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疣梭子蟹高效养殖的方法,三疣梭子蟹II期幼蟹,在室外水泥池大棚进行中间培育,培育用水需经紫外灯杀菌消毒,培育池安装充氧设备,定时投喂消毒大卤虫,每天换水15%;发育至Ⅴ期幼蟹,按照雌雄3:1性比向养殖池塘放苗;交配结束,钓出雄蟹;雌蟹可持续养殖,当水温低于10℃时,将雌蟹再放入室外水泥池大棚中暂养,待春节前后上市,将大大提高养殖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可以避免幼蟹被敌害残杀和恶劣环境造成的死亡;增加饵料利用率,减少病害的发生;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可使三疣梭子蟹养殖产量提高26.99%,养殖效益提高2.39倍,可广泛应用于梭子蟹养殖中,实现节能环保,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疣梭子蟹局效养殖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梭子蟹养殖
,具体地涉及。
技术介绍
三抚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是一种重要的海洋经济动物,由于其生长快、个体大、肉味鲜美,深受群众喜爱,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因此其作为养殖对象逐渐展开,目前养殖面积50万亩,产量达10万吨,已成为我国海洋养殖主导种类之一。现有三疣梭子蟹养殖技术中一般5月初放苗,10月份左右上市,投放苗种时不对梭子蟹的性别比例进行调配,因此存在以下问题:(1)5月初水温不稳定、敌害较多,幼蟹期死亡率较高;(2)养殖过程中,前期(II至V期幼蟹)大水面投喂鲜丰年虫成体,饵料利用率低;(3)相比雌蟹,雄蟹性情凶猛,为抢夺饵料、配偶等,进行争斗,导致大量梭子蟹死亡;而达到商品规格时,雄蟹价格不足20元,而雌蟹高达50元以上;(4)秋末冬初,水温较低,梭子蟹必须捞出,此时雌蟹价格50元左右,而春节前后梭子蟹价格在100元以上,价格相差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三疣梭子蟹养殖成活率低、雌雄价格差异较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II期幼蟹在室外水泥池大棚中进行中间培育,可以避免幼蟹被敌害残杀和恶劣环境造成的死亡,增加丰年虫成体饵料利用率,减少病害的发生;通过提高养殖池中雌蟹比例,既减少自残率,又保障雌蟹的上黄率(雌蟹交尾后,性腺开始繁育,即形成蟹黄),提高养殖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利用室外水泥池大棚暂养,延迟雌蟹上市时间,提高养殖经济效益。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可使三疣梭子蟹养殖产量提高26.99%,养殖效益提高2.39倍,可广泛应用于梭子蟹养殖中,实现节能环保,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它包括以下步骤:(I)苗种选择:选择附肢齐全、体表光洁、健康活力强的三疣梭子蟹II期幼蟹;(2)室外水泥池建造:在室外养殖池塘里,靠近排水口处修建水泥池,养殖池塘面积与水泥池的面积比例为(50-60): 1,水泥池底部为沙泥土质,水泥池高1.5-1.Sm ;将水泥池分隔为2个,其中一个水泥池安 装紫外线灯,作为蓄水池,另一个水泥池作为幼蟹中间培育池;顶部用薄膜遮住,每平方米设置1-2个充气石;(3)三疣梭子蟹幼蟹培育:将新鲜海水加入蓄水池中,进行紫外线杀菌消毒,向中间培育池中添加经紫外线消毒的海水;根据养殖池塘面积,按照2000尾/亩的密度,将II期三疣梭子蟹幼蟹放入中间培育池中,投喂经过消毒的大卤虫;每天换水15%。(4)调节养殖雌雄比例:当中间培育池中的三疣梭子蟹发育至VI期幼蟹时,将三疣梭子蟹幼蟹捞出,按照雌雄3:1的比例,向养殖池塘中投放三疣梭子蟹幼蟹,每亩800只;(5)后期暂养:养殖池塘中的三疣梭子蟹养殖至9月下旬,交尾结束后,将雄蟹上市;当10月下旬养殖池塘中水温低于10°C时,将雌蟹捞出,再放回中间培育池,同时罩上塑料薄膜,暂养至春节上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I)本专利技术选用不携带任何病害的新品种苗种,中间培育期间所用海水为经过紫外线消毒海水,投喂经过消毒的饵料,这样可以切断病害的传播途径,杀死幼蟹天敌,提高成活率,实现节能减排;(2)在中间培育池的小水体中投喂丰年虫成体,幼蟹捕食较易,保证饵料充分利用;同时在中间赔育池上加盖塑料薄膜,提升水温,可以避免极端天气造成的幼蟹死亡,提高成活率;(3)向养殖池塘中放苗时,调节放养三疣梭子蟹的雌雄比例,雌雄比例设置为3:1,既减少了雄性打斗造成的死亡,又保证雌蟹的上黄率,提高雌蟹产量、质量,同时雌蟹经济价值远远高于雄蟹,提高了饵料的回报率。(4)通过后期暂养,雌蟹春节左右上市,此时雌蟹的价格是10月下旬价格的一倍多,大大提高雌蟹养殖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按常规养殖方法进行养殖(I)苗种选择:本实施例选择选择附肢齐全、体表光洁、健康活力强的三疣梭子蟹“黄选I号”新品种II期幼蟹;对弧菌、丝状菌进行检验,对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进行检测,保证幼蟹不携带上述特定病原;且附肢齐全、体表光洁、活力强,全甲宽7±0.5mm.(2)成蟹养殖:5月初,根据养殖池塘面积,按照每亩2000尾密度,投放苗种;前期投喂丰年虫成体,VI期幼蟹后,投喂蓝蛤,投喂量为体重8-15% ;管理同常规方法。(3)雄蟹上市:交尾结束后,雄蟹上市,雌蟹继续喂养,饵料以鲜活杂鱼为主。(4)雌蟹上市:当水温10°C左右时,将雌蟹捕出,上市。实施例2使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但`不进行设置雌雄养成比例。(I)苗种选择:同实施例1。(2)室外水泥池建造:在室外养殖池塘里,靠近排水口处修建水泥池,养殖池塘面积与水泥池的面积比例为60:1,也可以是50-60:1中选择一个比值,水泥池底部为沙泥土质,水泥池高1.5m,也可以是1.5-1.Sm中的一个数值;留I个闸门,将水泥池按照底面积比例为3:1分隔为2个,其中小水泥池安装紫外线灯,作为蓄水池,大水泥池作为幼蟹中间培育池;顶部用薄膜遮住,每平方米设置I个充气石;(3)三疣梭子蟹幼蟹培育:5月初将蓄水池中注满新鲜海水,打开紫外灯消毒10分钟,将消毒后海水加入中间培育池中,添加至1.2m ;在中间培育池中接种小球藻,密度达到2 XlOVml ;根据养殖池面积,按照2000个/亩的密度,向培育池中投放II期幼蟹;定时、定量投喂经高锰酸钾消毒的丰年虫成体,以饵料略有剩余为宜;顶部用薄膜遮住,每平方米设置I个充气石,每天换水15%。(4)池塘养成:当中间培育池中的三疣梭子蟹发育至VI期幼蟹时,向养殖池塘中投放三疣梭子蟹幼蟹,每亩800只;开始投喂蓝蛤,投喂量为8-15%,以少量剩余为宜;管理同常规方法。(5)后期暂养:养殖池塘中的三疣梭子蟹养殖至9月初,交尾结束后,将雄蟹上市;当养殖池塘中水温低于10°C时,将雌蟹上市。实施例3利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养殖,它包括以下步骤:(I)苗种选择:同实施例1 ;(2)室外水泥池建造:同实施例2 ;(3)三疣梭子蟹幼蟹培育:同实施例2 ;(4)调节养殖雌雄比例:当中间培育池中的三疣梭子蟹发育至VI期幼蟹时,采用“光诱网捕”的方式,将三疣梭子蟹幼蟹捞出,按照雌雄3:1的比例,向养殖池塘中投放三疣梭子蟹幼蟹,每亩800只;开始投喂蓝蛤,投喂量为8-15%,以少量剩余为宜;管理同常规方法。(5)后期暂养:养殖池塘中的三疣梭子蟹养殖至9月初,交尾结束后,将雄蟹上市;当养殖池塘中水温低于10°c 时,将雌蟹捞出,再放回中间培育池,同时罩上塑料薄膜,饵料以鲜活杂鱼为主,暂养至春节上市。以上3个实施例的养殖效果见表I。表13个实施例的养殖效果I~施I雄蟹产量I雄蟹效益I罈蟹产量(kg/ I雌蟹效益I净利润(元/例(kg/吉) (元/亩) 亩)(元/亩) 亩)实例 I3671 1 314 Τ~637603074实例 24 Γ6 1497.65 Τ1)5 04297实例 326.8 964.867.31 346 010424以昌邑市海丰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为例:每年养殖采用高效养殖方法,养殖“黄选I号“100亩,产量达9400公斤,净利润100余万元。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疣梭子蟹高效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苗种选择:选择附肢齐全、体表光洁、健康活力强的三疣梭子蟹Ⅱ期幼蟹;(2)室外水泥池建造:在室外养殖池塘里,靠近排水口处修建水泥池,养殖池塘面积与水泥池的面积比例为(50?60):1,水泥池底部为沙泥土质,水泥池高1.5?1.8m;将水泥池分隔为2个,其中一个水泥池安装紫外线灯,作为蓄水池,另一个水泥池作为幼蟹中间培育池;顶部用薄膜遮住,每平方米设置1?2个充气石;(3)三疣梭子蟹幼蟹培育:将新鲜海水加入蓄水池中,进行紫外线杀菌消毒,向中间培育池中添加经紫外线消毒的海水;根据养殖池塘面积,按照2000尾/亩的密度,将II期三疣梭子蟹幼蟹放入中间培育池中,投喂经过消毒的大卤虫;每天换水15%;(4)调节养殖雌雄比例:当中间培育池中的三疣梭子蟹发育至VI期幼蟹时,将三疣梭子蟹幼蟹捞出,按照雌雄3:1的比例,向养殖池塘中投放三疣梭子蟹幼蟹,每亩800只;(5)后期暂养:养殖池塘中的三疣梭子蟹养殖至9月下旬,交尾结束后,将雄蟹上市;当10月下旬养殖池塘中水温低于10℃时,将雌蟹捞出,再放回中间培育池,同时罩上塑料薄膜,暂养至春节上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疣梭子蟹高效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苗种选择:选择附肢齐全、体表光洁、健康活力强的三疣梭子蟹II期幼蟹; (2)室外水泥池建造:在室外养殖池塘里,靠近排水口处修建水泥池,养殖池塘面积与水泥池的面积比例为(50-60): 1,水泥池底部为沙泥土质,水泥池高1.5-1.Sm ;将水泥池分隔为2个,其中一个水泥池安装紫外线灯,作为蓄水池,另一个水泥池作为幼蟹中间培育池;顶部用薄膜遮住,每平方米设置1-2个充气石; (3)三疣梭子蟹幼蟹培育:将新鲜海水加入蓄水池中,进行紫外线杀菌消毒,向中间培育池中添加经紫外线消毒的海水;根据养殖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保全,刘萍,李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