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全世界苦苣苔科(Gesneriaceae)植物约有150属3700余种,分布于亚洲东部和南部、非洲、欧洲南部、大洋洲、南美洲至墨西哥的热带至温带地区。我国现已知的有58属463种(27属特产于中国),均属苦苣苔亚科,绝大部分种类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其中药用植物约100多种,且有相当一部分为濒危植物。半蒴苣苔属为中国特有属,共24种,5个变种,其中贵州半蒴苣苔(Hemiboeacavaleriei)、蛾眉半蒴苣苔(Hemiboea omeiensis)、半蒴苣苔(Hemiboea subcapitata)、短莖半蒴苣苔(Hemiboea subacaulis)、华南半蒴苣苔(Hemiboea follicularis)等均为民间传统草药,但由于分布范围狭窄、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生境恶劣,致使种群数量过少,而在自然状态下该属植物常籍匍匐枝行营养繁殖,增殖速度较慢。红荀半蒴苣苔(Hemiboea rubribracteata)是2004年发表的苦苣苔科半蒴苣苔属的新种,为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花和红色总苞美丽,供观赏。目前仅在广西靖西发现 ...
【技术保护点】
红苞半蒴苣苔的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红苞半蒴苣苔的叶片灭菌后切块,即为外植体;(2)将步骤(1)得到的外植体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20?28℃、光强为20μmol·m?2·s?1以下的条件下培养,获得不定芽;所述诱导培养基的pH值为5.8?6.0;所述诱导培养基是在MS固体培养基中加入蔗糖、KT和IBA得到的,蔗糖的浓度为20?30g·L?1、KT的浓度为0.1?1.0mg·L?1、IBA的浓度为0.1?0.5mg·L?1;(3)将步骤(2)得到的不定芽转接至繁殖培养基,20?28℃光照培养,获得丛生芽;所述繁殖培养基的pH值为5.8?6.0;所述繁殖培养基是在MS ...
【技术特征摘要】
1.红苞半蒴苣苔的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红苞半蒴苣苔的叶片灭菌后切块,即为外植体; (2)将步骤(I)得到的外植体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20-28°C、光强为20μπιο1.πΓ2 s—1以下的条件下培养,获得不定芽; 所述诱导培养基的PH值为5.8-6.0 ;所述诱导培养基是在MS固体培养基中加入蔗糖、KT和IBA得到的,蔗糖的浓度为20-30g.L-1、KT的浓度为0.1-1.0mg.L-1、IBA的浓度为0.1-0.5mg.L 1 ; (3)将步骤(2)得到的不定芽转接至繁殖培养基,20-28°C光照培养,获得丛生芽; 所述繁殖培养基的PH值为5.8-6.0 ;所述繁殖培养基是在MS固体培养基中加入蔗糖、KT和NAA得到的,蔗糖的浓度为20-30g.L' KT的浓度为0.1-1.0mg.L' NAA的浓度为0.1-0.5mg.L 1 ; (4)将步骤(3)得到的丛生芽切分后转接至生根培养基,20-28°C光照培养至生根; 所述生根培养基的PH值为5.8-6.0 ;所述生根培养基为培养基甲或培养基乙; 所述培养基甲的制备方法:在1/2MS固体培养基中加入蔗糖和IBA,蔗糖的浓度为20-30g.L' IBA 的浓度为 0.1-0.5mg.Γ1 ; 所述培养基乙的制备方法:在1/2MS固体培养基中加入蔗糖、IBA和活性炭,蔗糖的浓度为20-30g.L' IBA的浓度为 0.1-0.5m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雷,贾蕙宁,陈维伦,郭东红,邢全,李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