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斑马鱼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92222 阅读:6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2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菌斑马鱼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斑马鱼受精卵置于AB-GZM溶液中,于25-29℃培养3-8h;2)用所述AB-GZM溶液漂洗;3)用0.005g/L的聚维酮碘水溶液浸泡1-2min;4)用无菌GZM溶液漂洗;5)用漂白剂漂白10-20min;6)用所述无菌GZM溶液漂洗,漂洗后,将受精卵置于所述无菌GZM溶液中培养,温度为25-29℃,光周期为L10:D14至L14:D10;7)待胚胎孵化后,每天进行所述无菌GZM溶液的半量换液;从孵化后的斑马鱼中获得无菌斑马鱼。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自然繁殖获得斑马鱼受精卵,最终获得无菌斑马鱼;本发明专利技术为研究微生物与斑马鱼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多生物学进程提供了方便的材料,对进一步研究微生物和其脊椎动物宿主之间关系的内在机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在1870年由巴斯德和科赫提出的细菌疾病理论极大的改变了我们的概念化,以及说明了我们与微生物的各种关系。细菌理论研究的成果在医学和公共卫生方面有着意义深远的进步,以及对微生物有一个广泛的概念化,例如病原体。在宿主与微生物相互作用关系中,那种长期以病原体为中心的观点会让我们忽视这一个事实,即动物所遇到的大多数微生物并没有引起明显的疾病,并且可以被认为是与宿主在共生或者互利共生关系的移住民。这些微生物居民包括细菌,古细菌以及真核微生物,其中有许多不能在体外培养。在基因组时代,对非致病的宿主与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让我们受益巨大,并让我们对这些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能力的认知显著扩增。这项研究大主体已经建立,即动物微生物非致病成员在动物正常出生后的发育及生理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从体内免疫稳态到新陈代谢方面。此外,微生物群还和许多疾病的发病有关,包括过敏,炎症性肠道疾病,癌症以及肥胖。对宿主和其定植微生物之间分子交流的理解的提高使我们有希望找到促进人类和动物健康的新医疗策略。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关于微生物群落如何有助于宿主的生物学和病理学都是从研究无菌动物所获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无菌斑马鱼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离体的斑马鱼受精卵置于AB?GZM溶液中,于25?29℃培养3?8h;(2)将步骤(1)处理后的所述受精卵用所述AB?GZM溶液进行漂洗;(3)将步骤(2)漂洗后的所述受精卵置于浓度为0.005g/L的聚维酮碘水溶液中,浸泡1?2min;(4)将步骤(3)浸泡后的所述受精卵用无菌GZM溶液进行漂洗;(5)将步骤(4)漂洗后的所述受精卵用漂白剂漂白10?20min;(6)将步骤(5)漂白后的所述受精卵用所述无菌GZM溶液进行漂洗,漂洗后将所述受精卵置于所述无菌GZM溶液中培养,培养温度为25?29℃,光周期为L10:D14至L14:D10,直至所述受精...

【技术特征摘要】
1.无菌斑马鱼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离体的斑马鱼受精卵置于AB-GZM溶液中,于25-29°C培养3_8h; (2)将步骤(I)处理后的所述受精卵用所述AB-GZM溶液进行漂洗; (3)将步骤(2)漂洗后的所述受精卵置于浓度为0.005g/L的聚维酮碘水溶液中,浸泡l_2min ; (4)将步骤(3)浸泡后的所述受精卵用无菌GZM溶液进行漂洗; (5)将步骤(4)漂洗后的所述受精卵用漂白剂漂白10-20min; (6)将步骤(5)漂白后的所述受精卵用所述无菌GZM溶液进行漂洗,漂洗后将所述受精卵置于所述无菌GZM溶液中培养,培养温度为25-29°C,光周期为LlO:D14至L14:D10,直至所述受精卵孵化得到幼体鱼; (7)对所述幼体鱼每天进行所述无菌GZM溶液的半量换液培养,直至所述幼体鱼长成为目的大小的斑马鱼,从所述目的大小的斑马鱼中获得目的无菌斑马鱼; 所述GZM溶液的溶剂为水,溶质为海盐;所述海盐在所述GZM溶液的含量为每升所述GZM溶液中含有60mg所述海盐; 所述AB-GZM溶液的溶剂为水,溶质及其浓度如下:250ng/mL的两性霉素Β、5 μ g/mL的卡那霉素、100 μ g/mL的氨节霉素、10U/ml的青霉素、10U/ml的链霉素、59 μ g/mL的海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培养的温度为28.5°C ;或 所述培养的时间为4.5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刚覃初斌徐俐杨雅麟何夙旭张美超李青余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