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万平专利>正文

一种燃煤电厂的智能配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40620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25
本技术涉及燃煤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燃煤电厂的智能配煤装置,靠近配煤通道的两端上对应开设有两个第一进料口;两个第一卸煤管道一一对应与两个第一进料口连通;位于两个第一进料口之间的配煤通道上开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二进料口和第三进料口;第二卸煤管道和第三卸煤管道一一对应与第二进料口和第三进料口连通;配煤通道内设有至少一个且间隔设置的传送带;第二卸煤管道和第三卸煤管道分别位于两个相邻的传送带上方。配煤通道下方出料管与原煤仓给煤机连接;实现快速的将高热值煤种送至低热值煤种储存仓对应的给煤机或者将低热值煤种配送至高热值煤种储存仓对应的给煤机燃烧,满足机组快速升负荷、带满负荷能力、低负荷工况下经济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燃煤电厂制粉设备,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燃煤电厂的智能配煤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燃煤发电厂会购买低热值煤种和高热值煤种,以通过燃烧不同热值煤种实现对发电功率的调整,进而调整电网的负荷,低热值煤种价格低廉,高热值煤种价格昂贵,根据电网的需求切换不同煤种发电能有效的控制发电成本。

2、相关技术中,绝大多数给煤机的煤仓结构为单仓室,且加仓通过单一固定皮带送料,因此煤种只能预先在煤炭堆放场地进行掺配,加仓后不能更换煤种。燃煤发电厂的煤仓和给煤机一一对应,即一个煤仓供应一个给煤机。为保证给煤机能切换使用不同热值的煤料,一般会在煤仓中加设隔板,将原有的煤仓分为两个仓,一个装高热值煤料另一个装低热值煤料。但是在使用中隔板两侧煤位高度很难保持一致,会导致载重失衡,长期运行的分隔板在受力不均的情况下存在变形、开裂、坍塌的风险。

3、有些燃煤发电厂的煤仓通过加设一个管道将多个煤仓连通,以实现给煤机切换燃烧不同煤种,虽然解决了在原煤仓中增加隔板的问题,在通道内设置刮板输送机来移动煤料,但由于煤仓之间的间距较大和/或各给煤机的间距较大,导致通道的长度较长,煤料需要先被输送至通道的一端后再开始往回移动,并依次进入到不同的给煤机中,该设置导致切换煤种燃烧的时长增加,无法实现快速切换煤种燃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或部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燃煤电厂的供煤分配装置,该燃煤电厂的供煤分配装置,能够实现快速切换煤种燃烧。

2、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燃煤电厂制粉系统的智能配煤装置,用于机组在不同运行工况下对制粉系统进行智能配煤,包括两个第一煤仓,各所述第一煤仓的侧部均设置有第一卸煤管道;

3、第二煤仓,所述第二煤仓的侧部设置有第二卸煤管道和第三卸煤管道;

4、配煤通道,靠近所述配煤通道的两端上对应开设有两个第一进料口;两个所述第一卸煤管道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第一进料口连通;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进料口之间的所述配煤通道上开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二进料口和第三进料口;所述第二卸煤管道和所述第三卸煤管道一一对应与所述第二进料口和所述第三进料口连通;

5、所述配煤通道上开设有多个依次间隔设置的出料口;多个所述出料口一一对应与相应数量的所述给煤机连通;

6、所述配煤通道内设有至少一个且间隔设置的传送带,各所述传送带的两端均分别位于两个相邻所述出料口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卸煤管道和所述第三卸煤管道分别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传送带上方;两个所述第一进料口分别位于靠近所述配煤通道两端所对应的所述传送带的上方;

7、第一卸煤管道、第二卸煤管道、第三卸煤管道均设有第一插板门。

8、其中,任意两个相邻的煤仓储存的煤种不同。

9、可选的,在一个方案中,所述第二煤仓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进料口和所述第三进料口的数量为多个,且与多个所述第二煤仓一一对应。

10、可选的,在一个方案中,两个所述第一煤仓的底部和各所述第二煤仓的底部分别一一对应与对应数量的所述给煤机通过第一出料管连通,所述第一出料管上设有第二插板门。

11、可选的,在一个方案中,所述出料口与所述给煤机通过第二出料管连通,所述第二出料管上设有第三插板门。

12、可选的,在一个方案中,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处理器;各所述第一插板门、第二插板门、第三插板门、所述传送带均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与电厂发电机组控制站电性连接。

13、可选的,在一个方案中,所述第一煤仓和所述第二煤仓的下部结构呈中空的圆锥状、方锥仓或双曲线仓,且上部呈中空的圆台状。

14、可选的,在一个方案中,所述第一插板门、所述第二插板门、所述第三插板门均为插板门。

15、可选的,在一个方案中,所述第一卸煤管道、所述第二卸煤管道、所述第三卸煤管道、所述第一出料管、所述第二出料管均设有刮刀式清堵机。

16、可选的,在一个方案中,所述第一卸煤管道、所述第二卸煤管道、所述第三卸煤管道的延伸方向均与水平面呈预定角度倾斜设置。

17、可选的,在一个方案中,所述第一插板门位于所述刮刀式清堵机的上方。

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9、设置两个第一煤仓位于配煤通道的两端,位于中间的第二煤仓的第二卸煤管道和第三卸煤管道可以将其煤料供向位于第二煤仓两侧的传送带上,将煤料分配给与其相邻的两个给煤机,即相邻的两个煤仓能切换供应本仓的煤料给对方;由于切换煤料的工作在两个相邻的煤仓之间进行,因此缩短了运输煤料的距离,进而减少了切换煤料的时间,实现给煤机能快速切换煤料燃烧。

20、同时,通过让传送带正转或者反转,实现两个相邻煤仓的煤料相互切换供应,实现两个相邻煤仓煤种相互切换到其相邻煤仓的给煤机,即实现了机组能快速将高热值煤种切换到低热值煤种储存仓对应的给煤机中或者将低热值煤种切换到高热值煤种储存仓对应的给煤机中。

21、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煤电厂的智能配煤装置,用于燃煤机组在不同工况下对给煤机配送不同煤种,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煤仓(3)的数量为多个,第二进料口(42)和第三进料口(43)的数量为多个,且与多个第二煤仓(3)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煤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一煤仓(2)的底部和各第二煤仓(3)的底部分别一一对应与对应数量的给煤机(1)通过第一出料管(6)连通,第一出料管(6)上设有第二插板门(6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配煤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料口(44)与给煤机(1)通过第二出料管(7)连通,第二出料管(7)上设有第三插板门(7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配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处理器;各第一插板门(5)、第二插板门(61)、第三插板门(71)、传送带(45)均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与电厂发电机组控制站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煤仓(2)和第二煤仓(3)的下部结构呈中空的圆锥状、方锥仓或者双曲线仓,且上部呈中空的圆台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配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插板门(5)、第二插板门(61)、第三插板门(71)均为单向插板门或者双向插板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配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卸煤管道(21)、第二卸煤管道(31)、第三卸煤管道(32)、第一出料管(6)、第二出料管(7)均设有刮刀式清堵机(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配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卸煤管道(21)、第二卸煤管道(31)、第三卸煤管道(32)的延伸方向均与水平面呈预定角度倾斜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配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插板门(5)位于刮刀式清堵机(8)的上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煤电厂的智能配煤装置,用于燃煤机组在不同工况下对给煤机配送不同煤种,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煤仓(3)的数量为多个,第二进料口(42)和第三进料口(43)的数量为多个,且与多个第二煤仓(3)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煤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一煤仓(2)的底部和各第二煤仓(3)的底部分别一一对应与对应数量的给煤机(1)通过第一出料管(6)连通,第一出料管(6)上设有第二插板门(6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配煤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料口(44)与给煤机(1)通过第二出料管(7)连通,第二出料管(7)上设有第三插板门(7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配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处理器;各第一插板门(5)、第二插板门(61)、第三插板门(71)、传送带(45)均与所述处理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平
申请(专利权)人:万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