶腹部弹力膜,壶腹部弹力膜包含波浪型或V型或梯形或城墙型接续环绕的弹力圈,弹力圈可以由记忆的或非记忆的生物相容材料得到,弹力圈峰谷和曲角可为单圈曲簧并带有外向锚钩,可以整体顺应十二指肠及球部的运动而伸缩或弹性活动,即可以解决此问题。现有技术的专利技术专利“十二指肠套管及其输送器”(申请日2010年4月9日,授权公告日2012年I月11日)中的金属骨架十二指肠球后段阻挡了十二指肠降部下端的胆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的十二指肠乳头。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弹力圈只是位于十二指肠球部,不阻挡十二指肠降部下端的胆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的十二指肠乳头,即可以解决此问题。现有技术的技术专利“十二指肠-空肠内置套管”(申请日2010年12月6日,授权公告日2011年9月28日)为解决固定的问题,在仅考虑“制作简便、收口性能”的静态环形支架上由空心金属管制成的尖刺固定爪刺入十二指肠球腔内壁。现有技术(技术专利“十二指肠-空肠内置套管”)在软管材质上也仅考虑“表面光滑、柔软致密”,未涉及环形支架对十二指肠球部活动适应性弹性伸缩,也未涉及采用弹性材质制备软管;“固定”在十二指肠球部上沿“环形支架顶部”的没有弹性的紧口线更限制了环形支架对十二指肠球部活动的顺应。若该环形支架及其尖刺固定爪置于十二指肠球部上沿,当胃幽门扩张或回缩牵动紧沿其下的十二指肠球部的活动时,其势必阻碍十二指肠球部的活动,尤其是胃幽门扩张牵动十二指肠球部活动时,环形支架及其尖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十二指肠内覆膜,其特征在于由生物相容的可生物降解或不可生物降解材料得到,主要由弹性壶腹部与管状部组成,壶腹部位于十二指肠球部,管状部可延续到空肠,壶腹部包含波浪型或V型或梯形或城墙型接续环绕的弹力圈,弹力圈可由记忆的或非记忆的生物相容材料得到,弹力圈的峰谷和曲角可为单圈曲簧并带有外向锚钩,下缘的单圈曲簧穿绕回收线,壶腹部上缘可以是波浪型或V型或梯形或城墙型弹力膜,弹力圈及壶腹部整体可顺应十二指肠及球部的运动而伸缩或弹性活动,壶腹部与管状部在体外可一起收拢或折叠为球状或圆柱状或胶囊状或纺锤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十二指肠内覆膜,其特征在于由生物相容的可生物降解或不可生物降解材料得至IJ,主要由弹性壶腹部与管状部组成,壶腹部位于十二指肠球部,管状部可延续到空肠,壶腹部包含波浪型或V型或梯形或城墙型接续环绕的弹力圈,弹力圈可由记忆的或非记忆的生物相容材料得到,弹力圈的峰谷和曲角可为单圈曲簧并带有外向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平
申请(专利权)人:万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