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黄板鳅是一种优质淡水鱼类,属泥鳅中的一个种类,黄板鳅与青泥鳅相比,具有规格较大、肉质劲道、生长较快的优势,黄板鳅成为泥鳅养殖的一个重要养殖品种,在黄板鳅养殖中,苗种培育是一个重要环节,由于采用传统的苗种培育方法黄板鳅苗种培育成活率低,使黄板鳅苗种培育成为黄板鳅规模化养殖的制约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培为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其特征是:黄板鳅苗种培育包括以下步骤,A:培育池塘的建造与设置,B:池塘放养前的处理,C:黄板鳅苗种的放养,D:鱼苗培育前期的管理,E:黄板鳅乌仔分筛分塘,F:鱼苗培养后期的管理,G:日常管理措施。培育池塘的建造与设置:黄板鳅苗种培育池应选择在水源充足、排水方便、能管能排、保水能力强、水质清新、无任何污染的地方建造;黄板鳅苗种需分段培育,培育池以若干口池塘为一组,池塘面积50— 400平方米,一处黄板鳅苗种培育基地需要有若干组培育池,池深均为I米,底部夯实,池塘四壁硬化护坡,池底铺设富含腐殖质的泥土 20厘米;池塘四周设置防逃设施,采用60厘米宽的聚乙烯网片,下端埋设10厘米左右,地上部 ...
【技术保护点】
黄板鳅苗种集约化培育方法,其特征是:黄板鳅苗种培育包括以下步骤,A:培育池塘的建造与设置,B:池塘放养前的处理,C:黄板鳅苗种的放养,D:鱼苗培育前期的管理,E:黄板鳅乌仔分筛分塘,F:鱼苗培养后期的管理,G:日常管理措施。
【技术特征摘要】
1.黄板鳅苗种集约化培育方法,其特征是:黄板鳅苗种培育包括以下步骤,A:培育池塘的建造与设置,B:池塘放养前的处理,C:黄板鳅苗种的放养,D:鱼苗培育前期的管理,E:黄板鳅乌仔分筛分塘,F:鱼苗培养后期的管理,G:日常管理措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板鳅苗种集约化培育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培育池塘的建造与设置:黄板鳅苗种培育池应选择在水源充足、排水方便、能管能排、保水能力强、水质清新、无任何污染的地方建造;黄板鳅苗种需分段培育,培育池以若干口池塘为一组,池塘面积50— 400平方米,一处黄板鳅苗种培育基地需要有若干组培育池,池深均为I米,底部夯实,池塘四壁硬化护坡,池底铺设富含腐殖质的泥土 20厘米;池塘四周设置防逃设施,采用60厘米宽的聚乙烯网片,下端埋设10厘米左右,地上部分以木片或竹片撑起;进水口与排水口对角设置,进水口用PVC管道引入池塘内的上方,高出水面20厘米,排水口设在池内最低点处,通过管道通向池外,进排水口均采用100目筛絹网过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板鳅苗种集约化培育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池塘放养前的处理:黄板鳅苗种放养前10天,进行池塘清整,对池埂进行加固,修缮防逃设施,整平池底后放水10厘米,按每平方米0.2千克的用量施用新鲜块状生石灰,生石灰粉化后化浆全池遍洒,对池塘底部池壁进行消毒;清塘消毒三天后,池塘加水至30厘米,施用充分腐熟的牛粪,按每平方米0.5-0.6千克的用量施入,腐熟牛粪需加水搅拌成粪浆,并适量添加生石灰消毒,然后全池均匀泼洒,进行水质培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板鳅苗种集约化培育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黄板鳅苗种的放养:黄板鳅繁育时间一般在5月份,孵出后的鱼苗放入50平方米培育池培育,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000尾;鱼苗培育到3厘米时拉网分筛,按规格分别放养不同的池塘内分塘培育,随着鱼苗的生长,需要多次拉网分筛放养,把规格相近的鱼苗放养在同一池塘内,具体放养方式:3厘米鱼种每平方米200尾;5厘米鱼种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50尾;8厘米鱼种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放养100尾;8厘米以上鱼种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80尾以内;在鱼苗拉网转塘分筛过程中,要注意水温温差不要超过2°C,经长途运输的鱼苗要经缓苗处理:把鱼苗袋放入池塘水体中10分钟后 ,使袋内外水温接近,然后打开袋口添加适量池塘水,使鱼苗逐步适应再投放;在鱼苗放养前必须继续试水,证明塘水无毒后才可放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板鳅苗种集约化培育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鱼苗培育前期的管理:从黄板鳅水花入塘到鱼苗长成3厘米左右的乌仔,为黄板鳅鱼苗的前期培育;这一阶段的管理重点是培肥水质、投喂豆浆、适当注换水,促进鱼苗快速生长;浮游动物是泥鳅苗种的重要饵料,通过培肥水质的方式,促进池塘内的浮游动物大量繁殖;施肥种类以充分腐熟的有机牛粪肥、生物渔肥、无机肥均可,采用少量多次的施肥原则,根据水质状况科学施肥,当水体透明度大于20厘米时,应及时补施肥料;每次施肥量,有机粪肥每平方米不超过0.3千克,生物渔肥每平方米50克,尿素、过磷酸钙一类无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