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水蟹类池塘培育技术。
技术介绍
目前,养殖蟹类(梭子蟹、河蟹、青蟹)的苗种培育方式有工厂化培育和池塘培育两种。其中,梭子蟹、河蟹自21世纪初突破池塘育苗关键技术之后,已在全国范围内普及,苗种产量分别占人工生产苗种总量的70%和90%,推动了这两个品种养殖产业的发展。青蟹苗种培育由于受生产条件和育苗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目前仍以工厂化育苗方式为主,苗种生产量仅能满足15%左右的养殖用苗需求,养殖用苗主要依赖海区自然苗。青蟹工厂化育苗方式是在配备供气、供水、供热、光照控制等条件的育苗车间或室外苗池(水泥池上方和周边设置开闭式保温膜和遮光膜)中将潘状幼体培育至大眼幼体(M)或I 2期仔蟹;育苗过程中根据幼体的不同发育阶段选择投喂轮虫、卤虫无节幼体等适口生物饵料;通过换水方式维持苗池水质的稳定。工厂化育苗的特点:1)苗种生产全过程在可控条件下进行,受季节和气候条件影响较小;2)单位水体出苗量较高,幼体放养密度在10万只/m2左右,单位水体出苗量4000 5000只/m3,最高10000只/m3 ;3)苗种收捕方便。存在的问题:1)苗种生产成本较高,由于育苗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青蟹苗种的池塘培育方法,本专利技术由育苗设施配备和育苗工艺构成,其特征是配备的育苗池面积500~1000m2,泥质或泥沙底质,池深1.5~1.8m,有效蓄水水位1.2m以上,育苗池内池底有微孔充气设施,水面设置水车式增氧机;配备蓄水池,蓄水能力为育苗池水体总量的1/3以上;育苗前对蓄水池、育苗池、进排水沟进行夯实、整修,保持池塘内坡坡面平整;在青蟹幼体孵化前提前进行清塘处理,然后用50~75kg/667m2生石灰对育苗池进行消毒,并在育苗池进水前一周,用10kg/667m2的漂白粉再次消毒;青蟹幼体孵出前3~4天,用水泵从蓄水池抽水至育苗池,进水用120目筛绢网袋严格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青蟹苗种的池塘培育方法,本发明由育苗设施配备和育苗工艺构成,其特征是配备的育苗池面积500 IOOOm2,泥质或泥沙底质,池深1.5 1.8m,有效蓄水水位1.2m以上,育苗池内池底有微孔充气设施,水面设置水车式增氧机;配备蓄水池,蓄水能力为育苗池水体总量的1/3以上;育苗前对蓄水池、育苗池、进排水沟进行夯实、整修,保持池塘内坡坡面平整;在青蟹幼体孵化前提前进行清塘处理,然后用50 75kg/667m2生石灰对育苗池进行消毒,并在育苗池进水前一周,用10kg/667m2的漂白粉再次消毒;青蟹幼体孵出前·3 4天,用水泵从蓄水池抽水至育苗池,进水用120目筛絹网袋严格过滤,进水水位0.7 ·0.8m ;青蟹幼体孵化采取在傍晚时将卵色已转为灰黑色、胚体心跳达到150次/分钟的抱卵蟹放在20 100ml/L的甲醛溶液中浸浴消毒10分钟或20mg/L的新洁尔灭浸泡40分钟,用海水冲洗后,放入蟹篓内吊挂在育苗池中直接孵化,一只蟹篓放一只抱卵蟹,蟹篓入口处配网盖,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孝连,乔振国,蒋科技,齐计兵,马凌波,陈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