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士军专利>正文

一种抗菌不锈钢手术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67090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8 0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长期广谱抗菌性能、卫生安全易于清洁的抗菌不锈钢手术器械,它包括器械本体,器械本体的外表面设有铁素体或奥氏体抗菌不锈钢材料包覆层,或者器械本体自身由铁素体或奥氏体抗菌不锈钢材料制成。铁素体或奥氏体抗菌不锈钢材料包覆层的厚度为0.3-0.8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选用安全优质的铁素体或奥氏体抗菌不锈钢材料覆盖在常规材料表面,形成抗菌包覆层,在不改变手术器械原有用途的情况下,增加了手术器械的抗菌性能,确保了手术器械的卫生安全性,由于包覆层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使得手术器械在二次使用时易于清洁,避免了手术器材的浪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不锈钢手术器械
本技术涉及手术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不锈钢外科手术用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现代医学对人体的深入剖析使得手术日益成为一项常见的治疗手段。人们不再对“手术” 二字心存恐惧,各类大小手术不但快速有效地解决了很多病症,随着人们对外表美的追求,还越来越得到美容界的追捧。各种各样的手术器械应运而生。而无论是在医疗或是美容行业,对手术器械的卫生要求都是相当高的,手术器械直接接触人体内部的器官或者软组织,如果手术器械卫生不达标,就会直接将细菌传入人体内部。目前常见的保证手术器械卫生的方法是采用一次性的手术器械,成本高,产生的医疗废物多,出厂卫生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菌不锈钢手术器械,其具有长期广谱抗菌性能、卫生安全易于清洁。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器械本体,所述器械本体的外表面设有铁素体或奥氏体抗菌不锈钢材料包覆层,或者所述器械本体自身由铁素体或奥氏体抗菌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铁素体或奥氏体抗菌不锈钢材料包覆层的厚度为0.3-0.8mm。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同时,本技术还可采用或组合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器械本体是手术刀、手术用针、手术用钳、手术用勾、手术用剪、手术用镊子、手术用夹子、手术用扩张器。所述手术用钳包括相互交叉的两根夹钳,所述两根夹钳的外表面分别设有铁素体或奥氏体抗菌不锈钢材料包覆层,所述两根夹钳在交叉处以销钉连接。所述手术用剪包括相互交叉的两根剪刀,所述两根剪刀的外表面分别设有铁素体或奥氏体抗菌不锈钢材料包覆层,所述两根剪刀在交叉处以销钉连接。所述手术用扩张器的各个零部件的外表面均设有铁素体或奥氏体抗菌不锈钢材料包覆层。由于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选用安全优质的铁素体或奥氏体抗菌不锈钢材料覆盖在常规材料表面,形成抗菌包覆层,在不改变手术器械原有用途的情况下,增加了手术器械的抗菌性能,确保了手术器械的卫生安全性,由于包覆层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使得手术器械在二次使用时易于清洁,避免了手术器材的浪费。并且,包覆层材料的加工和覆盖都可以采用常规手段,工艺过程简便,易于工业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2的示意图。图4为图3的B-B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3的示意图。图6为图5的C-C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4的示意图。图8为图7的D-D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5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E-E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抗菌手术刀,参照附图1、2。本实施例中,抗菌不锈钢手术器械为手术刀I。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手术刀本体11,所述手术刀本体11的外表面设有铁素体或奥氏体抗菌不锈钢材料包覆层12,包覆层12的厚度为0.3-0.8_。手术刀本体11采用通常的不锈钢或其他钢质材料制成。抗菌不锈钢材料可以采用铁素体40系或者奥氏体30系,这种材料兼具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的双重特性,既有一般不锈钢表面光滑平整的装饰和美观作用,又具有抗菌和杀菌的自清洁作用。本技术的包覆层12的抗菌不锈钢材料在上述材料中均匀弥散分布着纳米级析出相ε -Cu,使得铁素体奥氏体不锈钢具有抗菌性能。抗菌手术刀I的具体加工过程为:将上述铁素体或奥氏体抗菌不锈钢材料经高温熔炼后锻造在手术刀本体11的表面形成0.3_左右的包覆层,再对表面进行打磨抛光成型加工。将包覆并加工成型后的手术刀送入900-1050摄氏度的高温炉中保温0.1-0.4小时,经过水冷后在400-900摄氏度的炉中保温0.5-6小时,自然冷却或水冷至室温即可。实施例2:抗菌手术用针,参照附图3、4。本实施例中,手术器械为手术用针2,它包括手术用针本体21和包覆层22。本实施例的其他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抗菌手术用钳,参照附图5、6。本实施例中,手术器械为手术用钳3,它包括手术用钳本体和铁素体或者奥氏体抗菌不锈钢材料的包覆层。手术用钳3包括相互交叉的两根夹钳301和302,夹钳301的表面设有包覆层31,夹钳302的表面设有包覆层32。包覆层32的材料与实施例1中包覆层12的材料相同。两根夹钳301和302分别按照实施例1中手术刀I的具体加工过程各自加工完成后,再以销钉303将两根夹钳连接组装成手术用钳3。销钉303可以采用常用的不锈钢材料制成,也可以采用夹钳301和302的加工方法在销钉303的表面增加铁素体或者奥氏体抗菌不锈钢材料的包覆层之后,再将销钉303和夹钳301、302进行组装。实施例4:抗菌手术用勾,参照附图7、8。本实施例中,手术器械为手术用勾4,它包括手术用勾本体41和包覆层42。本实施例的其他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5:抗菌手术用镊子,参照附图9、10。本实施例中,手术器械为手术用镊子5,它包括手术用勾本体51和包覆层52。本实施例的其他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菌不锈钢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器械本体,所述器械本体的外表面设有铁素体或奥氏体抗菌不锈钢材料包覆层,或者所述器械本体自身由铁素体或奥氏体抗菌不锈钢材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不锈钢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器械本体,所述器械本体的外表面设有铁素体或奥氏体抗菌不锈钢材料包覆层,或者所述器械本体自身由铁素体或奥氏体抗菌不锈钢材料制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不锈钢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素体或奥氏体抗菌不锈钢材料包覆层的厚度为0.3-0.8mm。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抗菌不锈钢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器械本体是手术刀、手术用针、手术用钳、手术用勾、手术用剪、手术用镊子、手术用夹子或手术用扩张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士军
申请(专利权)人:王士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