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孵化育苗装置,包含有具有通腔体(11)的承载体(1)、设置在承载体(1)的通腔体(11)中的网体(2)、设置为与网体(2)联接并且密封在承载体(1)的通腔体(11)与网体(2)联接的开口部上的保护板(3)、设置在承载体(1)的底端端面部上并且与网体(2)接触式联接的托圈(4)、设置在承载体(1)的顶端端面部上并且具有通水孔(51)的盖板(5),盖板(5)的通水孔(51)设置为与承载体(1)的顶端端面部相对应,通过承载体(1)的通腔体(11)和保护板(3)形成作用在网体(2)上的柱状密封通腔,阻止外部水流对网体(2)的冲击,通过托圈(4)和盖板(5)把网体(2)固定在承载体(1)的通腔体(11)中,并且使通过承载体(1)的通腔体(11)的水流沿承载体(1)的通腔体(11)壁流动,对网体(2)的冲击力小,不再把网体(2)放到孵化育苗池中,因此提高了鱼苗成活率和孵化育苗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护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孵化育苗装置。二、
技术介绍
鱼类养殖中鱼苗孵化育苗是一个重要阶段,不但要保证鱼苗成活率而且保证孵化育苗率,因此用于水产养殖的孵化育苗装置是一种重要的水产养殖设备,在现有的用于水产养殖的孵化育苗装置中,由于在鱼类孵化育苗时,需要不断地补充水,在孵化育苗装置形成水流,对鱼卵形成冲击水流,影响了鱼苗成活率和孵化育苗率。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孵化育苗装置,因此提高了鱼苗成活率和孵化育苗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具有通腔体的承载体、设置在承载体的通腔体中的网体、设置为与网体联接并且密封在承载体的通腔体与网体联接的开口部上的保护板、设置在承载体的底端端面部上并且与网体接触式联接的托圈、设置在承载体的顶端端面部上并且具有通水孔的盖板,盖板的通水孔设置为与承载体的顶端端面部相对应。由于设计了承载体、网体、保护板、托圈和盖板,通过承载体的通腔体和保护板形成作用在网体上的柱状密封通腔,阻止外部水流对网体的冲击,通过托圈和盖板把网体固定在承载体的通腔体中,并且使通过承载体的通腔体的水流沿承载体的通腔体壁流动,对网体的冲击力小,不再把网体放到孵化育苗池中,因此提高了鱼苗成活率和孵化育苗率。本技术设计了,按照设置有封闭腔体区域和水流沿封闭区域壁流动的方式把网体与承载体、保护板、托圈和盖板相互联接。本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提手杆和加热棒,承载体设置为柱状体并且在承载体中设置有通腔体,网体设置在承载体的通腔体中并且网体设置为与保护板联接,保护板设置为贴附在承载体的侧面部并且保护板设置为与承载体卡接式联接,在承载体的底端端面部设置有托圈并且托圈设置为与网体接触式联接,在承载体的顶端端面部上设置有盖板并且在盖板上设置有与承载体的顶端端面部连通的通水孔,在承载体的顶端端面部上设置有提手杆并且加热棒设置在承载体的通腔体的周边。本技术设计了,承载体的通腔体设置为圆柱状体。本技术设计了,在承载体的中心部位设置有通孔体并且加热棒设置在承载体的通孔体中,承载体的通腔体分别设置为沿承载体的周边分布并且在承载体的通腔体的两侧面的承载体的侧面部上设置有卡扣槽,承载体设置为圆柱体并且保护板设置有凸起部,保护板的凸起部设置在承载体的卡扣槽中,在承载体的顶端端面部上设置有导水槽并且盖板的通水孔设置为与承载体的导水槽接触式联接。本技术设计了,网体设置为沿承载体的径线方向分布并且网体设置为沿承载体的通腔体轴向方向延伸。本技术设计了,保护板设置为弧形体并且保护板设置为与承载体贴合式联接。本技术设计了,在盖板的顶端端面部设置有凹槽体并且盖板的通水孔设置为与盖板的凹槽体连通。在本技术方案中,设置有封闭腔体区域和水流沿封闭区域壁流动的承载体、网体、保护板、托圈和盖板为重要技术特征,在用于水产养殖的孵化育苗装置的
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
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承载体1、网体2、保护板3、托圈4、盖板5、提手杆6和加热棒7,承载体I设置为柱状体并且在承载体I中设置有通腔体11,网体2设置在承载体I的通腔体11中并且网体2设置为与保护板3联接,保护板3设置为贴附在承载体I的侧面部并且保护板3设置为与承载体I卡接式联接,在承载体I的底端端面部设置有托圈4并且托圈4设置为与网体2接触式联接,在承载体I的顶端端面部上设置有盖板5并且在盖板5上设置有与承载体I的顶端端面部连通的通水孔51,在承载体I的顶端端面部上设置有提手杆6并且加热棒7设置在承载体I的通腔体11的周边。在本实施例中,承载体I的通腔体11设置为圆柱状体。在本实施例中,在承载体I的中心部位设置有通孔体12并且加热棒7设置在承载体I的通孔体12中,承载体I的通腔体11分别设置为沿承载体I的周边分布并且在承载体I的通腔体11的两侧面的承载体I的侧面部上设置有卡扣槽13,承载体I设置为圆柱体并且保护板3设置有凸起部,保护板3的凸起部设置在承载体I的卡扣槽13中,在承载体I的顶端端面部上设置有导水槽14并且盖板5的通水孔51设置为与承载体I的导水槽14接触式联接。在本实施例中,网体2设置为沿承载体I的径线方向分布并且网体2设置为沿承载体I的通腔体11轴向方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保护板3设置为弧形体并且保护板3设置为与承载体I贴合式联接。在本实施例中,在盖板5的顶端端面部设置有凹槽体52并且盖板5的通水孔51设置为与盖板5的凹槽体52连通。把鱼类的卵附着在网体2上,通过保护板3、托圈4和盖板5把网体2固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孵化育苗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具有通腔体(11)的承载体(1)、设置在承载体(1)的通腔体(11)中的网体(2)、设置为与网体(2)联接并且密封在承载体(1)的通腔体(11)与网体(2)联接的开口部上的保护板(3)、设置在承载体(1)的底端端面部上并且与网体(2)接触式联接的托圈(4)、设置在承载体(1)的顶端端面部上并且具有通水孔(51)的盖板(5),盖板(5)的通水孔(51)设置为与承载体(1)的顶端端面部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爱勇,
申请(专利权)人:陈爱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